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游记
第一次去香山,是那年9月初。和几个同学,带上零食去野餐。好吃的已不记得有什么了,倒是记得有个家伙带了压缩饼干。从北四环公交车过去还算方便,车上遇到个城市学院的姑娘,说她每个周末都去爬香山。
爬山,香山寺遗址之后,压缩饼干嚷着要走野路,就一路探索前行。最终是从水流冲刷过的小石子沟壑下山的,始作俑者早没了先前的精神,话都少了。
下山后时间还早,找了一处草坪玩牌。先玩吹牛,别人手上的牌越来越少,我却是越攒越多,后来还是靠另一位牌友帮忙才拼得了倒数第二。后来散步的散步,剩下的四人打升级。
那时虽说天气不错,毕竟不是看红叶的时候,公园里游人三三两两,舒服得很。虽说没有看遍西山各景,玩得还是舒适惬意的。
几年之后的第二次香山之行,在11月初。正是看红叶的时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在西钓鱼台转车,过去了两辆698,根本挤不上去。无奈乘车去南坞转360,一路挤得难受,终于挨到香山脚下,路上已经近三个小时。同伴们比我早到半小时,又比我们先前约好的晚半个小时。他们第一件事是找洗手间,脱掉毛裤。难为他们穿着秋裤、毛裤在公车上奋战到香山。
同伴来过香山N次,各种路线轻车熟路。只是直抱怨这次人太多,既影响游览的兴致,又影响速度。十八盘、香山寺、和顺门、香炉峰。我们走了据说是下山的路,因此很有点逆流而上的感觉。
一路上,随着人流就走得慢些,走些略偏的小径,就快很多。停停走走,吃些零食,酸奶、果冻、面包、香肠,很有秋游的感觉。天气很晴朗,上到香炉峰时,市里也就变得好看起来。不过太远了,只分辨得出电视塔和昆明湖。
在峰顶完成了“减负”大业,吃光了最后一点零食,我们开始下山了。上山时花了三个多小时,下山却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山脚。我依然半点进步也无,一路下山时腿抖个不停。
回程走过“买卖街”时,禁不住诱惑买了一包糖炒栗子——事实证明一分钱一分货,虽然便宜,栗子却不好,根本拨不开,只好咬开直接啃着吃。还买了棉花糖,现已不记得棉花糖的味道了。
每个公车站牌下都有至少一条长龙,打车都打不到。我们决定先走到植物园再打车。后来植物园是走到了,还是各自坐了公交车。车上的人比起早上来时,分毫不少。
这一日的早出晚归,倒有一半的时间在路上。香山的红叶也并非都红,黄叶似乎还更多一些。然而,就如同去天安门看升旗一样,去这一次还算不错的经历。
后来有了地铁西郊线,开车的朋友也渐多,交通方便了,那种“远征”的感觉就少了;也会少带些、少吃些零食,爬山下来找个馆子,舒舒服服地大吃一顿。
岁月这把杀猪刀,不只带走了秋游野餐的兴致,也带来了身体上的不便——最近一次爬香山,下山时膝盖疼。以后再爬山,是真的需要上护膝了。
作者简介
文火,意淡息微,火力小而缓,即将成为波动影响的源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中心影响力,可能影响周围的人许多年甚至许多代;这些影响会再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好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一圈一圈地扩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