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戊戌岁立春节气台历
戊戌岁立春节气配乐
戊戌岁立春节气播报
黄帝纪年 四千七百一十五年
干支:戊戌岁甲寅月丁卯日
五运六气:
主气:厥阴风木
客气:少阳相火
司天:太阳寒水
中运:火运太过
主运:少角
客运:太徵
阳历
二十四节气
立春初候一日
东风解冻
阴历
腊月十九 月宿于轸 寝待月
月出时间 21:12;月落时间9:12
十二次:诹訾
黄经:315°
物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曰: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东风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不曰春而曰东者,《吕氏春秋》曰: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然气温,故解冻。
蛰虫始振。蛰,藏也;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鲍氏曰:动而未出,至二月,乃大惊而走也。
鱼陟负冰。陟,升也。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曰负。
《吕氏春秋》曰: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春风吹融了冰雪,蛰伏的动物开始苏醒活动,鱼儿从深水向上游到冰层下。
古代风俗(月令)
(一)《吕氏春秋》曰: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hào),其神句(gōu)芒。其虫鳞,其音角(jué),律中太蔟(cù),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
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lù),驾苍龙,载青旂(qí),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
还,乃赏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无有不当。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失经纪,以初为常。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于保介之御间,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田,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大夫九推。反,执爵于太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
【释文】孟春正月,太阳的位置在营室宿。初昏时刻,参宿出现在南方中天。拂晓时刻,尾宿出现在南方中天。
孟春在天干中属甲乙,它的主宰之帝是太皞,佐帝之神是句芒,它的应时的动物是龙鱼之类的鳞族,声音是中和的角音,音律与太簇相应。这月的数字是八,味道是酸味,气味是膻气,要举行的祭祀是户祭,祭祀时,祭品以脾脏为尊。
天子居住在东向明堂的左侧室,乘坐饰有用青凤命名的响铃的车子,车前驾着青色的马,车上插着绘有龙纹的青色的旗帜,天子穿着青色的衣服,佩戴着青色的饰玉,吃的食物是麦子和羊,使用的器物纹理空疏而通达。
这个月有立春的节气。在立春前三天,太史向天子禀告说:“某日立春,大德在子木。”天子于是斋戒,准备迎春。立春那天,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去迎接春的降临。
迎春礼毕归来,就在朝中赏赐卿、诸侯、大夫,并命令相国宣布教化,发布禁令,实行褒奖,瞻济不足,一直施及所有百姓。褒奖赏赐之事,要通达施行,不要有不当之处。
于是命令太史遵奉六典八法,主管推算日月星辰运行的工作。太阳所在的位置、月亮所经过的地方,以及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数和轨迹,要计算得没有一点差错和失误,制定历法仍以冬至点在牵牛初度为准则。
这个月,天子在吉日向上帝祈求五谷丰登,并选择好的时辰,亲自用车装载着耒耜,放在参乘——车右和御者中间,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帝籍田亲自耕作。
推耒耜入土,天子推三下,三公推五下,卿、诸侯、大夫推九下。礼毕返回,天子在祖庙举行宴饮,慰劳群臣,三公、九卿、诸侯、大夫都去侍酒。这次宴饮命名叫“劳酒”。
(二)后世民间,在立春前一日有报春和迎春仪式。报春仪式由两名民间艺人承担,他们两人峨冠博带,分别饰春官和春吏,在乡间游走,一路高喊:”春来了。”乡人见之,皆以礼相待。俗曰“报春”。
这一天,旧府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迎春队伍前为鼓乐仪仗队引路;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执农具的农民。
队伍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泥塑的春牛。人们面对芒神,先行跪拜礼。执事者递酒与长官,长官以酒酹地后,再行跪拜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
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立春当天,地方长官要率僚属和百姓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代民俗
立春又叫打春,古称春节,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早为八节之一,是我国传统社会一个重要的农事节日。立春意为春天的开始,民间有“春打六九头”说法,是说打春日在冬至后开始数九的第六个“九”的开头,约在公历2月3日-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
谚语有”立春一日,水暖三分“的说法,表明冬去春来,气候开始转暖,物候亦呈新春萌发迹象。自此,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农忙活动也陆续开始。
迎春仪式在民间广有流传。不仅要祭春神,还有打春牛等仪式。
浙江地区的迎春习俗,是在立春前一日,敲锣打鼓地抬着句芒神上山,人们夹道观看,并争掷五谷以迎春。
山西民间流传有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说的就是立春时节的物候与早期节俗活动等。
华北很多地方逢立春日,先由村民推选出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打春牛仪式意味着一年农事的开始。
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据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北地区流行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一些民间艺人还在立春期间制作很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给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辽宁一些地区立春日不打春牛,而是在家屋墙上,小孩子脑门上,甚至是牛角等畜身上,画红色“十”字,作为送走寒冬、迎来春天的标记,同时重在辟邪。
春饼是立春的节令食品,唐《四时宝镜》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春饼在唐代已成节令食品。春饼是一种薄面烙饼,可以卷肉丝、蔬菜等食用。也可以卷上馅料等炸成春卷享用。民间还有立春日吃萝卜、姜、葱等辛辣食物以提神的习俗。立春日吃这些节令食品俗称“咬春”,强调了对春天的重视。
四时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释文】“发”启也。“陈”,故也。春阳上升,发育万物,启故从新,故曰发陈。天地之气,俱主生发,而万物亦以生荣。“夜卧早起”,发生气也。“广”,宽缓也。所以运动生阳之气。
东方风木之气,直上巅顶。被发者,疏达肝木之气也。“缓”,和缓也。举动舒徐,以应春和之气。志者,五脏之志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以四时皆当从其志焉。“予”,与同。皆所以养生发之德也。
故君子启蛰不杀,方长不折。四时之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春气以应养生之道。“逆”,谓逆其生发之气也。肝属木,王于春,春生之气逆则伤肝,肝伤则至夏为寒变之病,因奉长者少故也。盖木伤而不能生火,故于夏月火令之时,反变而为寒病。
戊戌岁疾病特征
《黄帝内经·气交变大论》曰: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上应荧惑星。
【释文】火胜则克金,故金肺受邪。“痎(jiē)疟”,暑热病也。壮火食气,故少气。肺受火热,故喘咳也。肺朝百脉,阳脉伤则血溢于上,阴脉伤则血泄于下也。
肺乃水之生源,嗌燥者,火热烁金也。肾开窍于耳,水源已竭,则肾虚而耳聋矣。中热者,热淫于内也,肩背者,肺之腧也。“荧惑”,火星也。火气胜,故上应荧惑,光芒倍大,火运太过,诸戊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