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诊手记:尾椎骨疼痛一例
X女士60岁左右,尾椎骨处疼痛月余,在诊所针推10余次不见转好。
患处识证是下焦,经络是督脉、太阳经。
症在中间,在唇口上部督脉人中穴刺入一针,然后前后倒换至任脉承浆穴一针。
针毕,即让X女士感受患处。她仔细体会了一阵,说,不痛了。
因为不适症状已经消失,太阳经没有再行施针。
此后多次遇见X女士,说患处针后再没出现过不适症状。
症在督脉,取人中穴跟患处是同经同气,从法则看是下病上治、后病前治;取任脉承浆穴是前后倒换,增强疗效。
如果不在此处取穴,有没有其他方法?
黄帝内针的特点之一是法无定法,只要在符合理法方针的大前提下,坚持内针思维,坚守内针法则,可以用针取穴的办法有不少。
患处在督脉循行之处,如果不取人中穴,可取前额印堂穴,依然是同经同气,下病上治、后病前治。
后溪穴是督脉交会穴,又是太阳经的穴位,若取此穴亦是十分精妙。如果针后效果不好,还可倒换至任脉交会穴列缺穴,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组合。
同样,取足部督脉交会穴申脉穴、任脉交会穴照海穴,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这些取穴方法,是在经络层面的选项。如果思路放宽一些,在更大范围内来考虑呢?
黄帝内针的四总则,“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同气相求,阴阳倒换求”,这些内容没有明确指出是何经何络,也就给了用针很大的自由空间。
尾椎骨患处在下部,那么下病可以上治,直接在上部头顶的百会穴、四神聪穴用针可不可以?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如果不是出于安全对用针范围的限定,黄帝内针的用针思路和方法还可更加灵活。
刚才说到,督脉、任脉用针见效后,太阳经就没再用针。如果督脉、任脉针刺后,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怎么办?
这时一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阴阳倒换,也就是与后溪穴、申脉穴和列缺穴、照海穴等进行上下倒换;还有一个考虑因素是太阳经同气。
以手掌为三焦划分,掌指部分可以视为上焦,掌中部分视为中焦,那掌根部分就是下焦。患处尾椎骨为下焦,经络为太阳经,处于掌根附近的太阳经腕骨穴自然是理想之地。
如果腕骨穴刺入后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阴阳倒换求的办法。比如表里倒换,将腕骨穴倒换至少阴经神门穴、少府穴;也可以上下倒换,将腕骨穴倒换至后溪穴、支正穴,等等,阴阳倒换方法也有很多。
还可以考虑阳明经、太阴经,强化调中力量,比如针刺阳明经阳溪穴、太阴经太渊穴,或者针刺阳明经曲池穴、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尺泽穴等。
太阳经的取穴,除了按上述取腕骨穴,还有其他一些取穴方法。
比如取太阳经阳谷穴,患处在下焦,阳谷穴在上焦,但是肘膝以上禁针,下病上治,倒换到上焦来取穴,阳谷穴又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点位。
比如取太阳经小海穴,小海穴一般认为是在中焦。既然可以下病上治,可不可以下病中治?“中”相对于“下”来讲,也是在“上”。
另外,从三焦同气来看,如果把掌部看作上焦,腕部看作中焦,肘部看作下焦,那么取小海穴,既是经络同气,也是下焦同气。
那可不可以不在太阳经上取穴,直接取少阴经神门穴、少海穴?一样可以。这是直接阴阳倒换,太阳经表里倒换到少阴经,“阳病治阴”。
手部讲了这么多,足部可不可以施针?同样可以。
比如考虑督脉、任脉时,如前所言可以分别取申脉穴、照海穴。
再比如考虑太阳经时,可以取金门穴、昆仑穴、跗阳穴、委中穴,考虑少阴经可以取然谷穴、太溪穴、三阴交穴、阴谷穴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临症实际进行阴阳倒换,用来对治的选项同样不少。
由此看出,黄帝内针用的是三焦同气和经络同气,最后的下针点,就是三焦同气或经络同气,或两者俱为同气的部位。这个部位,可能是在经线上的穴位,也可能是在经或络上的任何一个点位。
对治一个不适之症,真正的着眼点不应是经络和穴位,而是对三焦划分和经络同气的把握。
只有对三才、阴阳的理解透彻了,才能真正领会规则的含义、规范的用意,才不会机械地辨识和看待不适之症。也唯有如此,用针的方法才会活起来,内针的思维才能建起来。
张三针笔记
三生万物 针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