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祝味菊医案二例

名医祝味菊医案二例评注

来源:《祝味菊名医类案回忆录》

名医简介:(祝味菊1884~1951,别号傲霜轩主,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四川成都。)

       祝味菊为上海名医,原籍浙江绍兴,随父迁居重庆。幼年学习歧黄,少年涉猎西医,衷中参西,学有专长,壮年至沪悬壶问世,善治疑难杂症,遐尔闻名,先生对中医学有独特之见解,宗于《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以保持阳气为要务,是以在处方中常用附子。 

       在三十年代先生与志同道合的章次公等创办上海国医学院,旋又担任上海中国医学院董事兼实习老师,上海新中国医学院院长,门墙桃李,为培养中医人才,尽了不少力量。

医案一:

辨证施治胆囊结石 

       治疗胆囊结石,一般均用排石剂,如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甚则大黄、栀子、玄明粉等,以一下之后,可以排出结石,事实上,并非用此皆能获效,亦有不少病人因此而增重者。祝师治此病极多,有一张姓患者。面容憔悴而带黑色。四肢无力,肝区隐隐作痛,有时牵引后背痛,数月以来,无一日之停。遍求名医诊治,冀能减少苦痛。

      某医生曰:“君患胆囊结石,已属确诊,痛则不通,不通则痛,应以排石为主。”用金钱草、鸡内金之属,毫无寸效。

      于是又换一医曰:“前医处方虽是,惟手段太小耳。”于前方中再加大黄、玄明粉、瓜蒌仁之类,日泻数次,甚觉萎顿,但结石未被排出。

      又至西医院外科,清求手术治疗。医师因患者身体虚弱,暂时不能手术,应俟休力恢复,再行手术为宜。病人展转思维,毫无他法。

      后经友人介绍至祝医生处医治,祝了解其全部发病经过后曰:“治病须辨证论治,要有整体观念,如仅执成方以治病,非良策也。君身体虚弱,又患有结石,余用先顾正气,佐以疏肝胆之品,可一试之。

处方:黄厚附片12克(先煎),柴胡、川续断、枸杞子、枳壳、延胡索、制香附各9克,鸡血藤12克。炙草6克。先服4剂,精神较振,肝区隐痛及肩部反射疼痛均止,再服4剂,诸症悉除。 

医案二:辨症明确,医德可风 

      祝味菊先生尝曰:“医学与哲学犹两轮之不可离也。以科学方法检寻病源,分析病理,以哲学观点,观察症候,综合诊断。此相需而又相成。以伤寒重要症候昏愦而言,浑浑噩噩,似无知觉,呼之不应,问之不答,此中热毒也。神衰之人则不然,不耐高热,初病即多梦呓。而醒时则了了自清,继则心烦善言,所言皆日常习行之事,间有一二不尽情理之语,此时已露阳用日虚之象。倘与清心凉剂,则阳气愈衰,白昼亦多乱语。大抵中毒昏愦,骤然而来,神衰昏愦,由渐而成,中毒之人,服犀羚可收镇静缓和之效,神衰之人,用温潜益正之品,能防厥脱之变。倘辨症不当,论治失误,其为害不可设想矣。”祝氏之言,颇为精当。兹举一事可为例证。

       昔年沪上儿科名医徐君,衣钵相传,己有二世,以时方著称。慕视氏对中医有特殊见解与治疗方法,而未心悦诚服也。虽然如此,仍命其子拜祝为师,以学究竟。一日其子患伤寒甚剧,热度逐日上升,昏眩昏愦,呓语呢喃。醒时又了了自清,而脉不洪数。徐君甚忧之,因惧祝用药与其观点有所不同,遂邀请同道数人,共同诊治,共同处泻心汤法。

       祝闻之转告徐曰:“此非泻心法所宜也。”徐答以服药后尚无不可,祝劝其谨慎从事。越数日,病情逐渐加重,神昏不醒。呓语郑声,饮食不能入,泛泛欲恶。徐此时已知其子病严重,再邀请诸医会诊,一致认为热入心包,而脉现伏象,为热邪内闭之危急症候,如不转机,内闭外脱,即在目前。应早服清宫汤方,特别要先服紫雪丹,或可挽救生命于垂危。徐氏方寸无主,而亲朋之探病者,群集于病人住室,空气秽浊,扰攘不安。

       其时祝味菊亦至徐家探病,见此情景即曰:“病人系吾之弟子。是否在余诊断之前,各药哲停。”于是至病人榻前,仔细观察,望色闻声按脉。有顷,徐氏及家人皆来询问。祝曰:“病人神昏愦系由渐而成,呓语郑声,脉现伏象,不是中热毒昏愦突然而来。实系阳虚易脱之象,并非中热毒,吾意不能用清宫汤紫雪丹类。君等倘听吾言,信余安排,吾徒病倘不能愈,余不复言医矣!”

当夜祝宿于徐家。投以强心扶阳诸药:

活磁石(先煎)45克,生龙齿(先煎)30克,石决明(先煎)45克,附片(先煎)12克,酸枣仁24克,朱茯神12克,石菖蒲9克,姜半夏12克,桂枝9克,生白芍9克,麻黄6克。

当晚即服1剂,至夜半病情未有好转,举家惊慌。祝曰夜半再服1剂,当可转危为安。及至天明,病人汗出热大减,神识逐渐转清,但身体颇为衰惫。

照原方去麻黄加人参9克(先煎)。服药后呓语呕恶均止,与人谈话对答颇清,一星期热退休力稍支,一月后体力恢复。徐子现年将80岁。久为儿科名医,身体亦颇强健。 

散人评注:祝先生善用附子,所以后人有因为他是“温病派”,其实附子绝对不只是“补”字这么简单。附子不仅可以强心回阳,还可以祛毒攻腐,另外因为附子的增强心血功能作用,搭配其他引经药和对症药,就可以增加药效,以达到“速效”的目的。

       第一个医案不以“排石”治胆石,用附子带疏肝利胆而愈;第二例以附子加强心扶阳诸药救病人于昏愦垂危之间,很值得我们学习!

(0)

相关推荐

  • 『走进医学』为何B超不能发现这些胆结石(走进医学)

    为何B超不能发现这些胆结石 大多数人都知道,如果怀疑有胆石症时,去医院做一次B超检查,问题就解决了.在常人眼里,B超对结石的诊断有百分之百的准确率.事实并非如此.据统计,约有5%的胆囊或胆道结石不能被 ...

  • 胆囊结石

    治胆囊结石 金钱草100克,海金沙30克,滑石12克,甘草5克,川牛膝10克,石韦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 告别胆囊结石

    告别胆囊结石

  • 胆囊结石保守治疗还是切除胆囊?医生终于说了大实话

    门诊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性,捂着肚子进了我的诊室,一进来就对我说,"医生,我胆囊结石发作了".这位患者头一晚就开始肚子痛了,自己想当然,不就是胆囊结石发作了吗?自服消炎利胆片, ...

  • 祝味菊医案(二)

    楼主huchunhua2012-06-08 10:22:47祝味菊医案(二) 辨症阴阳,明若观火 潘君年七十有四,性情急躁,喜食酒肉,体格尚称强健,惟左腿忽然肿胀疼痛.疡医谓为膏梁之变,足生大疔,况酒 ...

  • 祝味菊医案

    案一.感冒 王×,男,1939年11月3日初诊 症状:鼻塞微呛,苔润,脉息弦细. 病理:正虚阳浮,风邪外干. 诊断:感冒. 治法:当予潜阳和表. 处方:灵磁石45g(先煎)  石决明45g(先煎)  ...

  • 祝味菊医案(一)

    用方重,医奇疾........................................................... 1 温通治痢,独其匠心...................... ...

  • 祝味菊医案三则评析

    近代著名医家祝味菊(1884-1951年),山阴(今浙江绍兴)祝家桥人.世代业医,耳濡目染,髫龄即熟知医药病名,弱冠始研读医经,披阅不倦,博览群书,独具见解.1917年,四川省招收军医,祝先生应考入学 ...

  • 祝味菊名医类案回忆录

    用方重,医奇疾 蒋姓妇人,年48岁.每天早晨醒来必手足抽动,甚或大跳,床几为之倒塌,如此者2-3小时,则抽搐自然停止,能勉强进行家务劳动.神志始终清楚,每逢寒暖交替节气,如立春.立秋.冬至等,发作更甚 ...

  • 名医故事——祝味菊治哮喘病

    名医故事--祝味菊治哮喘病 来源:<祝味菊名医类案回忆录> 简介:祝味菊为上海名医,原籍浙江绍兴,随父迁居重庆.幼年学习歧黄,少年涉猎西医,衷中参西,学有专长,壮年至沪悬壶问世,善治疑难杂 ...

  • 祝味菊用药经验二

    (一)温  补 祝氏用温药施温补法为最多,内外科皆常用之.如:肺结核用温补剂.阴疽溃疡施温补等.曾谓:"中医治肺结核无特效药物,予之所以能治愈肺病者,全恃大剂温补药物,补阳培阴,增气养血,鼓 ...

  • 【火神派名老中医医案】祝味菊经典医案赏析 伤食外感

    罗先生,症状表现:身热头痛,中满腹痛,脉息濡迟.证属食物动中,风邪干表.治当温化,方用藿香正气散化裁.药用: 藿苏梗各9g,大腹皮9g,炒茅术12g,制川朴3g,生姜9g,带皮苓15g,川桂枝4.5g ...

  • 【火神派名老中医医案】祝味菊经典医案赏析 带下

    带  下 盛小姐,症状表现:带下,脉息濡细.证属阳虚中寒,脾湿下陷,治当与温中理脾,方用附子理中汤化裁.药用: 黄厚附9g,漂苍术6g,生白术9g,炮姜炭6g,大腹皮9g,带皮苓15g,大黄炭12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