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抑郁症最关键的就是要看清理想化的自己和接纳真实的自己

如果孩子从小在家里被温暖和爱围绕,那么在长大后他们在离家时通常不会太困难。相反,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冷漠与敌意之中,那么长大后他们反而更不愿意独立。斯科特派克

如果你从上小学那一天开始,你就非常优秀,你总是考试前几名,你在初中高中也是一直保持你的优秀。最终你考上了名牌大学,你认为你会一直优秀下去,可是等到工作中,你发现你不再那么优秀。即使很拼命的努力,你也做不好一件事情。你会被领导批评和否定,然后你自己也越来越没有信心。

因为学习是有规律的,可是在工作中是没有规律的,领导善变,同事易变,处处透露着不确定性。这种不一致性会给自己带来恐惧,自己显得无所适从,有时候甚至觉得怎么做都不对。我生气不对,不生气也不对。拒绝不是,不拒绝也不是。越是怕被否定,就越紧张,越容易出错,只能让自己越来越崩溃,最后只能躲到自己家里面。

一个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很多心理问题,神经症抑郁症或者精神疾病,他们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下面用几点来分析一下,希望能够帮助到有类似需要的人。

一、越是焦虑的妈妈越容易出现过度保护孩子,总是要求孩子完美,让她不能做自己。

每一个敏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焦虑的妈妈,一个焦虑的妈妈,想让她不过度保护,过度干涉,过度批判都很难。因为家长有自己一套僵硬的固化的价值体系,做事一板一眼,根本容不得孩子有半点偏差的思想。

对于一个弱小的孩子能怎么样?他只能压抑自己来讨好自己的父母,把真实自己的想法压抑到潜意识里面。你必须考上名牌大学,否则你的人生就完了。你必须坚强,决不能允许自己脆弱。你必须独立,绝不允许自己依赖。你必须乐观,绝不允许自己悲观。有吃有喝,你凭什么不高兴?说你两句,你凭什么不高兴?说你两句你就哭,你这还没完没了,你想咋滴?

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或者说一个焦虑的妈妈,必定会形成一个讨好的孩子,否则妈妈就会失控。因为妈妈的安全感就建立在孩子必须听自己的基础上,孩子被我掌控,我就安全。否则我会闹心,自己会烦躁,甚至自己歇斯底里。所以我常说走进婚姻的年轻妈妈,首先要疗愈自己,再去恋爱,去结婚,去生子,否则自己带着问题去结婚,去生子一定会出问题。

二、过度保护,过度干涉,过度批判会让孩子变得混乱,怎么做都不对

当一个家长要求高的时候,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就会被父母批判。慢慢孩子就会形成自己没有价值感,我必须优秀,我才有价值,然后孩子怕犯错,很多要求完美的孩子,一方面儿是父母的心高,另一方面就是自己怕被批评,所以才要求完美。

即使这样的孩子学习很好,甚至班级头几名,他也可能辍学,因为他害怕下一次考不好。不只是学习这样,交朋好友也是这样,我说话必须得大家都满意,我不能说错话。所以这种情况慢慢就会让孩子出现社交恐惧,不敢交朋友,足不出户等低自尊的情况。他们只能顺风顺水,或者说能伸不能屈,遇到逆境,就容易退缩。有的甚至长期待在家里不敢出门,因为他们给自己的标签一定是我必须优秀,否则我就是没有价值的,我就是丢脸的,别人就会笑话我。

父母对孩子的信念就是你必须好好学习,所有的事情不用你管。孩子除了学习之外,没有培养出别的能力。父母一方面过度保护,一方面要批判孩子不行。批判孩子不行,实际上是父母想插手,想干涉。如果孩子行了,父母就没有干涉的理由了。所以无论孩子做什么,父母总是会持反对的意见。你不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你这个不对,你那个决定不对。

三、过度干涉的孩子就很难形成独立的人格,所以做事才纠结,不敢选择,不敢做决定。

这孩子很难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人格就意味着我反对父母,这是父母绝对不允许的。我供你吃供你喝供你穿,为了你上学,我们给你提供最好的学校。为了你上学,我省吃俭用,一切都是为了你,你反而顶撞我。一个孩子能怎么办?他只能屈从于父母的压力。因为很多父母会哭会闹,甚至有的父母会给孩子下跪,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绑架这个孩子,控制这个孩子,因为在家长的心中是我为你好。

表面上孩子依赖父母,实际内心深处是父母依赖孩子,父母一方面控制,一方面嫌弃孩子,这一点让很多父母也看不到。有的孩子上了大学,父母几个月甚至一年还在流眼泪,见到孩子就滔滔不绝说怎么想孩子,孩子离开父母内心是有自责的。我离开父母是不是不对呀?我为什么要父母这么痛苦呢?

所以家里面有一个啃老的孩子,做父母的要学会反思,我咨询中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干涉很容易,不干涉很难。我们不相信孩子,我们不信任孩子,我们就不会放手,我们总怕孩子犯错,那么孩子就不能在错误中学习知识。慢慢孩子也变得害怕犯错,这些都是从父母的言传身教学来的。因为父母把犯错看成非常大的事情,你的人生不能犯错,因为你的人生不能重来。


所以做父母的需要把批判变成肯定,把过度保护变成适当保护,把干涉变成让孩子独立自主。一个有自信的孩子,才会相信自己的判断,才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否则,他所有做的都是父母的评价和社会的评价,这些根本不是他自己想要的。因为我做的好会得到鼓励,因为我优秀会得到赞美。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完全否定自己。原来在家里被否定,现在在社会上被否定,所以自己的价值感被完全否定,自己只能颓废。

所以来这里咨询的多数都是成绩特别优秀的孩子,成绩特别优秀的老师,医生、公务员等等,从小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只奉行一个理论,就是读书改变一切。你努力就会有好的大学,好的工作,好的婚姻,好的未来。他们从小根本没学会交朋友,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可是等到工作中,会发现自己人际交往什么都不会。以前认为浪费时间的东西,现在变成了正确东西。对于不会交往只会学习的他们来说,工作会变得无所适从。

当一个人从小到大信奉的价值观出了问题,在这里不灵了,那么他的自我价值也会被毁灭。他们怀疑人生,他们困惑,所以我说神经症患者或者抑郁症患者,或者有很多不能工作的人。他们此刻正是在思考人生,他们要重新找到方向,因为他们对社会要重建认知,世界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

1、那么怎样疗愈这些人的问题,首先我们要看清理想化的自己,那个高高在上的自己,那个无所不能的自己。那个只能积极,不能消极的自己。那个只能面对,不能逃避的自己。那个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自己。那个只能大方,不能小气的自己。那个只能柔和,不能愤怒的自己。那个只能附和,不能挑剔的自己。那个只能努力,而不能享受的自己。

2、我们要既看到优秀的自己,也接纳真实的自己,否则,一个人内心会越来越冲突,越来越批判自己,越来越否定自己。一定允许自己去享受生活,去吃喝玩乐,满足我们本能的部分,这是我们的人性的一部分。允许自己的单纯,允许自己的幼稚,尽管自己非常有能力,也要允许自己可以犯错,允许自己失败。而不是说你这个事情不能做,你就不能做那个事情。即使你此刻什么都不能做,那么也要学会理解自己,一定是你过去劳累过度,太累了,此刻才需要休息。

3、重新去回溯自己的成长经历,看到那个焦虑,恐惧,担心的自己,看到那个只能讨好别人,不能做真实自己的那个自己。在回溯中,很多人会表达出自己的愤怒,自己的委屈,自己的羞耻感,自己的无能为力。有的人会大哭,大骂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很多人经过几次疗愈,都会有所转变。一个人能做真实的自己,慢慢虚伪的自己就会退下来。心理学家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经形成的性格。

4、他会看到那个理想化的自己是父母和自己设定的,社会不会按照那个设定的来。他也会慢慢看到自己的真实感受,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有的人需要光鲜亮丽的高管,他也知道在那个位置上一定非常劳心劳神,所以自己是怕做那种工作的,尽管那种工作给自己带来了荣耀。所以发现矛盾是好事情,代表着我们需要取舍需要抉择,然后自然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分析了神经症的三种类型,其中讨好型人格没有完成个体化进程,不能恰当区分自己和他人的界限,只是一味压抑自己,讨好别人。尽管他们讨好别人,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

当一个人能看到自己的感受,一个人才能会尊重自己,才能会理解自己,才能会爱自己,才能去做自己。否则,一个人会强烈的批判自己,谴责自己,才会带来无尽的痛苦。违背自己的意愿,相当于出卖灵魂,所以一个人只需为了自己,照顾自己,那个疗愈就开始了。

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催眠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老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