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疑云之发现天姥山
(2017-04-04 20:58:55)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最近在仙居神仙居景区旅游时,耳边响起最多的就是李白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这可不是我这个伪文艺中年准备要卖弄什么,这诗确实是在景点各处广播里循环播放的。
中学语文学的比较好的可能有疑问了,不是说这天姥山就在浙江的新昌,怎么跑到神仙居了呢?
其实唐朝开始就有人对天姥山在新昌感到不解。说实在的那并不是一座什么特别的山,旁边的天台山就比它强得多,怎么反而要“对此东南倾”?而且新昌的天姥山在天台的西北,方向也不对。李白虽说是梦游,可也不能太离谱呀。所以就有另外两座山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天姥山。除了神仙居,另一座是福建的太姥山。
李白梦游时追随的是南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的足迹,那我们首先来看看谢是怎么说的。
攒念攻别心,旦发清溪阴。
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
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
所以很清楚,这天姥岑(姑且等同于天姥山)离剡溪不远,确实应该是在新昌一带,不可能跑到仙居或更的福建去。而且谢灵运也没把天姥山当个宝,只是泛泛说“高高入云霓”,离“势拔五岳”远着呢。
所以矛盾可能是李白引发的,而李白描述的天姥山肯定不是谢灵运的诗中天姥岺。也许青莲居士借梦游之名杜撰了一座不存在的天姥山,最后只想表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果真这样,大家争这个名分还有啥意思?
或者要不我们换一个思维方式,问一下有没有哪一座山和李白诗中的天姥山非常接近,即便它不叫天姥山呢?这样的一座山应该满足的主要条件有:
- 在天台东南方向,看起来比天台还要高
- 势拔五岳的气势,
- 云雾缭绕
- 靠海
- 有大瀑布或泉水
- 有石门一样的景观
- 有比较大的石洞
对比一下神仙居和太姥山,两者看起来基本都能满足,第四条对太姥山更有利些,但如果将海解释为云海,则神仙居也勉强过关。太姥山也有个大问题,据说唐代之前已经以道教闻名,作为道教信徒的李白不会不知道,除非按某些说法太姥山当时就叫天姥山,反正两者只差一字且意思相近,但这种说法毕竟也有点牵强。
不过两者都有个致命伤,还是位置不对。从下面的图上可以看出,神仙居除了不靠海外,其实已经在天台的西南了。而太姥山也是西南方向,而且离天台山也太远了。
不过我想到了还有一座名山其实也满足以上条件。只是因为这座山本身就太有名,平时反而让大家不容易想到和天姥山有联系。但既然这样说了,也许比较喜爱旅游的朋友就不难猜到:难道你说的是雁
荡 山?
是的沒错,就是雁荡山。那证据呢?
如果对照前面的几个硬件条件来衡量,雁荡山几乎条条不落下风。特别雁荡就在天台南面不远(虽然不是正东南),靠海,有恢宏的大小龙湫瀑布,号称天下第一门的显胜门(石门),还有不少神秘的洞穴呢。
也许你会问:那李白为什么要说是天姥山,而不说是雁荡山呢?我的理解是有几种可能:
一,唐代以前雁荡山并无大名,那一带属于谢灵运那样超级旅友的探险活动范围。所以可能李白虽然知道那里有一座奇山,但却叫不上名,只能用大家熟悉的天姥来代指。
二,恐怕也是诗歌创作的需要,用典在古诗中很重要,很难想象这么美的诗里用一座无名之山来表达志向。
三,也许李白当时确实对那一带的地理不熟,以为天姥岑一直延伸往南就是海边的那座仙山。
可能光这些说可能还不够令人信服。那么下面我们就要从李白留下来的其他诗里发现更有力的线索。
李白有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一般人可能不熟悉。诗中有大量魏万行踪的描写。我们知道魏万是一路追访李白的,所以李白写魏的行踪的时候,实际上写的就是是他自己的行踪。这首诗很长,我们忽略前半和后半,直接跳到最相关的部分,请大家仔细读。
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这里给出了李白/魏万的出行路线:从剡溪到天台,然后到永嘉(温州),再到缙云,金华...如果你看一下浙江地图就会发现这是一条不错的旅行线路。特别要注意"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这里最关键的信息是什么呢?原来这里告诉我们:和今天去温州的方式不同,他们是从海路到永嘉的!我们不访大胆猜想,唐代的人都是那么走的,当时从陆路应该没有通或者太难走。这一点从同时代的孟浩然诗中也可以得到佐证。如果确实如此,那天姥山之谜就迎刃而解了。
让我们回到唐朝,遥想当年李白在山东写《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这时候他在准备庞大的旅行计划。他计划好走海路去永嘉,这才会有海客谈瀛洲。海的外侧会烟涛微茫信难求,但有人告诉他海的内侧岸边是云霞明灭或可睹的天姥山(雁荡山)。从海上看去,雁荡山看上去格外雄伟壮观,才会有连绵到天际的感觉。天台山才会向东南倾,而赤城山才会被遮蔽(掩赤城)。李白自然也会联想到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到这里,所有谜团和证据都对上了。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不是觉得太巧了?但我觉得,正因为李白描写的就是雁荡山,一切才会完美无缺地匹配。天姥山真非雁荡莫属!
有意思的是后来李白在给魏万的那首诗中没有提天姥山。大约经过实地游览,他也知道用天姥山来称呼这座无大名的高山不合适了。但这首诗和山名却因诗仙的梦游而迅速流传开了,当时的人们轻易地认为剡溪附近的天姥岑就是天姥山了...
李白真正描写的天姥山在后来以雁荡之名,挤身于天下名山的行列,也得到了历代诗人更多的吟咏,这样后世的人们就很难再把它和天姥山联系起来了,而另一方面则不断会有人在别处寻找所谓真正的天姥山。我想这就是天姥山的真相吧。
2017-4-4
小杨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