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本书里,追寻沉潜民间的江南精神 | 译林年度好书

《江南繁荒录》是由作者徐风在《鍾山》杂志上的“繁荒录”专栏文章结集而成,成书分为“青玉案”、“声声慢”和“风满楼”三部分,集中叙述江南故事。

徐风“欲以一种平白的中国话语去构建一个有生命温度的古典人文江南:这里有最真实的江南人民生活……评估江南文化的当下遭际,拭亮诸多蒙垢而失去光泽的碎片”

《江南繁荒录》从一开始,就将笔尖指向民间的江南,以及沉潜在民间的江南精神

在评论家李祥看来,“《江南繁荒录》里所呈现的江南,它是一个实在,它是一个生命的现场。它那里展示的是一个个生命的日常,是可以用手去触摸,用脚去丈量,要用心去体悟的江南”。

以下是他发表在《中华读书报》上的书评文章《追寻沉潜民间的江南精神》

指认江南

江南在哪里?

“江南”充满了想象,诗意的,或天堂在人间的样子。但《江南繁荒录》里所呈现的江南,它是一个实在,它是一个生命的现场。它那里展示的是一个个生命的日常,是可以用手去触摸,用脚去丈量,要用心去体悟的江南。

“江南”,顾名思义指长江之南,它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江南称名的视角显然来自北方(中原)。事实上,江南的历史形成过程也是一个与北方中原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原文化的南迁和江南土著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共同推进了江南的发展。最终江南得以自成一体,对扬中原,形成多元一体又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格局。

在《江南繁荒录》开篇文章《风与气》中,徐风即以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开始了他的江南叙事。春秋时的诸侯国吴国是徐风江南叙事的起点,吴国的地域版图也构成了《江南繁荒录》中江南叙事的核心范围。历史中的江南和地理上的江南在此交汇,徐风试图构建的古典人文江南也在这里落脚。

徐风笔下的江南,偏向太湖西岸,叙述重心在江南的腹心宜兴。作为当地人,在地性不仅提供给他一个内部视角,也让他的叙述成为可能。对于江南潜移默化的内在深切感知,也使他可以从容避开江南意象或想象,直接进入江南的日常,深入江南生命机体的内部。他才能悠游如“一叶小舟,在追溯历史的文化长河中徜徉”,探究江南精神生命空间的深层构造,以此解构凝固的意象或纠正想象的偏离。

宜兴竹海

江南,说不尽。只有一个江南,但江南有无数个面孔,它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地理的、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同构和相互纠缠。从蛮夷之地到人间天堂,从单纯的地理空间演化为人文社会空间,它是一个在现实时空中不断形变的有形物质空间,也是一个在历史演变的累积和坍塌中得以反复重塑的精神空间。在作者的叙述中,更将之视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叙述的每一个江南故事,都构成江南生命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言说江南

徐风以其特有的语调描摹江南,他以为“江南的存在,当然需要江南化的文字来描摹。这或可理解为一种江南话语。它的筋骨与力道,是通过软糯而铿锵的感性文字,来展现其理性的光辉和韵味”。

《江南繁荒录》中随处可见他充满现场感和画面感的感性文字:“一个名叫唐寅的人走在黄尘滚滚的驿道上”;“那一天原野上的风刮得很大”……

言说江南的方式,除了词语,还有行动。徐风另辟蹊径,着重将那些真正行走在江南的人作为他进入江南叙述的入口。

徐风的江南叙事拒绝抒情,他直接进入生命的现场,将江南作为一个巨大的充满生命力的厚重文本进行细读。在文本的内部,借助的想象补足事件当中的氛围和人物的心路。

他从古碑、牌坊、志书、价目表和节目单等意义存储系统中打捞那些失落的和遗忘的生命细节,去细读并体悟一个一个生命的历程。于是史贞女、周处等等差异巨大的各色人物带着各自的表情和历史的风尘一一粉墨登场,登上同一个舞台——江南。他们是江南文化精神属性的载体也是创造者。

旧时江南古村,此等人家即是典范(陈寿春摄)

“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是生活的格调、特征和品质,它的道德、审美风格和情绪;它是一种潜在态度,朝向自身和生活反映的世界。”徐风正是借助他们身上所呈现的精神属性,来重建那个“有生命温度”的古典人文江南。

徐风的江南叙事不属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在细读中重新发现一个个生命的细节的背面,裸陈生命的真相,让叙述者和被叙者性命相见,让生命与生命穿越时空相互观照。所以,与其说作者在叙述他们,不如说作者在叙述自身。他在叙述中寻找江南的肉身,拂去那些沉积在江南精神底座上的尘埃,回到江南本身再现江南。

人在江南

繁华与荒凉相互伴生,繁华的背后即是荒凉。江南的繁华流光溢彩,荒凉更惊心动魄。

江南的繁华,看在封建统治者的眼中,喜忧参半。喜的是江南丰富的物产税赋支撑着王朝的日常运行;忧的是江南离王朝的中心太远又太过富庶难于掌控。王朝的统治者,为了防堵可能的反叛,打消心中的疑虑,就在行政区划上将江南进行分割,强行将在地理上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江南割裂开来。这是宏观可视的繁与荒,是构建人文江南的巨大历史背景,或者那个正在逝去历史背影。

徐风的江南繁荒叙事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他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呈现生命景观繁华与荒凉。

女人在历史中是被隐藏的一群人,江南的女人也不例外。例外的是,《女人何必江南》中的贞女、烈女、孝女和义女们,她们是被记录在地方志书中加以表彰的。然而她们为此所承受的悲苦是难以想象的,或者说只有想象才可以补足一二。

徐风从历史记录的字里行间读出了她们的隐忍、悲苦、无奈与凄惶。那些被表彰的女人们以牺牲自己的一切来承接着整个社会的“褒奖”。那些在“表彰”的外衣下被戕害的人和独自凄凉的人心无比荒凉。她们都被“表彰”束缚在她们所处的当下,甚至比被隐藏的受到更大的伤害。被彰显的和被隐藏的都是繁华与荒凉的一体两面,互为表里。

贞节牌坊

历史不会一成不变,总有旁逸斜出。“逆女”蒋碧薇因选择了爱情而不见容与世,却拯救了自己。《风与气》中史贞女为诺言赴死。前者缘情,后者守义,不同的个人生命选择,呈现的是异样而绚烂的生命景观。

《江南繁荒录》中有大多摹写的是这样笃情守义的精彩人物,是他们奠定了古典人文江南稳定的精神底座。

本期编辑 | 明明

(0)

相关推荐

  • 一纸繁荒 江南故影

    关键词:徐风 尹汉胤 <江南繁荒录> <江南繁荒录>,徐风著,译林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 今之宜兴,为古地义兴.阳羡传承而来:而这片丰饶土地,也是由泛滥停蓄.蛮荒沼泽演变而来 ...

  • 陈思和谈《朝花夕拾》:用童年记忆,成就一流艺术作品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侵权,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鸣蝉在树叶上长吟,黄蜂伏在菜花上喘息:叫天子会高歌 ...

  • 《细读》2016年夏之卷目录(附卷首语、约稿启事)

    <细读>2016年夏之卷目录(附卷首语.约稿启事) 该卷为第二辑,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涂秀虹.陈芳主编. 黄山雅聚 谢 冕  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开一个美丽的会 --黄山奇墅湖祝词 吴励生 ...

  • 细读会醉 | 有种情结

    有种情结(外二首) 南黛 女儿红 有忘却的记忆 历经雨季殷殷 丰富了美酒的含义 某年某月漫长的一刻 注定不会消瘦 年轻的心 筑一道雷霆的藩篱 风雨荏苒 我被涨潮的眼告之 这里已不属于我的南国 从一个故 ...

  • 《管道的故事》:你和富人的区别在这本书里

    "很多人一生都在去罗马的路上,到老也没到达罗马,而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这句原出自<罗马典故>后被大家改编而来的金句,直到现在也是被人们经常提起用来穷富比较的热句. ...

  • 世界名企经营的秘密,都在这8本书里

    身边的经济学 5小时前 世界名企经营的秘密,都在这8本书里原创 身边君 身边的经济学 4月22日收录于话题#一本好书85个 如何使企业做到基业长青,是每个企业家和研究者想要探索的问题.从世界名企的管理 ...

  • 这个月读过的16本书里,这5本做好看!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的内容,是每月都有的好书推荐. 之所以做这个专栏,一个是为了帮我自己回顾读过的书,二一个也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阅读资讯,等到了年底,也是一个很好的总结. 至于荐书的标 ...

  • 不吐不快,曾经如此痴狂地喜欢喜欢这本书里的诗词歌赋

    喜欢读书,所以总是觉得,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良师益友,能从它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和人生的智慧. 也不记得自己一共已经读了不少本书,但其中有一本,我却记忆犹新,因为我曾经痴狂地喜欢过这本书里的诗词歌赋. 这本书 ...

  • 如何高效看书、高效学习?答案都在这5本书里!

        <学习之道>     推荐理由   本书,适用于所有领域的深度学习!作者本人就是一位全能大神,说天才也不为过!他学象棋,就多次摘下全美象棋大赛桂冠,13岁就获得"象棋大师 ...

  • 比较著名的起名专家,起名一般从哪本书里选

    起名一般从哪本书里选,取名字参照什么古典书比较好?中国著名的起名专家,谢咏老师姓名学谈,中国姓名学的书最好的是哪本? 很多人都想通过古典名著或者优美的诗词歌赋来给自家孩子起个好名字,在论坛里面发帖咨询 ...

  • 从广电计量和海螺水泥看经营杠杆的理解 《周期》这本书里介绍了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让我受益匪浅。 一、...

    <周期>这本书里介绍了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让我受益匪浅. 一.经营杠杆:企业总成本中,固定成本比例越大,可变成本比例就越小,就会导致经营杠杆水平越高.周期性公司往往固定成本较大(通常是设备 ...

  • 第3选择—帮助您解决所有问题的终极方法,都在这本书里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都是卖水果的,而且是紧邻的2个摊位,这时候如果不用第3选择的思维来处理,这2个摊位之间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1,要么我赚钱:2,要么你赚钱:3,要么双方都亏钱! ...

  • 从底薪2300元到年薪50万,他的成长捷径都在这本书里

    2014年夏天,北京的南锣鼓巷游人如织,刚从大学毕业的粥左罗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就在这条街上摆地摊,卖明信片和邮票. 但很快,城市管理取消了地摊生意,他只好去了一个朋友的服装店卖衣服,底薪23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