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远紫砂壶的特点与鉴定浅谈
陈鸣远作为清初时期紫砂大家,历来被文人墨客奉为“清代紫砂第 一人”,传颂至今。近年来,关于鸣远陶艺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过去的学术基础上,文献及诗文方面又有了新的发现。宜兴档案局宗伟方先生、许曙峰老师的努力下,在宣统三年陈采苹主修、陈隆源纂修的《(敦本堂)陈氏宗谱》中发掘了陈鸣远生卒年、生平概况及家族史等等的许多信息,笔者也从康熙诗人金张的《岕老编年诗钞》十三卷中搜集了二十几首记述陈鸣远交游活动及创作纪实的资料。另外,紫砂学者黄健亮先生在宋伯胤先生提出曹廉让书法铭文比对鉴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证了更多出自曹氏笔迹的鸣远真迹,再加上对陈鸣远用印的梳理,想要去区分原作与后仿已经有了更多的依据,足以扫除多年来紫砂学界对于“民初上海仿古”的困扰。
清初陈鸣远制素带壶夜场是当晚拍卖最重头的拍品之一,以1800万起拍,数轮竞价后达到了2000万,最 后以2750万落槌,成 交价3162.5万元。
陈鸣远扩大了紫砂陶的艺术品类。作品形式多样,除壶、杯、瓶、盒以外,还有笔筒、笔架、水盂、鼎、爵等文房雅玩,造型别致,精巧可人。
陈鸣远的壶艺,继承了明人的古拙高雅的造型特点,并不逊色于时大彬;同时又发展了自然写实风格,在紫砂发展史上,他以技术精湛和富有创新著称,其作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所以深受后人称颂。长于雕塑装饰,善翻新样,塑镂兼长,技艺精湛,塑器构思之脱俗,设色之巧妙,在紫砂史上是少见的。
紫砂器制作者的署名多为“某某某”、“某某某制”,在紫砂器上刻图画或刻款的刻工多署“某某某刻”。陈鸣远款后署名常见“鸣远”、“陈远”、“鸣远仿”等。
陈鸣远所制的作品被许多博物馆珍藏。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南瓜壶为东陵瓜壶。该壶引人入胜的地方是瓜形身筒上的“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的诗句。刻款楷书“鸣远”,铭“陈鸣远”阳文篆书方印。
陈鸣远的作品有很大的特色是器身的铭文,当然这也是鉴别真伪的重 点。撇开没有铭文者以及贋鼎之作不谈,观察较接近陈鸣远真迹的传器题字,可以大分为两种类型:一为陈鸣远自署,此类为单刀写泥;一为与曹廉让、杨晚研等唱合的文人,此类为双刀描边刻款。后者应该是主流,尤其曹廉让是陈鸣远最主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可以想想,陈鸣远是挟技以周游文人之间,一器既成,即便陈的字写得再好,也不宜在书法上逞能,理应请身旁的文友以坯作纸,落墨题署以为酬唱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