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讲评】简单的人像摄影之近景 第1401讲?
今天说的近景还是比较简单的,近景是比较常用的拍摄景别,掌握了基本的构图之后比较好上手。而且网络上此类的人像摄影也是相当巨量的,大家可以在网络上参考一下其他。
近景的景别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者景物局部面貌的画面。各位爱自拍的朋友们看看自己的微信哦,是不是有很多也是采用的近景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素材来源网络)
近景
包括被摄人物的头部和胸部。它以表现人物的面貌为主,背景环境在画面中只占极少部分,仅作为人物的装饰。
中近景画面的特点是:景别小、内容少、景物的亮度变化不复杂。所以比较容易掌握。
这个景别中人物的五官神情是最清晰的也是最瞩目的,所以为什么美颜相机会火,因为手机拍摄自拍时,距离的关系拍出来的基本都是近景,所以啦,使用美颜相机你们懂的。
这个景别的构图普通一点基本都是中线构图和三分法构图。因为人物在画面中比重变大了,所以构图反而不怎么明显,因此这个景别如何拍好看的就是人物的姿势还有面朝摄像头的位置。这个景别拍摄竖拍、横拍、包括1:1的画面大小都可以,差别不大。
同一个人物,由于拍摄角度不同,可以获得不同的形象。或正面、或侧面、或仰面、或俯面等等,各有特色。所以今天主要讲不同角度的画面的感觉。
正面:
优点是,画面显得端庄,构图具有对称美。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人物的正面形象。
正面人像可以左右居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素材来源网络)
侧面:
侧拍的特点有利于勾勒对象的侧面轮廓,五官比较明显的可以选择该角度。
侧面人像姿势不要太居中,但也不要太偏一边,要根据人物的姿态和视线适当安排。眼睛在画面宽度中间,视线前方空间不少于眼睛到后脑的宽度。如果带有背景或道具,则还要把握均衡。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素材来源网络)
仰面:
45度角仰望天空大家都知道哈,瘦脸还萌。该角度的照片比较活泼可爱,还能显眼睛大。但是该角度会显得人比较矮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素材来源网络)
俯面:
从下往上拍比较突出下巴和鼻子,这种角度给人冷酷、强势、高大、富有力量的感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素材来源网络)
但是该角度鼻孔略大或者较为丰满下巴比较满的人这种角度会不怎么好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素材来源网络)
安利时间到
近景拍摄看人物了,所以向大家推荐几款在近景拍照中比较常见的姿势,希望能在您的朋友圈大放光彩。
(素材了来源网络)
近景拍摄中,可以适当选用一些其他的物件来点缀自己,如帽子、花、眼镜或者其他。
选择什么样的镜头,其实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你的拍摄习惯以及想要拍出的效果。
比方说如果想要拍摄带环境的人像,建议选择 50mm 以下的镜头,而如果想要拍半身以上的肖像照并且有很明显的虚化将主体和背景分离,那么 85mm 以上的中长焦镜头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简单来说,使用 28mm 或 35mm 的镜头可以拍出环境清晰的照片,适合拍摄带有景观的人像照,使用这类镜头,除非拍摄距离很近的大头照,否则很难出现全虚的背景,但是尽量不要使用低于 28mm 的镜头拍摄人像,太广的焦段会很容易出现畸变。而使用 85mm 以上的焦段就很容易拍出背景全虚的照片,并且由于入射角度太小,所以背景的覆盖面会很窄,就算出现背景也不会出现很广阔的背景,适合拍摄半身肖像。而使用 50mm 的标准镜头虽然达不到广角或中长焦的极端表现,但是既可以在较小光圈下表现环境,又可以在大光圈下虚化背景,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想要自由的控制拍摄效果,那么就不要用自动模式,类似于 P 档或者 Auto 档之类的自动档,它们只适合在拍摄日常的时候下使用,想要控制效果还需要一定的手动,但是也并不一定要全手动,只有在拍摄风景之类的需要精准曝光的场景下才适合使用全手动。
对于拍摄人像来说,半自动就足够了,比方说,我们想要控制拍摄的景深,可以使用 A 档来手动控制光圈,比方说,我们想要拍摄运动中的人像(像是跳起来的画面),可以使用 S 档(或 T 档)来手动控制快门。
当然,这些都是要在光线充足的前提之下,如果是弱光环境,最好还是手动控制曝光三要素以达到合适的效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Photo by Finn Hackshaw on Unsplash
想要背景虚化,仅仅靠开大光圈是不够的,它需要满足三个要素,一是光圈,还有就是镜头的焦段和主体的位置。
简单来说,在其他两个元素不变的前提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虚化效果就越明显。
同样的,镜头的焦段越长,虚化效果也就越明显,比方说,在人像在画面中的大小不变的前提下,85mm f/2.8 的虚化效果肯定要比 50mm f/2.8 的虚化效果要好,而就算是 35mm f/2 的虚化效果,可能都不如 85mm f/4 的虚化效果来的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Photo by Erriko Boccia on Unsplash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Photo by Sonnie Hiles on Unsplash
而想要拍出更明显的虚化效果,还需要第三个要素作用,就是被摄主体的位置,同样,也是在其他两个要素相同的前提下,主体距离拍摄者(相机)越近,或者主体距离背景越远,虚化效果就越明显。
但是要明确的一个观点是,并不是景深越浅越好,就拿肖像照来说,太浅的景深也会导致面部部分失去焦点,同时也并不是所有镜头都是最大光圈可用的,大部分镜头开足光圈会不可避免的带来锐度的损失,让画面模糊,一切都还是要以合适为主,不能一味的追求极端。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Photo by Blake Cheek on Unsplash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Photo by Erik Dungan on Unsplash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快门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拍摄静止人像的时候,在安全快门以上就可以,但是如果想要拍摄运动中的人像,就得提高快门速度,如果是弱光环境,会比较难办,只能通过开大光圈或者增加感光度来解决。但是有的时候即使光圈开到最大也不足以满足快门,感光度拉的太高又会影响画质,因此在弱光环境下拍摄还是要多试验,根据现场光线来选择最合适的设置以免拍出自己并不满意的照片。
虽然在弱光环境下并不容易捕捉高速运动中的人,但是我们也可以利用慢快门来捕捉人物运动的轨迹。思想是活的,就看你能想到什么样的画面,然后用技术去实现它。
使用ps必须要学会的一个工具,对,必须要学会的,那就是钢笔工具,钢笔工具是PS操作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可能很多新手对她还不是很了解,部分功能还不会使用。下面的教程将用实例详细说明钢笔工具的操作。
第一步:在photoshop中打开图片重设你想要的大小。将图像复制一层。ctrl+j 复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二步:选择钢笔工具,快捷键(p),上面改成路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三步:放大图像,在图像的边缘拐角的地方,点一下,建立第一个描点,放开鼠标左键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四步:点击鼠标第二个描点,点下来的时候,一定不能放开鼠标左键,拖动它,让他形成曲线,是沿着图像的边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五步:按住alt键,删除一个控制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六步:循环第四和第五步,最后形成闭合选区,形成首尾相接,按住快捷键:ctrl+enter,(把路径转换成选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七步:复制选区(ctrl+j),图就扣下来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PS钢笔工具是最精确且最有效的抠图工具。当然,对于不少PS小白而言,PS钢笔工具抠图在一开始用起来有点挑战,但一旦你掌握了PS钢笔工具的使用技巧,你就会发现PS钢笔工具抠图的魅力。本PS教程难度不大,非常适合PS初学者学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