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院,清静幽雅的都市禅林
位于成都市中心的文殊院,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寺院初建于隋朝,相传是隋文帝之子蜀王杨秀的宠妃,为当时的“圣尼”信相所建的。唐代时文殊院改名为“妙圆塔院”,宋代时又改名为“信相寺”, 明朝末年,寺院毁于战火。
现在的这座文殊院是清代重建的。传说,清代康熙36年,慈笃禅师在废墟中结茅打坐,诵经修持,见到此处有红光出现,红光中化出文殊菩萨形象,便集资重建庙宇,重建后的寺院称为文殊院。
从文殊院的名称中可以看出,这座寺院应该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山门外的照壁上“文殊院”三个金字,是康熙年间文殊院慈笃海月禅师书写。院内供奉的文殊菩萨代表智慧之神,吸引着香客们前来烧香祈祷。
文殊院是成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佛教寺庙,它由位于中轴线上的六座庄严恢宏的殿堂,以及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等众多佛塔、碑廊、亭院、花园组成,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
文殊院也是一座园林式的寺院,踏进山门,院内古木参天,颇为宁静清明。许多成都市民都在这里谈天说地。沿着石板小路一路走来,但见小亭林立,又有曲径通幽,直达幽深长廊。若能在这里参禅论佛,该是一件多么雅致的事情。
文殊院清静幽雅行走在这片都市禅林里,倾听佛家的慈悲悯物之音,虽身在红尘里,但心在红尘外。我喜欢在这样的寺院中慢慢的走,慢慢的看,偶有遇见僧人愿意多聊几句,就随意坐下来畅谈一番,无论聊些什么,也都受益非浅。
这座千年古刹是全木质建筑,寺院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宸经宝楼庄严肃穆,古朴宏敞,为典型的清代建筑。各殿镂空窗花式样繁多,堪称国内佛寺之冠。
大雄宝殿与法堂之间有汉白玉“南无尊胜罗尼经幢”石幢一柱。在经幢两边,曾有两株古杉,均高约五丈,是文殊院内的“空林第一观”,名叫双杉表瑞。据说这两株古杉已经枯死,现在看到的杉树是后来重新栽植的。
文殊院是一所皇家寺院,在寺院的法堂内藏有康熙御书的“空林”匾额,“空林”意为闹市中的净土。法堂门口各有一对做工精细的铜麒麟和铜狮子,由于这对只铜麒麟造型可爱,被游人摸得油光锃亮。
皇家规格的宸经宝楼,也称藏经楼。楼的石柱是由完整的石头雕成,石柱上精致的狮子雕像与柱是一体的。据说,石柱的石材取自德阳,巨大的石材运回成都城时,因为太大而无法进城,只好将城墙拆了才运进城内。
当时建造文殊院共采办了 82 根石柱,其中藏经楼就用了48根,剩余的石柱用于了寺院的主要殿堂。这些石柱的每一根都有供养主,也都是当时蜀地政界商界的头面人物,所以82根石柱就是82个当地的家族史。
文殊院还珍藏有许多珍贵文物和佛经、文献上万册,院内的大小300余尊佛像,无论是铁铸、铜铸、石刻、玉雕、木雕、脱纱、彩塑,均是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价值。
这些文物中,最珍贵的当属唐代玄奘法师的头骨、明代祟祯皇帝的妃子绣的千佛袈裟、清代陕甘总督杨遇春之女用自己的头发绣成的水月观音、清代女信徒吴贞女用挑纱的方法制成的挑纱文殊、康熙御书“空林”、“海月诗”碑刻、宋代铸护法神铁像、缅甸白玉佛像。
在珍藏的经书文献中,有从印度传回的印度梵文贝叶经、院僧先宗3人刺舌取血书写的舌血含宝经书、唐代日本的鎏金经简、明代南藏经等。
千佛和平塔是一座铁塔,也是寺院的一个亮点,这座塔建于1988年,细长的塔身共11层,塔身上雕有千尊佛像,故名“千佛塔”。千佛塔在阳光的照射下,别有一种韵味,迎着阳光看去,似乎能感觉到佛的召唤。
常有人在此围着这座充满禅味的佛塔绕行诵经。据说,如果有缘遇到佛塔,一定要围着佛塔顺时针方向绕塔行走,以表对佛的恭敬和敬仰。绕塔时必须要顺时针右绕,多部佛经都提到“右绕三匝”,功德无量。
以千佛塔为中心,在千佛塔的周围建有碑廊,碑廊里面陈列着清朝以来皇室、官宦、名人赠寄文殊院的题咏,还有文殊院历代高僧的墨迹藏品,行走其间或许能触动心灵的深思。
沿着主殿依次转了一圈,文殊院那悠远岁月的痕迹,在那粗大茂密的树林和殿堂的镂空花窗间弥漫而来,此时我记住了这座极具艺术美感的寺院。我虽然对这座千年古刹了解不多,但我所喜爱的是它极浓厚的文化氛围。
行走在梵音悠扬的文殊院,且见香烟缭绕中的尊尊佛像,身心就为之一畅,仿佛进入了清静世界。那飘荡于古刹中的香烟气息,丝丝缕缕、飘渺虚无、似有似无,彷佛在诉说着寺院那曾经的兴衰成败和永无止截的佛法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