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生未嫁无子,却被称为万婴之母,她的墓志铭寥寥数字,却让每一个人由衷钦佩…...
作者:小舞
来源:公众号-正心堂
“只要我一息尚存,那么我存在的场所便是在医院病房,我存在的价值便是治病救人。”
她,
是我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
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
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
她,
终身未嫁,
膝下无子女,
却接生过五万多个小生命,
被称为“万婴之母”。
她是生命的白衣天使,
守着协和医院一呆就是六十年,
解决了无数产妇的难题;
她多次拒绝留在海外的机会,
用毕生精力撰写多部著作,
成了万千家庭的“救命顾问”。
她,就是林巧稚,
一个把一生都奉献给妇产事业的医者。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生于厦门鼓浪屿,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她的父亲是南洋归侨,从小便将林巧稚视为掌上明珠,教她英文,让她接受新式教育。
五岁那年,巧稚的母亲因患子宫癌病故。母亲去世前极度痛苦的一幕,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从那时起,她就下定决心长大后要治病救人。
十岁那年,林巧稚来到厦门女子师范学校就读,并遇到了她的恩师——玛丽·卡琳。她教会了学生什么叫爱人如己,也让林巧稚看到了一个女子原来可以凭借自己的学识和信仰安身立命。
1921年,林巧稚决定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
考场上,有位女生中暑晕倒了,林巧稚顾不上答题,立即对她进行了医护处理。回来后,考试已经结束了,林巧稚最有把握的英语没有答完。
那场考试,150名考生只能录取25名。就在她对考试结果不抱任何希望时,她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正是她在考场上毫不犹豫救人的表现,被主考官推荐给协和医学院破格录取!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那时的协和医学院是全国最顶级的医学学府,但是学费也很昂贵,一年要400元,而当时的贫穷人家,3块钱就可以维持一个月的生活。学生们必须要拿到奖学金,竞争激烈可想而知。林巧稚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而父亲在她临行前说的那八个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成了她求学期间最大的动力。
同时,协和医学院也有着最为严苛的进阶制度,完整学习下来直至毕业,需要八年的时间。这八年里,如果有一门主课不及格,留级;两门主课不及格,直接除名,没有任何补考和商量的余地。而八年后,林巧稚以高居榜首的成绩,获得了协和医学院象征着最高荣誉的文海奖学金,开创了女生获此奖学金的先例。
她一下成为了各个科室的香饽饽,如果选择了内科或者外科,那她的发展将不可限量,可她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那时还被许多人看不起的妇产科。
那时,西医产科刚刚进入中国,中国婴儿死亡率和产妇死亡率是英国、美国、法国的三到五倍,高达27.5%。那时女人生孩子,就是到鬼门关走一回!即便如此,在传统观念中,产妇
病人宁可不挂有经验的老专家号,也要排队到她这样一个助理住院医生这里看,只因为她是一位女医生。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挑战妇女不能持刀的传统观念,为了那些还在用生命为无知买单的中国妇女,林巧稚选择了妇产科,她希望能够改变一些现状和人们对妇产科的偏见。
1932年,林巧稚到英国伦敦医学院和曼彻斯特医学院进修深造,之后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进行医学考察。
1939年,她又远赴美国芝加哥医学院当研究生。当时曾有人劝林巧稚留在海外,芝加哥大学著名妇科专家艾蒂尔,也大力举荐她留校。但她却毅然地踏上了回国的归途。
她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的大夫,我不能离开灾难深重的祖国,不能离开需要救治的中国病人。科学可以无国界,科学家却不能没有祖国!”
关爱,是第一张处方
回国以后,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妇产科事业,每天不停地在医院里忙碌,每年的生日,她都坚守在产房一线,她说:“我到产房过生日更有意义。我为难产的孕妇接生,当小宝宝在我生日的时候降临人世,那哇哇啼哭声是最动听的生命赞歌,对我来说,那是最好不过的生日礼物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络绎不绝的病人和各色各样的病症,让她再也离不开医生这个岗位。
水稻之父袁隆平、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孩子梁从诫、冰心的孩子…都由她接生。
1940年,凭借出色的表现,林巧稚升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成为该院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1941年,北京协和医院因日军入侵而被迫关闭。林巧稚却坚持留在北京,在北京弄堂小胡同10号租了几间房子,开办私人诊所,经常为穷人免费施诊。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她常借着昏黄的煤油灯,埋头和一个又一个病人的脓、血、便、肿瘤抗争,在中华民族生灵涂炭存亡之际,她满心欢喜地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她为每一户深受苦难的家庭带去了希望。
从1942年的4月小诊所的开业,到1948年5月协和医院的恢复,六年的时间,在这个小诊所里,她亲自填写的病历就有8887份。林巧稚医生写的病历是这样的:
中英文对照,端正整洁,一丝不苟——令今天多少字迹潦草犹如天书的病历忏愧!!!
抗日战争胜利后,协和医院恢复,林巧稚重回医院任职。许多人千里迢迢跑来找她看病,她也时常资助生活困难的病人,告诉她们不用多花钱挂她的专家号,“挂我的普通号,同样是我给你看病”。而她的出诊包里,也总是放着一些钱,以便随时接济贫困百姓。
早在'文革'前的1965年,她还捐出去过两笔存款。一笔是她在美国学习期间节省下来的生活费,折合成人民币约9700元;另一笔是她任中科院学部委员后积存下来的车马费,共7000元。在当时,这笔钱还算是不小的数目。她把这些钱捐给了医院,希望院领导用于改善医院幼儿园的条件。
百姓为了感谢她的救命之情,把在林巧稚手里接产出生的孩子起名'念林'、'爱林'、'敬林'、'仰林'等名字,以示对林巧稚的永久纪念。
这是林巧稚接生的婴儿们,父母们寄来照片以示感谢。
关爱,是医生给病人的第一张处方。林巧稚医生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感觉到她对病人的爱,她用对亲人的方式对待她的病人,直接用耳朵贴在病人的肚子上,为病人擦擦汗水,掖掖被角,拉住病人的手,她是怕病人触摸冰凉的铁床架子落下病根。
原本不安害怕的病人,看到她就能慢慢地安静下来,这是一种关爱的力量,也是医患之间互相信任的力量。
一生未嫁无子,却是万婴之母
林巧稚一生未嫁,直到晚年都一直在从事妇产方面的工作。她说:“因为结婚就要准备做母亲,就要拿出更多时间来照顾好孩子。为了事业我从进入协和那天起,就选择了不结婚。”
她没有生过孩子,却比谁都理解产妇的痛苦和感受。如果她见到产妇疼痛,就会主动伸出双手抚慰产妇。产妇常常会把她的手捏得青紫肿胀,她却一声不吭,默默忍受。
她常说:“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林巧稚在产房里度过了60多个春秋,亲手迎接了50000多小生命来到人间,因此被人们称为:不曾做过母亲的“万婴之母”。
在林巧稚心中,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1949年10月1日,她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进行观礼,林巧稚因为妇产科的工作忙没能出席;中国妇联准备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委会给林巧稚送来代表证,她同样以病人多为由推辞了;就连当时的北京市市委书记彭真专程到医院拜访林巧稚,没想到也吃了闭门羹。
然而,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却耗尽了她全部的精力。
一天深夜,五号楼二层的特护病房里,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呼喊声:“快!快!拿产钳来!产钳……”
值班的护士疾步跑到林巧稚病床前,她留心看了看心脏检测仪,然后轻声叫着:“林主任!您醒醒!林主任……”
连续好几个夜晚,护士们已经习惯了林巧稚这样的叫声。
刚开始,她们很紧张,为了让她安静下来,她们会去安抚她,把她叫醒,后来,她们有了经验,当林巧稚再喊着要产钳时,她们会拿起身边的一件东西递到她的手里,她抓得很紧…慢慢的,她平息下来,过了一会儿,她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
1983年4月22日,北京的的正午时分。林巧稚在一阵悸动后,血压骤然下降,呼吸停止,心律不再搏动。
临终,她的神情十分安详,仿佛值了一个长长的夜班后进入了梦乡。她的脸庞光洁干净,额头、眼角的皱纹全都舒展开来,阅尽82载寒暑春秋,她走得安然极了。
她留下了了自己的遗嘱:
三万元积蓄捐献给医院的托儿所。
遗体供医院作医学解剖用。
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的海上。
“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就是医治病人。”这是林巧稚的墓志铭。
创妇产事业,
拓道、奠基、宏图、奋斗、
奉献九窍丹心,
春蚕丝吐尽,
静悄悄长眠去;
谋母儿健康,
救死、扶伤、党业、民生,
笑染千万白发,
蜡炬泪成灰,
光熠熠照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