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泉|年味
年味
溯源:春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那时,大自然对于人类而言充满了神秘感,人们经过一整年的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都会满怀敬畏之心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逐渐形成了风俗。自汉武帝太初元年起,全国恢复实行夏历,以夏历( 农历) 正月初一,即每年的第一天为“岁首”,古称“元旦”。元者,始也; 旦者,晨也。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个早晨。因此又有正旦、正朔、新正、新春、新年、元辰、元日、元朔等名称。1911 年辛亥革命以后,根据中山先生的提议,采用公历( 阳历) 计年,将夏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1954 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正式将公历 1 月 1 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正月初一为“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又称“三元”。(王玲、张克复《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年味,是年在我们身体官能上,心理感受上不同的体会。
(图片来自网络)
年岁增加,年味却越来越淡了。两个原因,一个是自身理性能力增强而感性能力弱化。用《小王子》的视野,我们是变得麻木了,一切都按世俗的眼光,而非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了解。一个是商业化的社会,一切都变得可以通过钱来衡量,那么,一元化的评价标准,便缺失了很多可能性。每个人内心的感受又是不一样的。
我不能确知其他人对于年味的感受,有乐此不疲,有疲于应付,有逃之夭夭,有千里还家等等。
而我对于年的感受,经历了小时候的期待,上学时的纠结,工作后的应酬和现在的理性。简
小时候,我们村里人,很少出去,多数在田地里讨生活。过年时就是可以吃到平时不能吃的好吃的,穿上新衣服。还有很多习俗,比如,大扫除,写春联,贴春联,喝酒、划拳等。走亲戚,串朋友,还有舞龙狮的,跳龙灯的,有吹喇叭的,有拉二胡的,有打拳的,有舞棍的,有要饭的等等。家里总是要准备一些零钱,正月初一,大概要打发好几元钱。
我们村的小伙伴,受到启发,也想挣点小钱,也凑热闹,家家户户去跳简易版的龙灯。用红布包着萝卜,下面扎个竹竿,萝卜之间用红布相边,跳龙头的,单独扎一个大红萝卜。进了门。唱:
屋诶!(龙头)
好哦!(龙身,下同)
龙灯进门来,
老板太发财!
好哦!
发财又发福,
老板做新屋!
好哦!
新屋做的高又高,
金子,银子两边抛!
好哦!
新屋做的矮又矮,
金子银子两边摆!
好哦!
龙头上一点乌哦,
老板生个儿子为读书!
好哦!
龙头上一点王(黄),
老板生个儿子高中状元郎!
好哦!
老板不舍得给钱,就继续唱:龙头龙尾停不住,老板添福添寿!
觉得的老板给的不够,就唱:龙头龙尾转个身,老板添子添孙!
觉得差不多可以走了,便一起唱:老板新年太发财哦。
(这段唱词,经发小周卫健,一起回忆,得到完整,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国耕读传家的传统,以及人们心中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耕读,仍然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选项。只不过,加上了其他营生的选项。多元生活方式,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更多可能性。基于此,我们判断,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图片来自网络)
疫情下的春节,使春节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深刻的原因,还在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完成,有数据支撑。(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的经济结构就出现了极大的变化,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GDP 的比重为 28.1%、 48.2%、23.7%;发展到 2001 年三大产业占 GDP 的比重分别为 15.2%、51.1%、33.6%。”发展到 2016 年三大产业占 GDP 的比重分别为 8.6%、39.8%、51.6%。而到了2020年三大产业占 GDP 的比重分别为 7.7%、37.8%、54.5%,如此,就足以表明生产方式的改变已经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春节文化,源于农耕文化。中国社会向商工社会转型,春节的文化意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多中国人,借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更多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提升幸福指数。有假期充电的,有外出旅行的,有思考新的春节文化方向的,丰富春节文化内容的。
龙的传人,从家族式的大家庭向工业文明的一家三、四口的小家庭方向转型,家庭团聚、和睦,仍然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家国天下的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颜宏赫《从过年方式的转变看转型期社会生活需要的基本特征》
2、齐桂玲、陈健《论社会转型中的年味淡化》
3、国家统计局对三大产业占GDP比重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