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名校应该靠什么而名?兼谈中考之后的高中志愿选择
一年一度比高考更热闹的应该是中考,因为高考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意味着苦难的终点,好坏也就那样了,而中考则是希望的起点,所以每年中考分数出来,填志愿就成了极大的难题,很多家长在各种信息面前迷惑了双眼,不知如何选择,毕竟这是关系到孩子未来三年能否通过努力考上心仪的高校。命运最吸引人的地方不在于结果已定时,而在于还有很多种可能时,因此所有的家长都希望三年能改变孩子的命运,向着更高更强更好的目标迈进。
然而希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类似2020年高考之后南京某名校家长拉横幅堵门的事件在不少地方还时有发生,中考之后的选择永远是一道难解的数学题,绝大多数家长只能把上高中名校作为第一选择,可这种选择真的正确吗?
目前官方对于高中名校的评价标准很复杂,但家长们却会很简单的用脚投票,他们只看一样数据,那就是高考升学率,多少能上清北?多少能上C9?多少能上985?多少能上211或其他一本?至于二本,自从和三本合并以后,在家长们的眼里二本的升学率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了(成老师曾经在南京城北某草校带过不是很好的一届,就高考分数而言,当年基本上达三本线在80%以上,放在现在就是本科升学率80%以上)。升学率高的高中名校自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是人人争而欲得之的肥肉,可在成老师看来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在升学率上。
(2000年参加南京市首届高中骨干数学教师培训班合影留念)
现在的高中名校为什么升学率会高?因为它掐尖招生。重要的话说三遍:掐尖招生!掐尖招生!掐尖招生!如果在掐尖招生的情况下还不能保证高升学率,那么这所学校从领导到老师都只能用猪来形容了。下面问题就来了,比如某名校中招时招收了某地中考成绩前800名的学生,那么真正体现它能力的不是高考时升学率遥遥领先(因为这个时候拿它的升学率和其他普通校对比是很不合理的,它就应该遥遥领先,如果不是遥遥领先那就是学校教学管理出了严重问题),而应该是这800名学生高考后有多少还在前800名,个人觉得如果高考后有超过1/3的学生不在这前800名里面,那么这所谓的名校教学管理就是有问题的,如果它的学生还有人考不上一本,那就如同我们以前说中国的股市:开进去的是劳斯莱斯,开出来的却是奥托!那真是绝佳的讽刺。所以在成老师看来真正的名校应该是同等生源条件下把学生教得更高更强更好的学校,这也就是另一个重要的学校评价指标——高考推进率(当然只用高考成绩来评价一所学校有失偏颇,不过在大环境之下也没有更好的评价方式,可能有人会说名校的国际班还培养了很多学生上国际名校,这素质教育搞得多好又是多么牛?说实话在成老师没接触国际教育之前也是很仰慕这些名校的,后来成老师开始接触国际教育之后才发现不少国际办学历史悠久的民办国际高中课程班(请注意,民办的都是课程班)用职高的生源送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进入世界前100高校(包括美国的藤校和英国的G5),于是成老师从此以后对名校学生上国际知名高校的新闻再也没兴趣看了)。所以在掐尖招生的背景下用升学率来评价高中名校是极其错误的,高中名校不应该靠升学率而名,而应该靠推进率而名!
最后成老师想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自己的例子,成老师中考那年在家乡上高中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选择最好的一中,一个是选择其次的二中,但成老师的成绩如果上一中肯定是最差的学生,后来选择了二中,最后高考时成老师成绩排在了二中理科的年级前五(按照高考招生情况判断大概全省2000多名),如果放在一中里面比较,应该差不多是年级前五十,而当时初中比我成绩好的几个上一中的同学基本上高考成绩都不如我,其中还有一个没考上本科(当然我们上学的那个年代本科升学率太低,现在我的高中母校基本上一本升学率80%以上(800名毕业生基数),而我们那一年重点本科加普通本科才考了不到30人(270名毕业生基数));另一个是我教过的一个学生,1998年中考南京市排名10000名之后,后来在我任教的南京城北草校以高分考进了南京大学,当然以他的中考成绩理论上上个二本就应该属于奇迹了。所以在成老师看来,学生成绩的好坏,天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老师的关注和环境带给自己的信心,有的时候这种关注和信心会带来不一样的成长,而反之则不然(成老师在前面的一篇文章中曾举过南京某名校的一位女生案例)。
(2001年考上南大的那位学生寄来的圣诞贺卡)
高中名校因何而名?早就有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指出:现在的名校之所以为名校,是因拥有好的学生而名。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这些好学生,名校的老师能不能比普通校教的更好?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家长深思的问题(个人感觉老师一旦教惯了好学生是适应不了差学生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又何必挤破脑袋进名校,难不成名校入学成绩后几名的学生会有大概率机会逆袭?反正我是不信的,我更相信绝大多数老师(包括我)教学的重点一定是照顾最好的学生(至少也是中等偏上的学生),如果一个简单的问题大多数人都懂了,而只有少数人不懂,那么不好意思,不懂就不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