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看中唐女诗人薛涛如何从容自救
此两句出自《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又名《陈情上韦令公》。
《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
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
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
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
作者是中唐著名女诗人薛涛,韦令公是韦皋,时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因边功进检校司徒兼中书令,隋唐以来,凡任中书令者,习惯称为“令公”。
薛涛十六岁时,韦皋因其诗才召她侍酒赋诗。她才情歌舞精绝,深得韦皋宠爱,甚至为她向朝廷讨要“校书郎”一职。虽然并未成功,“女校书”一称呼却由此而来,专指美丽又有才情的女子。
薛涛毕竟年幼,恃宠而骄,后因小过失被韦皋罚去边地松州,看到边塞征戍战士的生活,有所感慨,写了这两首诗给韦皋。
一是对边民生活慨叹,顺便也发发韦皋的牢骚,觉得他不讲情义,为小过失重罚自己。
两首作品都是仄起不入韵,分别押平水韵“十一尤”和“四支”部的五绝,平仄正确,格律严谨。
内容倒并不复杂难懂,毕竟中唐诗,特别是五言诗,以言辞简单为高古,以意蕴悠长为特色。
“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狡猾的吐蕃人,依旧不服王命四处侵扰,战火在北疆此起彼伏,不得安宁。
“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却让我遭到如此严厉责罚,我满心畏惧不敢到贬所松州。
这里就很有意思了,你作为抵御吐蕃的主帅,都不去松州,却把我一个弱女子往那边送,你于心何忍?
这两首作品应该是刚被发配松州,薛涛还在闹小脾气的时候写的,毕竟从诗里面的口气来看,不但怨恨韦皋不讲情义,还充满了小女子的意气行事。
“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以前只是听说边疆军民的艰苦,今天来到这里,才真正体会到了。
“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想唱些曲子慰藉这些战士们,却发现自己平时演唱的那些靡靡之音,实在是不大合适。
这又做何解呢?这是在变相婉转地认错了。现在才知道边疆的艰苦,我在这里很难生存啊,言下之意,你快让我回去吧。
一直以来,很多人在赏析这两首诗的时候喜欢强行拉高人设,说薛涛富有政治远见,关心国家安危,全诗蕴意深厚,锋芒尖锐——其实都是意淫。
薛涛很有才,也确实很有政治视野,这从她的很多诗歌作品都能看出来,特别是晚年的“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气势高阔,壮志凌云,很多男儿都远不及她。
但是在二十来岁的年纪,从繁花似锦的土皇帝(节度使)府上流放到边疆,她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赶快回去。开始还闹小情绪,写的诗隐隐约约,不肯掉面子,就是这两首诗。到了后来实在是无法忍受艰苦的生活,语气就明显软了,于是又有《罚赴边上武相公二首》:
萤在荒芜月在天,萤飞岂到月轮边。重光万里应相照,目断云霄信不传。
按辔岭头寒复寒,微风细雨彻心肝。但得放儿归舍去,山水屏风永不看。
这里就直接称韦皋(字城武)为相公了。第一首纯粹写情,将自己比作萤,韦皋比作月亮,叙尽相思之意。第二首则说明环境艰难,直言要回去了。
“山水屏风永不看”既表达了自己对当下状况的厌倦,更重要的是表明心志:你让我回去,我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了。
韦皋还是没什么反应,可能传了话要她好好改造,薛涛又写了著名的《十离诗》:
珠离掌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
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十离诗》,以犬离主、笔离手、马离厩、鹦鹉离笼、燕离巢、珠离掌、鱼离池、鹰离鞲、竹离亭、镜离台,都是以“不得”结句,将自身的位置放到最低,将韦皋奉做自己的主人,既有对自己出语不慎的自责,也有些抱怨主人过于苛求之意。
如此情真意切,又确实是后悔了,终于打动了韦皋,赶快将她召回,恩宠依旧。其实韦皋不过借此事让薛涛知道些苦头,如此美姿容,高情才的女子,哪里真心舍得让她沦落松州?
总的来看,薛涛这些作品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打动韦皋,让自己能够重获恩宠。只是时间段不一样,自己的气开始也没顺,真正吃到苦头之后,写诗的态度是以可见的速度在改变的。
不过以她的高才情,即便求饶,也有些不同的气度。《十离诗》虽然是表明心迹,却用千里马、高洁竹,皎圆珠这些比喻来形容自己,给足了韦皋面子的同时,对自己明踩暗抬。
薛涛才情、机变、美貌兼而有之,如此七窍玲珑心之奇女子,自然将男人的心理看得透彻通明,在迎来送往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