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决定一个孩子20年后人生的,可能是这3种能力:情绪、学习,还有包容

▲这是阿呆爸育儿的第261篇原创
文 | 阿呆爸

1

20年、30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

我想过,而且是经常想。因为有了孩子,就会焦虑,逼着你不得不想。

本质上,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就是一种预测。我们基于预测,才会决定今天做哪些事,可以带来哪些收益。

就像在20年前,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因为预测房价会上涨,所以才去找银行借钱买房。因为预测计算机大行其道,所以才会在填高考志愿时舍生物、化学,选IT编程。

养育孩子,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今天买学区房,上兴趣班,花大量的时间去陪伴,无非也就是期望他能接受好点的教育,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健健康康,快快乐乐过完这一生就好了。

我家阿呆今年5岁。按照常规的预测,他至少还要在学校里渡过20年的时光。也就是说,等到他25岁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是2045年了。

2045年的世界是什么样?我们能有哪些可以确定的,哪些又是不敢捉摸的?

2

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社会比现在压力要更大,社会分化更激烈,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

曾经,我们看教师、银行、律师、医生、会计,都是铁饭碗。他们在学校里学了十几二十几,毕业了就可以一个岗位做到死,一招鲜吃遍天。

现在还有人敢这么说吗?

四五年前,开完一些重要的会议之后,我还要拿个录音笔,一边听一边整理录音稿。现在拿出一个手机,就可以同步转录成文字了,文字准确率高的吓人。

连机器人都可以炒菜、踢足球了,都可以阅读法律文书了,你还以为有什么不能改变?

回过头去看看我们经历的这三四十年,一切坚固的东西不仅在烟消云散,而且消散裂变的更快。

也许就像《共产党宣言》里说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我们十来岁的时候,市场上流行的还是大哥大、BB机、小霸王学习机。我们能想到今天会是一个遍地智能手机、电动汽车、摄像头、AI无处不在的时代吗?

3

对未来的想象,或者说焦虑,落实到养育孩子身上,我们应该强化哪些能力的培养?

我想过很多次,得出的答案是:情绪稳定、学习进化、包容异己。

夸张一点说,这三个能力,是真正的底层操作系统,无论未来怎么变,只要具备了它们,都可以通行无阻。

先说第一个,情绪稳定。

在我看来,这是最重要的能力。

我们回过头去看看过去的四十年就会发现,社会变化太快了,各种社会压力都在与日俱增。

媒体上经常看到的新闻,就是一个中年男人、妈妈在街头崩溃大哭。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压力太大了,无以发泄,又必须发泄。

那些关于“打工人”“延长退休”“35岁现象”的焦虑里,逃不掉的都是压力。

在飞速裂变的时代里,不冲动,不会动不动就崩溃、咆哮,保持情绪稳定,能让自己冷静的状态下做决策,去生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当然,情绪稳定并不是说不能有情绪,不能有悲伤、欢乐、痛哭、恐惧,而是说你能够冷静地对待自己的这种状态,不会无缘无故,或者稍微一点压力之下就崩溃了。

4

在成长的路上,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培养情绪自控、稳定的能力呢?

我个人的感受是两个。

第一是学会引导情绪。

在孩子哭闹、生气的时候,家长不要对着干,不要斥责,也不要压抑他的诉求。而是尝试着引导他,安抚他。

等到他冷静下来的时候,告诉他哭闹解决不了问题,鼓励他有什么想法要说出来。

这样会建立他的信心,让他感受到家庭的爱与支持。在今后成年的时候里,每当遇到不开心、烦恼的事情了,他也许就会想起童年时曾经有过的父母陪伴的快乐时光。

那时候,他就可以笑一笑,松口气,重鼓前行的勇气。

第二是找到自己的排解方法。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鼓励他通过写日记、听音乐、跑步之类的方式来排解自己,学会用各种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

在这个公众号里,我特别强调孩子要学一个兴趣特长,养成一个痴迷的爱好。

根本目的也就是为了孩子在将来的成年生活中,不仅仅只有工作、家庭,还有属于自己一个人独处放松的时光。

5

第二个能力,学习进化的能力。

今天早上,我在朋友圈里写了一条动态,我说:

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学习才是。很多人上了很好的大学,但没有养成学习探索的主动性,反而沾沾自喜自己的985、211,十年八年以后,照样不行。有的人,别看学历不高,但自主学习和能力超强,遇到难题、新鲜事,总会想办法去琢磨,去找方法解决,久而久之,越走越快。

这是我的职场生活体会。我想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学习进化的能力。

学习的真正的要义是什么?并不是会背诵,会默写,甚至于不是会解方程式、会编程。

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十年二十年,是要通过识文断字、数学加减的训练,去掌握它们背后的原理。是要学会从被动的灌输信息,到主动的提出问题,去摸索、总结,寻找答案。

以这个标准来看,我们很多人,即使是上了大学、甚至于硕士博士毕业了,他未必就具体了学习进化的能力。

所以我们经常就能看到一个现象,为什么同样都是本科毕业,排除掉那些机遇、后台的变量,同等条件下,有些人会持续进化、迭代,工作能力越来越强,有些人却只能做一点重复性的工作了。

关键的区别其实就在于有没有自主学习进化的能力。

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里,各种信息、知识是铺天盖地的,铁饭碗、金饭碗也是每过一二十年就会大洗牌的。

不能够主动学习,进化迭代的人,日子好不到哪里去。对我们这些还在当打之年的社畜如此,对将来的人,也是如此。

6

怎样培养孩子学习进化的能力呢?

我家孩子还在上幼儿园,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学习阶段。这里只能算是闲聊一点感受了,我个人秉持的信念是:

将来如果他考试不能考到90分、100分,不会拼音,不做家庭作业,不会背课文,我都不会太在意。

我真正在意的是会通过各种方式:

去引导他去专注听课,去理解老师讲话的逻辑,明白一个语文课本的内容,为什么会这样设计,而不那样选择。一个数学题目,是怎样从生活中的经验总结,慢慢抽象成了符号,成为思维的一部分。

坦白地说,很多学校的老师是不具备这种引导能力的。我也只能是自己摸索着、尝试了。

7

第三个能力是包容异己。

这近乎品格上的要求。

做人要诚实,要正直,要有集体主义精神,要学会团队合作,这些品质都是很好的。

但如果多看一些传记,就会发现,这些太多时候是一个人高山仰止的道德追求,真正能做到的很少。

真正应该具备的能力是什么呢?是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教会孩子懂得真实世界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也不是所有事情都有对错可言。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要学会包容异己,避免自己陷入狭隘,以一己之是非、之喜恶来论断、排斥他人的选择。

从最功利的角度来说,你认识到了世界的多样,能够包容异己,对待那些垃圾人,也就会远离,少一点愤怒,陷入是非之中。

举一个也许不够恰当的例子,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人的性别只会有男女两种。

但是在现在的认知里呢?

据说在Facebooke上,填写个人资料的时候,就有56个性别可以选。

比如,无性别、两性人、双性人、顺性女、顺性男、女变男、男变女、流性人、酷儿性别、间性人、跨性男、跨性女,等等。

无论是在虚拟网络上,还是在真实生活里,我们遇到自己不能够理解的人,都要尊重、包容对方的存在。太过强烈的爱恨,只会干扰你的判断力,成为智者不齿的妄人。

8

教会孩子包容异己,可能还是需要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多用心。

我想起两件小事,也不知道我做的对不对。

第一件事是,我们家儿子阿呆5岁了,最近他大概是有了一些漂亮和丑陋的分辨能力。

前一段时间我带阿呆去一个商场玩,他看到一个个头不高,而且胖的人。当时他就呼呼大笑,指给我看。

我严厉制止了他,告诉他:

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相貌都是不一样的,有人长这样,有人长那样,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你可以心里不喜欢,但不要在公开场合笑话,这是不尊重的行为。

第二件事是,有一天阿呆问我,是不是每一个人长大了都要结婚?因为他们有一个小朋友的妈妈说,不结婚是不对的,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听了有点崩溃。我不知道这个小朋友的妈妈为什么会这么说。我只能试着向阿呆解释:

有些人长大了,就会结婚,有些人也不会结婚。在有些国家,男人还可以和男人结婚,女人还可以和女人结婚。这个事,和负不负责没有关系,每个人选择不同,主要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说实话,要向一个5岁的孩子解释什么是“结婚”还是挺难的。我也只能尽我所能,摸索着在这些日常点滴里,教会他慢慢地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

9

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如何变化。如何对未来的预测、想象都是基于我们现在的生活和经验。

情绪稳定、学习进化、包容异己,这三个能力,并不像书本上的“1+1=2”那样简单清晰。

但正如我在本文最初所说,因为有了孩子,就会焦虑,逼着你不得不想。我们基于预测,才会决定今天做哪些事,可以带来哪些收益。

成长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只要做,就可能错。但很多时候,做错了,也比躺着什么事不做要强。因为错了,你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会持续进化。

养育孩子,也是父母一次跨度二三十年的学习。诸君共勉。

今日互动

在你的养娃育儿中,你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什么能力?欢迎留言聊一聊。我将从留言中抽取3名读者,更赠送一本儿童绘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