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出来喜洋洋》金科散文“天府神韵”系列(十三)
往常在成都过年,很少能见着太阳,但这年春节,太阳出来了——
(成都作家金科先生,其实是土生土长的安徽合肥人。
金科先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来到成都定居后,几十年间,写出了一系列关于他这第二故乡的散文。而人在他乡别样的观察视角和情感意蕴,使得金科笔下的“天府神韵系列散文”,无论是风物还是人物,都显现出一种颇为独特的韵致,既引人入胜,也耐人寻味,所以深受读者喜爱。
征得金科先生应允,我们在推出他的开篇散文《微风斜雨》之后,将陆续推出金科的“天府神韵系列散文”,每周一篇,并配以图片,分享与读者。/ 敬工 )
太阳出来喜洋洋
金科
已经记不清在成都究竟过了多少个春节了?
不过,有一点却是记得清清楚楚的,那就是在成都过年,很少能见着太阳。即便偶尔一见,太阳公公也像是位匆匆过客,最多露个一天、两天的笑脸而已。
2019年的春节,太阳竟像是从西边出来似的,从腊月二十九日那天起,太阳就开始挂在了成都的天空上了。而且这一挂,就牢牢地挂了整整五天,直到正月初三,真是创造了成都春节史上的一个奇葩。
初来成都时,观赏娱乐节目,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都有着一首四川风味浓郁的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便觉得奇怪。那日出日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何至于会如此高兴呢?及至待了几年之后,这才若有所悟。原来天府之国的阳光竟是十分金贵的,尤其是在冬天里。
早些年,我还写着日记,自然也记下了这块土地上的阴晴圆缺。有时翻翻看看,发现在那些年的冬天里,成都出太阳的日子,最多的不足二十天,最少的还不到一周呢!因此才明白了成都女孩的肤色为何那么细嫩白皙,也明晓了何以会有那么一个“蜀犬吠日”的成语了。
太阳出来,连狗都觉得怪怪的,可见这里缺少阳光,已是历史悠久的现象了。而《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也已传唱七十多年了。难怪有人说,成都啥都好,就是阳光少了点------
前几年,有位外来歌手写了首名为《成都》的歌,相当红火。可颇有一些老成都人却不太认同这首歌,除了那句“阴雨的小城里”外,觉得那歌里并没有多少成都元素,也没有什么成都味道。更何况,现在的成都还属于小城吗?
不过,这首歌倒是将玉林路上那个并不起眼的“小酒馆”给唱红了。就在大年初二,我陪一远方友人想去那小酒馆里坐坐,尽管已近夜半,却还要在门外排队等候呢。
而近年来,在成都坊间却普遍认同着一种调侃。说是在冬天,成都人有着两个极为高度的兴奋点:一是天上下雪;二是周末出太阳。周末出个太阳,都能引起兴奋,过年出太阳也就可想而知了。
春节里有了阳光,也真就使得整座城市都兴奋起来了,许许多多的成都人便破了正月初二方能出门的习俗。只是出门却不是拜年访友,而是去晒晒太阳。成都冬日里的太阳虽然少有蓝天白云相伴,却也无风,让人在露天里待得住,而太阳也让气温也跟着升了好几度,暖融融的。
恰巧,今年的除夕又和立春同日,连日的阳光催促着一些花儿也早早地开了,就连郊外的油菜花也都星星点点地绽放开来,愈加使得原本无霜的天府大地一派盎然春意。
于是公园里,河水边,茶园中,街市上,直至近郊那些星罗棋布的古镇和农家乐,凡是阳光能够照得着的地方,满满当当都是喜气洋洋的人。
印象中,自从出了“新一线城市”这个新词,而成都又在那十多个“新一线城市”里,接二连三荣登榜首之后,好像越来越多的人,似乎都不太在意它的“阳光少”了。来成都打拼的、创业的、养老的、游玩的人也就与日俱增起来。
那些在阳光下悠闲地喝着盖碗茶,玩着麻将或是摆着“龙门阵”的人群里,不仅多了些南腔北调,而各种肤色的老外也像是比以前多了不少。
就在即将步入新一年的前几天,不知是哪位官员的创意,一改以往过年只在景区张灯结彩的常规,忽然之间,成都的大街小巷,城里城外,所有临街的路灯上,大树上,统统挂起了灯笼来。
那些一眼望不到头,不计其数大大小小、长长圆圆的红灯笼,在太阳落下后,便陆陆续续地亮了起来,虽说有些奢侈,倒也平添了不少喜庆的年味。
在太阳和灯笼的交相辉映下,今年成都的春节就显得更加热闹了。那每年一度传统的锦里庙会,青羊宫花会,狮子山灯会,从电视上看,不仅丰富多彩,更是人山人海。年轻时我爱热闹,常要去这几处地方转转。
还有一个不那么热闹的小会,因离家近,只要无事,也是要去看看的,那就是“人日游草堂”。这一为纪念诗圣杜甫先生而由古代文人墨客自行发起的活动,如今已演变为成都独有的一个文化品牌了。
有兴趣的成都人在这一天里就会云集草堂,凭吊诗圣,吟诗作画,赏花迎春。只是这个雅致的小会是在正月初七,也不知今年成都春节的太阳,能不能再给点力,坚持着撑到那一天。
偶见媒体称,正月十五之夜,成都将要大放烟火,这也如同那成都冬日里的太阳一样,是相当罕见的大喜事,已有朋友在兴高采烈的约我了。
写于2019年2月7日(正月初三)
(编辑、配图 / 敬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