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增湘蓄书双鉴楼
双鉴楼是近代以来继陆心源皕宋楼、丁丙八千卷楼、杨氏海源阁、瞿氏铁琴铜剑楼之后,藏书最为丰富的私家藏书楼。
双鉴楼主人傅增湘(1872—1949),字沅叔,四川江安人。少时随父定居津门。光绪戊子(1888)顺天乡试,十七岁即中举人。后入保定莲池书院。光绪戊戌(1898)中进士。1902年应直隶总督袁世凯邀请入幕。次年参加翰林院散馆考试,以一等第一名授职编修。此后重返袁氏幕府,一度协助江北提督刘永庆筹饷,后袁世凯召他回津主持女学。1908年被任命为直隶提学使。辛亥革命后,历任肃政厅肃政使、教育总长等。五四运动中,因抵制北洋政府罢免蔡元培命令,被罢免教育总长。
傅氏少时即喜爱读书藏书,仅有的日课收入都归了书商。考中进士后,正值维新风气初开,他常买些“时流新著”,后又大力求购写刻精本。1912年4月的一天,他与唐绍仪参加南北议和后,由上海乘海轮回天津。登上轮船,遇到一位叫陈韫山的书商,对方说刚从苏州、南京得到一批书,问傅愿不愿去看。一听有好书,傅问明开船尚有三四小时,便随陈离船而去。到了陈宅,果然佳本不少,庆幸不虚此行,匆匆选书十余种,其中何义门校明钞《云台编》最为难得。抱书赶到码头,那艘开往天津的轮船却已起航。
傅氏“屏除百好,专意于兹”,辛亥后于津寓筑“津寄庐”用以藏书。1916年他购得原端方藏书百衲本《资治通鉴》,与祖父所遗元刊《通鉴》合为双璧,“津寄庐”改称“双鉴楼”。多年后,他又得到一部宋代宫廷写本《洪范政鉴》,此乃仅存孤本,也是传世唯一完整的宋代写本。傅遂将它与百衲本《资治通鉴》相配合成“双鉴”,更为名重一时。他曾谈到其藏书癖好:“苕水书船,琉璃坊市,狂搜冥索,百出其途,或千里飞笺,则欣然命驾,闻有奇秘,必多方钩致”,“倘力不能逮,则举债以偿,小者典衣,大者割庄”。
1917年夏天津大水,傅宅院内水深二尺。幸亏傅增湘及时以重金购得一舟,将双鉴楼所藏宋元钞校及各种善本共四十箱运至安全地方,“劳苦困惫,至不可言”。1918年,傅移居北平,购定西四石老娘胡同寓所,旁拓小园,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之意,曰“藏园”,双鉴楼移至其中。有资料说,自1911年大规模收书开始,傅增湘平生所得善本书籍宋金刊本约150种、4600余卷;元刊本数十种、3700余卷;明以下刊本和各家抄校本不计其数。总数达20余万卷。与傅同时代的私人藏书家中,除李盛铎、周叔弢两家外,少有能与他比肩的了。1929年他编印《双鉴楼善本书目》,宋元本数量比当时的北平图书馆还多。
傅增湘长期从事图书收藏和版本目录学研究,著有《清代典试考略》《秦游日录》《衡庐日录》《藏园东游别录》等多种,辑有《宋代蜀文辑存》。笔者藏有《藏园群书经眼录》五册,由傅的长孙傅熹年先生整理,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至于双鉴楼的藏书,多已由傅增湘及其后人捐献给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