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不该淡化语法——对联进课堂感受之一
语文教学不该淡化语法
——对联进课堂感受之一
文\张兴贵
从这学期开始,我在临县一中附属崇文学校开始系统地培训对联(每周四上一节课),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七讲,每讲结束,我给听课师生们留一个作业:对对句。出句是五字或七字的。说句实在话,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提供的对句合格的很少,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词性与词语结构的应对上问题多多,说白了就是不懂词性与词语结构的起码知识。
据我了解,目前的语文教材中,已经淡化了语法,特别是高中,淡化语法知识的速度与力度更大、更彻底,导致许多师生不懂起码的词性与词语结构、句子成分,直接的后果是:汉语言的魅力在师生们的文章中消失的差不多了。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我上初中与师范,语法知识是重点,特别是到了师范,还有一本专门课本《语法基础知识》,当然那时候的语法教学,过于枯燥,过分细化,让人望而生畏。九十年代以来,有人主张语文教学淡化语法,直到今天,不用说学生了,就是语文教师不懂起码的语法基础知识绝不是夸大其词,故弄玄虚。
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弘扬,通用教材中已经加大了诗词与对联的分量,这似乎是一个喜人局面。但是我们弘扬优秀文化,不应该是背诵古人的诗词与对联,而是应该学会写格律诗与对联。格律诗与对联,离不开词性与词语结构,这不需要讨论。问题是,课本中淡化了语法,我们的师生如何学习这些知识,如何写出合格的格律诗与对联?
课程改革,要求课本改革,改革是系统工程,就语法知识在课本中的体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实在值得引起重视并统筹兼顾了。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法就是正常人的语言习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过,“语文课是一门工具课”,强调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语法既然是语言习惯,语文课既然是工具课,就不能抛弃基本知识这一工具。否则,阅读语文,就不会提取关键信息,写文章就不会遵循汉语言的传统习惯,这应该不是危言耸听。
就像听我讲对联课的一位老师说的:“学对联,语法知识是最大的短板”!语文课本中不增加语法基础知识,在校园中普及格律诗与对联等优秀文化,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