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海翻波:难忘的篝火晚会(作者 徐小玉)
1999年八月中旬,"第八次丁玲文学创作国际研讨会",在延安市郊西南15公里的万花宾馆举办,此次研讨会着重研讨了丁玲在延安时期的作品。在开幕式上,市领导同志致了热情的欢迎词;会议结束时,市里又为我们准备了别开生面貌的篝火晚会!
宾馆的邻居是民俗文化村,晚会就在村文化室门前举行。文化室前有三长条台阶,村民们在台阶上为我们摆好了凳子;前面有块水泥场子,那就是舞台了。场子边上,人们用乾树枝架起了两个一人多高的圆椎形的堆,当篝火熊熊燃起时,晚会就正式开始了!
首先,丁玲的爱人82岁的陈明同志,应邀做了即席讲话。十几岁就参加革命的他,十分激动地说:"我是吃延安的小米长大的!"接着又用延安话来向当地的父老乡亲问好,并代表已故的老伴丁玲向大家问好!这亲切的乡音、浓浓的乡情,引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晚会的第一个节目,是村民表演的安塞腰鼓,这腰鼓与我们平时在别处所见的四平八稳的腰鼓,大相径庭,称得起是"龙飞凤舞"!打起来时,右手鼓锤击左边的鼓面,左手击右面的,双手前前后后地绕着击,再加上从胯下击鼓,真是舞得飞转!这舞姿、这鼓声,颇有战斗气息,体现出了黄土高原人的豪放,体现出了延安人翻天覆地的革命斗志!
这之后,是延安市歌舞团的歌舞表演,那地道的陕北风味儿,让人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信天游》讲述着老百姓的故事,双人秧歌舞"二人场",妙趣横生,逗得人捧腹。节目一个一个地进行着,当主持人报到"下一个节目男声独唱《东方红》"时,我感到有些意外:"怎么,《东方红》也好独唱?"我正在想着,一位"牧羊老汉"已开始高歌入云了,他拖着长腔高歌:"东方就一个那个红,太阳就一个那个升,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啊,对了!《东方红》原本就陕北民间艺人李有源创作的,这下我听到了原汁原味的《东方红》了!中间两段,唱得快而雄浑、有力;结束段,又用拖腔唱,末句还加了很多的衬词,似乎想表达这是一首总也唱不完的歌……
晚会以民俗村的陕北秧歌压轴子,这又让我大开了眼界!它是那么豪放,一、二两步用跳起的大步扭,三、四步为小垫步。曾扭过东北大秧歌的我,不由得坐在那儿脚下稍稍偷学。当表演将结束时,忽然,场上有些演员跑向了观众席,热情地邀我们与他们共舞,当他们将两把亮晶晶的绿色扇子递到我手中时,我也就随他们下场了。有了刚才"偷学"打下的基础,扭起来倒也还像那么回事儿,当我扭过在一边看热闹的歌舞团演员身边时,他们直向我竖大拇指,还连声说"扭得好"!这一鼓励,我也就扭得更带劲儿了!
那篝火、那腰鼓、那歌声、那秧歌,真美,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