散养户“不敢养猪”,为何猪企疯狂“建厂”?难道散养户要被淘汰

5月份时生猪的价格迎来了大降价,最低价时收购价为10.2元每斤,很多人都对未来的行情不是太看好,猪农们也在担心养猪亏损,毕竟10元的生猪价,猪农的利润已经少之又少了,此次的生猪行情之所以会下滑,说到底还是市场的消费力低迷。但没想到了6月份时,生猪的行情再次迎来了上涨,均价已经涨到17元大关,海南更是多达19元。
不过对散养户来说,如今的生猪行情让很多人对此很是紧张,大涨即是大跌,到时候生猪的行情一旦下滑,那利润又没有什么保证了。而如今的生猪大涨,仔猪的价格也在涨,买回来的仔猪成本比较高,等仔猪长大后价格必然会再次下跌,到时候可能利润就要大减了,因此很多人不愿意去喂养生猪。正是对未来生猪行情不抱有积极的态度,散养户们畏手畏脚,不敢去喂养生猪。
相比之下,猪企就不同了,它们在生猪的养殖上力度比较大,很多企业则是加快了建厂的速度,希望能加快建厂投栏,能够跟得上这波好行情。正是猪企的疯狂补栏,才让仔猪的价格迎来了上涨。猪企们认为,今年的整体生猪行情依旧会非常利好,因此在养殖上很积极。
为何同样是养殖群体,散养户和猪企对未来的行情有不一样的理解呢?其实从养猪户以及猪企的优劣势就能看出。
一、散养户
目前我国的散养户依旧是很大的群体,这类人要么是养殖几十头猪,要么有自己的小型养殖场,相对的投资不是太多,多少钱心里都很清楚,灵活度相比更大一些。但因没有太多的本金,就算是对后市行情比较认可,也无法扩大养殖规模。
散养户的技术水平不是太多,多半是自己养猪时积累的经验,生产的效率低,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在饲料等产品的采购上成本还很高,养殖的利润要少一些。而大家所对接的都是猪贩子,在价格上比官方报价要少上不少。这些人也无法领取太多的补贴,更多的补贴都是针对猪企。
散养户抗风险的能力不是太强,一旦不慎就会亏损惨重,想要再翻身难。再加上没有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面对非瘟没有太好的管理措施。
二、猪企
这些企业一次的投资成本动辄几十亿,其养猪全程从事现代化、产业化,人工成本大大降低,设备很是先进。他们还聘请技术专家进行管理,以科学化的方式喂养,并自己生产饲料,自己销售,如此一来就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猪企的补贴力度很大,比如说江苏省规定,一年的出栏量超过1万头可补贴100万元,存栏量500头以上可享受贴息贷款。如此一来猪企的抗风险性能更强一些,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强。
今后的生猪养殖,还需要看集团化养殖企业,在今后3-10年里,这类群体的占比将达到50%,散养户尽管不会被淘汰,但未来的生存空间更难,大家怎么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