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老子的重与静,由唐玄宗发展为权重与心静,而且是皇帝的权重与心静。这是唐玄宗对老子思想的一个运用。权集中于一人之手,这就是权重。心不求物欲之欢,这就是心静。能此二者,皇帝的威严才能建立并保持。人不能没有辎重,皇帝不能没有权力。人无辎重则必遭冻馁,皇帝没有权力则必有杀身之祸。心轻躁,将导致不问政事,大权旁落,所以心静无欲,是当帝王的一大原则。

明太祖注:持身之道如是,凡君子举事,必先以身为重,然后度所行之事,可全身立名者,方乃施之,所以下“重、静、轻、躁”四字,乃云不欲胡为轻发,亦不许犹豫也。终日行者,行道心也,不离辎重者,以此辎重比身也。其道理者,人心也。心乃神魂所栖之处,若神魂而妄虑妄为,使不守其心而纵其所欲,是为离辎重也。譬如帅师远行而入敌境,岂有弃其军粮而先行焉?先行则失粮,所以君子持身若是。

重与静是相关联的,心静才能不妄动,不妄动才能稳重,稳重就不会被人摇夺,不被人摇夺,这才是皇帝最大心愿。明太祖又补充一点,不仅不胡为轻发,而且不许犹豫。稳重过头就变成犹豫,遇事犹豫也会坏事。所以重与静也要有一定的分寸。人心是支配人的行动的中枢,心中不静,胡思乱想,导致胡作非为,这就失去立身的根本,所以明太祖把心静比作大军的粮草,须臾不可丧失。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皇帝稳重心静,不仅是其保身的要领,而且还能对天下之民产生不烦劳的好处。皇帝的欲心一动,没有不劳民伤财的,所以皇帝少一点胡作非为,老百姓的日子就多一些安定,少一些灾祸。人们常说天灾人祸,天灾往往是人力所无法避免的,而人祸则多起于最大的权力者皇帝的欲心。但是皇帝身处荣观的环境之下,要想保持燕然安处的心态,也很不易。因为荣观的环境,对皇帝的欲心起到强烈的引诱作用。能抵挡住这种诱惑,实属不易。抵挡不住诱惑,最后就是身败名裂,家天下换主人,那时虽然后悔,亦来不及了。

明太祖注:言守身之道甚坚如是,且吾有微宝赍持行途间,或曰他处有美玩者,欲与吾同往观之,此所谓荣观。君子但知守己之微宝耳,持心以静,不欲他美者,故燕处超然是也。此言因有发之矣,昔周穆王乘八骏而游是也。岂不万乘之主以身轻天下?纣乃斫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何止乎躁,其不仁甚也。故所以失君。不但天下失君,其纣亡其身矣。

统治天下,当有一种惕惧之心,即“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时时提防出现失误。有此心则不会放纵享乐,则会慎重从事,长保而无失。明太祖是有这种惕惧之心的,所以他知守己之微宝,而不欲他美者。得天下即是明太祖的微宝,有此之宝还求什么昵?像那种物质上的享乐,在明太祖看来,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身为皇帝,天下之事都要操心。但一人之心有限,不能把天下所有的事都顾及到,所谓日理万机,就是清世祖说的身劳天下之细。皇帝所要注意的应是有关天下国家的大事,而不是琐碎小事。能识别什么是大事者,自然不会为小事分心。不为小事分心,其身不劳而逸,其心不劳而静,其势不躁而重。

(0)

相关推荐

  • 老子:不离辎重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小时候,家里有个褡裢.据说老辈子人出门必备这东西.褡裢能装银子,可惜,我们那一带山 ...

  • 道德经 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Gravity is the root of the lightness,stillness,the ruler of movement.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the ...

  •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道德经> 第二十六章 -1-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輜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厚重是轻率的根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皇帝就是占据了大宝之位的人,天下只能有此一人.但谁是此唯一的一人,则由天命决定.此即唐玄宗所说的"历数在躬"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老子所说的道本来不是物,但要谈说它,就不能不在语言中把它称作一个物,这就使得非物的道在人们的意识中成了一种物.除了根本不说它,只要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人活在世上首先要立得起来,然后是行得通.这样才能有事功,有业绩.这可说是人类的共同心理.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恐怕首先要有相当明智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委曲从顺,不与物忤,则可以全身,这是可能的,但在这种全身的同时,其人心中恐怕会有不小的压抑感.因为你从顺于别人,是在委曲自己的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六章

    致虚极章,致虚极,守静笃. 虚极妙本,是唐玄宗对老子的道的形容.他说是人都天生禀受了这个虚极妙本,这一说法,显然又是大乘佛教所谓人皆有佛性的改头换面.虚极妙本好象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力量,所以唐玄宗说人在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雄代表事物的刚强,雌则代表事物的柔弱.人们都知刚强的好处,而不知柔弱的好处.老子的哲学,就是强调柔弱好处的学说.唐玄宗的解释则有他独特的见解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说要绝圣人言教之迹,恐怕很难做到.因为老子的书也好,唐玄宗自己的注释也好,不都是所谓圣人的言教吗?不进行言教,而使民众自化,在现实社会中,恐怕也只能是幻想.不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道不可名,不可见,得道的人,即善为士者,同时也就具备了道的这种特性.所以说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可以这样说,道有多么奇妙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道是老子提出来的玄妙抽象的概念,老子本人就说道是不可言说的,可后人仍要费尽心机来说明道的内涵.老子为了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