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尿蛋白,实用的80条常识,值得肾友们收藏!
1.持续性蛋白尿,是肾脏病的主要证据之一
2.尿蛋白控制不佳,是引起肾病患者肾功能恶化最重要的因素
3.将尿蛋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肾友阻止肾病发展为尿毒症的最重要手段
4.虽然绝大多数肾病患者存在尿蛋白增多,但不同肾友的病因和病理表现,多种多样
5.总的来说,导致肾友尿蛋白,排在前三位的病因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高血压
6.具体肾病类型,有的可以根据患者年纪、发病特点进行临床推断,有的不好判断,需要肾穿刺明确
7.引起尿蛋白的各类常见原发和继发肾小球疾病介绍,点击蓝字即可查看相应文章:
16.青少年儿童出现的尿蛋白,要注意排除直立性蛋白尿:卧位尿蛋白完全正常,而直立位蛋白尿异常。直立性蛋白尿远期预后好,通常不影响肾功能。
17.了解→直立性蛋白尿
18.蛋白尿治好了,不等于肾脏损伤也都跟着痊愈了
19.对于肾友而言,尿蛋白不是只管一阵子,而是要管一辈子。除了少数肾病类型比如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微小病变,可以治愈,大部分肾病难以彻底治愈
20.即便尿蛋白已经转阴了的患者,也必须定期3-6个月左右去复查
21.正常人每天(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在150mg以内
22.可以通过收集患者全天的尿液,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评估尿蛋白严重程度
23.尿蛋白0.15~1g/天,轻度蛋白尿
24.尿蛋白1~3.5g/天,中度蛋白尿
25.尿蛋白大于3.5g/天,重度蛋白尿,又叫肾病范围蛋白尿
26.不是所有蛋白尿患者都需要进行肾穿刺
28.一般来说,成人持续性0.5~1g以上的尿蛋白,可以考虑肾穿刺明确病理,有助于指导下一步治疗
29.部分患者也可以保守一点对待,医生先按照经验性治疗,看蛋白尿治疗效果再决定穿不穿刺,有的患者效果好也可以继续目前治疗暂缓不穿
30.总之,做不做肾穿刺,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需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找专业医生帮你权衡利弊
31.蛋白尿有4种基本类型:肾小球性尿蛋白,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肾后性蛋白尿。
32.许多患者的尿蛋白成分,可以存在不止一种类型,比如有的患者既有肾小球尿蛋白,也有肾小管性蛋白尿。
33.肾小球性蛋白尿是指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滤过的大分子蛋白,最主要的是白蛋白,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的患者。
38.24小时尿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只测定尿中白蛋白;而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尿蛋白肌酐比,测定的是尿中所有蛋白
67.控制好尿蛋白,不能只靠医生,患者自己的行为也很重要
68.吃盐太多,会增加尿蛋白
69.控盐,是降低尿蛋白最有效的饮食管理手段
70.这里说的控盐,不只是炒菜用食用盐,还有各种含盐调味料、各种包装食品的盐分
71.熬夜,每晚睡眠时间少于5-6小时会增加尿蛋白排泄
72.抽烟会加大尿蛋白控制难度
73.戒烟,还能显著降低蛋白尿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74.肥胖会增加尿蛋白。控制好体重,别太瘦也别太胖
75.各种感染,比如扁桃体炎、牙周炎、咽喉炎、肺炎、胃肠炎等,都有可能增多尿蛋白
76.蛋白尿患者可以体育锻炼
77.缺乏锻炼的人,感染会更频繁,蛋白尿更不好控制
78.如果大量蛋白尿、水肿尚未控制稳定,可以以走路、打太极等温和的运动方式为主
79.蛋白尿控制较为稳定后,肾友运动项目没有多少限制,可以慢跑、打球、爬山等,主要是根据个人运动耐力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80.血压没有达标(肾病患者目标血压130/80以内),尿蛋白也不容易控制好
整理了很多信息,伙伴们一次看不完可以收藏着慢慢看。也欢迎大家将我们肾上线这些实用的文章转给更多肾友们,科学了解肾病!今天就到这了,再见之前,别忘了点个赞支持啊,么么哒,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