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安身之道•中医针灸】手少阴心经之输穴神门穴
【安身之道·中医针灸】手少阴心经之输穴神门穴
原创: 平仁学社 云水墨梓 2017-06-29
大家好!
平仁学社针灸班现已学习了心经五输穴中的井穴“少冲”、荥穴“少府”,近日已在YY共学了输穴“神门”,现将神门穴的相关学习资料汇编于此,便于更多的同学随时取用学习。
我们先复习一下《黄帝内经》中的心经循行及五输穴的相关内容:
《灵枢 · 经脉第十》:“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灵枢 · 九针十二原第一》:“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俞也。”
另,附上针灸领学组雨点师兄摄制的针刺少府与神门穴视频,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 平仁学社针灸领学组
1
【穴名解析】
1)神门:神为神明,与鬼相对,穴内气血为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神门名意指心经体内经脉的经气由此外出体表经脉。因本穴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穴内气血来自于心经体内经脉的外传之气。
2)兑冲:兑:八卦的口也,此指穴内气血运行的路径是从孔口而出。冲,突也,穴内气血运行的状态。兑冲名意指心经体内经脉的经气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冲体表,穴内气血来自人体内的外出之气,且运行为冲行之状,故名兑冲。
3)中都:中,与外相对,内部也,指穴内气血来自于体内。都,都市也,指穴内气血有聚散功能。中都名意指体内心经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向外扩散。手少阴心经为多血少气之经,血常有余,气常不足,而本穴有经气自体内传出,经气会自动的向心经的其他地方扩散,如都市货物的聚散一般,故名中都。
4)锐中:锐,尖细之物也。中,与外相对,内部也。锐中名意指穴内气血由体内出体表时是冲射之状。余同兑冲名解。
5)兑骨:兑,八卦中的口也,此指穴内气血运行的路径是从孔口而出。骨,水也,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中富含水湿。兑骨名意指穴内气血由孔口而出,且富含水湿。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外输的高温之气,且由地部孔隙外出,富含水湿,故名兑骨。
2
【穴位功能特性】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较高温度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心经经气由穴内向穴外传输。
五行属性: 属土,本穴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的外输之气,气运行变化时在本穴聚集后又不断的散热蒸发,表现出土的长养之性。既是心经输穴又是原穴。
功能主治:补益心气,主治心痛,心绞痛,心烦,心悸,怔忡,惊悸,失眠,健忘,呕吐,胁痛,掌中热,癫狂,神经衰弱,癔症,精神病的治疗。配三阴交、百会治疗失眠、健忘;配内关、间使、足三里治疗怔忡,惊悸。
3
【取穴方法】
《针灸甲乙经》:“在掌后兑骨之端陷者中”。在手腕豌豆骨的桡侧,掌后第一横纹上。 神门、阴郄、通里、灵道这四个穴都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边。
仰掌,在腕部第1横纹内侧,与豌豆骨桡侧缘相交处,于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的凹陷中。
4
【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筋膜等)→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掌侧韧带。
尺侧腕屈肌腱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静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进针层次:1. 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均较薄而敏感。2. 中层:针的尺侧有尺侧腕屈肌腱。3. 深层:针的桡侧有尺神经干及尺动、静脉通过。
5
【操作方法】
进针方向:从掌侧面刺向背侧与前臂掌侧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3-0.5寸, 直或斜刺0.3~0.5寸留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第一针感层:局部刺痛。
第二针感层:刺到尺神经时,针感可传至掌心区。
第三针感层:为局部胀痛或酸胀感,可沿经向上扩散至肘部,也可达腋下,向下扩散可传至手指,并可能有向指端放射的触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