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穴之讨论
海外中医群里有人提到大包穴。这个穴位以前我找过,比较难辨认。因为这个地方的手术少了,手术观察的机会很少。只能看图谱加回忆了。
基本知识
大包的百科介绍只有很少的内容: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大体解剖上提到周围的结构由:第六肋间隙,前锯肌中,有胸背动静脉及第六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肋间神经,胸长神经直系的末端。行针时,在肋角的前内侧胸壁,应在相邻肋骨之间,在肋角的内侧行针,应经肋骨上缘,这样可避开肋间动脉及其分支。该穴位深部相对应的器官有胸膜腔、肺、膈、肝(右侧)、胃(左侧),故不可深刺。
中医内容如下:《灵枢·经脉》:实则一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备急千金要方》:主胸胁中痛,大气不得息.
《医心方》:主胸胁痛,身寒,虚则百节皆纵.
《针灸大成》:主胸胁中痛,喘气,实则身尽痛,泻之。
显微外科认识如下:大包穴位置与背阔肌、胸背动脉关系更密切。胸背动脉发出3~6 支肌皮穿支血管供应皮肤,其中最大的胸背动脉穿支起自外侧支, 位于腋后襞下6~8cm。该支以下从外侧支发出的穿支 数 可 多 达 3 个, 每 间 隔 1.5~4cm发 出 穿 支 。每 个穿 支 斜 行3~5cm 穿过肌肉达皮肤。
因此,胸背动脉的最大皮穿支与大包穴的位置非常靠近。同时,在腹部中间的天枢穴处有一个腹壁下动脉从腹直肌鞘外侧发出的皮穿支,非常粗大,外国人用的少,所以没有命名;中国人用的多,专门起了一个名字叫胸脐支,与侧胸大包穴(胸背动脉的皮穿支)构成了显微外科领域最狭长的皮瓣;记得看过一个报道,这个皮瓣可长达1.2米,宽仅仅15厘米。在中医里面,两个皮穿支之间构成的侧枝血管链条先被称为脾之大络。
讨论
1、 笔者认为,根据解剖,腹部病时,大包和天枢最好对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脾之大络的作用
2、 甲说:很多时候用章门,带脉,天枢,或大包打底。就是一个“郭”的思路。不从皮穿支走,古人的思路是象形的。皮穿支没有什么用处。天枢,巨阙,璇玑,鸠尾等等,就又是另一个思路,跟天文关系比较大。古人很多时候不光是能够看到皮穿支还有各种筋膜,也能看到骨肉的止点和特殊的骨性结构点。大包除了皮穿支,深处也是膈肌止点(笔者认为此处解剖错误,其一肺下叶很深,膈肌还有一定距离,其二,不敢深刺到膈肌,容易引起气胸)。
3、群中有人疑问:为什么大包治疗全身痛。笔者认为,依据上文的“郭”的思路,大包、京门、带脉、章门这种部位的血管体都可以看做是最边缘的血管体,一方面是经络的外缘,另一方面也是胸腹部的外缘,即“郭”,津液充郭的郭。如果郭穴都实了,全身性的疾病是最有可能的。如果肿胀疼痛,要么是全身炎症导致全身血管体都出现问题,连外周血管体都受到影响,这时候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要么就是内脏有问题牵扯到腹壁。
因为皮穿支经常有变异,在体表没有那么恒定。古人可能就是使用一个方法来规定某一个区域是某一个穴位。从现代医学看,这一个区域就是一个血管体.
3、 有人说:不要满脑子都是血管,这地方要是损伤了,呼吸都疼痛,痛引前后,你说算不算一身尽痛啊。
笔者反问:损伤这两个二字是什么意思?是外来的创伤,还是内在的炎症?用西医术语来说是炎症还是肿瘤等病理。
答曰:前锯肌劳损、肌筋膜炎,都可以导致疼痛。
笔者再反问:第一,前锯肌如果不是练习健美运动,使用频率并不高,而需要针刺大包穴的人有多少是健身爱好者;第二,从前锯肌解剖来看,前锯肌这么大一个区域为什么就在这一个点疼痛。第三,肌肉劳损和内脏什么关系;虽然前锯肌筋膜炎时呼吸不敢做过深动作,但是全身性的筋膜迟软显然不是筋膜炎的表现。
总结
这一段时间海外中医群有人讨论了很多天文历法与中医内容的关系。我现在认定全身的穴位点是象数与解剖的结合后定位出来的。
在我眼里,黄帝内经是三部分,素问是基本生理学,不同于西医范式的生理中医的生理包括天文地理,再加上人体生理,灵枢主要是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康复,运气学说的六篇大论,虽然讲的是天文,但内在的中国传统数理非常扎实,相当于现代医学上学时候的数理化等生物基础学科,运气六篇不仅仅讲解了知识,而且塑造了中医的最底层的逻辑。因此黄帝内经是一本“专业”书籍,不懂运气学说,无法对中医进行“科研”,只能临床使用,通过经验来提升技术能力,而很难开拓。黄帝这个人很体贴,知道人类的智商差距,因此除了那七篇大论,黄帝内经根本不用这些五行运算的东西,都是直接告诉答案。我学不会运气学说,很苦恼。
古人的阴阳五行,是一种抽象的哲学认识,而古代的象形,则是是一种数学机制,古人认为人体的“部件”,无论是经络穴位还是内脏,都是按照这种象数来布局的。
如果这一个猜想是对的,我们现在完全可以使用现代的函数等数学技术完成对古人象数的“重现”。大家可以设想一下,人体都是又一个细胞发育出来的,在一分二二分四的到大几十个细胞的时候,内脏器官以及穴位(血管体)在这种早期时候都是紧密并排的。神气舍心,意味着心管和血液干细胞的胚胎发育完成了。血管发育和血液细胞发育分道扬镳了。从此之后,心管就开始向心脏平滑肌和血管平滑肌方向进行分化。此时,各种血管的分叉并没有发育出来,但是血管细胞已经做好分化准备;也就是说一部分血管干细胞要发育成为大动脉干,而另外一部分要发育成为微小的皮穿支血管。此时各种脏器的细胞也在分化中。最终,人体的皮穿支结构加脏器的血管结构发育完成。
如果我们把每一个血管供血结构+组织细胞看做一个血管体,每个血管体看做一个点,我们通过人体解剖就可以得到一个成人的血管体的点阵。
这个点阵就是从受精卵一步步发育出来的。从桑椹胚、三胚层、肢体出芽,一步步发育+旋转成为一个三维的点阵。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成人的解剖来确定这些点阵的性质及相互比邻关系。我们就可以想方设法的回推两个问题,第一,早期点阵的分布,第二旋转+发育的过程。
如果再进一步假设人体上两个距离很远的血管是从同一个血管干细胞发育出来的,那么在刺激其中一个血管的时候,另外一个也同样会有反应(如同双胞胎),那么针灸解释了针灸远端取穴的基本原理。
古人可能没有现代胚胎学等知识,只是看到了皮穿支的分布,以及人体内脏的血管的各种特点,古人当然也不会现代数学和科学技术,无法采用我上述猜想的办法。因此古人可能就使用由天文学来的世界模型和数理技术,构建了一个人体经络学说,包括十二经次序、穴位的位置。
最后说一点,皮穿支的血管并不是位置恒定的。显微外科医生做手术最怕的就是血管变异,在“应该”有皮穿支的地方没有皮穿支,这就是意味着手术的失败。古人肯定也要面对这种变异的情况,但是古人采取人体象数结构就可以避免去解释变异带来的麻烦。
在今天我们应用针刺穴位治疗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探测皮穿支,精确定位在1平方厘米之内。这样精确之后,针刺时候就特别容易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