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山奇泉圣母庙
【我的2017辞旧游】
--- 懿济圣母庙 ---
懿济圣母庙,也叫合山奇泉圣母庙,是晋中市和顺县目前唯一的“国保”。由于距离祁县遥远,一直未得机会前往寻访。2017年12月22日有本地朋友“1973齐步走”因生意关系前往河北邢台,我蹭车跟随闲逛,在回程途中,利用一点时间顺道寻访了懿济圣母庙。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2017年寻访的最后一步,也是我到访的晋中市目前的最后一处“国保”。至此,晋中市现有的65处“国保”我就全部到过现场了。由于现在公布的“国保”越来越垃圾,我早已无意于寻访“国保”了,但在山西来说,“国保”基本上还算是文物古迹中的高大上,至少还没有“水分”。因此我在本省的寻访目标常常与现有的“国保”重合,在日常的寻访中,顺带着也就把“国保”刷了。
懿济圣母庙坐落在和顺县平松乡合山村东,此地名叫卧龙岗,一个有趣的名字。圣母庙坐南朝北建于山岗阴坡上,距离村庄很近,也不用费力爬山,顺着新修的大道进入合山村右转即可到庙前,交通很方便。
圣母庙虽只一进院落,但占地广阔,顺山坡就势,形制齐备:庙前建四柱三间歇山顶木牌坊一座,枓栱11踩,牌坊正面题“懿济圣母庙”,背面题“显泽侯神祠”,落款为明嘉靖六(公元1527)年。奇怪的是,牌坊与山门并不整齐平行,别扭的累。
山门三间小式悬山顶,实际是倒座戏台背后所出的抱厦,与左右钟鼓楼砖砌底座的开门形成了“三门”;钟鼓楼为歇山顶亭阁式,其中钟楼上尚存古钟一只。钟虽不大但周身铸有铭文,因年久锈蚀,一时看不清落款,大约也是明代遗物。
进入庙院转身回看,就是山门倒座的二层戏台,也是四柱三间,戏台形制一如晋东南风格。戏台下面是通道以供出入,不妨碍唱戏。宽绰的大院子里中间是甬道,两侧矗立着六座大型石碑,元明清三代重修的记录尽在。
正殿建在同样宽阔的,高约3米的石砌阶基之上,正殿前面紧挨着建有献亭,把正殿堵的严严实实,连张照片也拍不了。献亭悬山顶,三间四架椽,明代所遗。
正殿是懿济圣母庙的主体建筑,单檐歇山顶,举折平缓,外观形象十分古朴;面阔三间,进深八椽,是晋中区域内不多见的八架椽屋。
虽然行政上属于晋中,但是无论习俗还是地缘,和顺更与晋东南相近,因此圣母庙的基本架构也是“晋东南模式”,比如没有补间铺作。圣母庙正殿的梁架结构总的来说是晋东南模式,但是有些细部做法是独特的,不仅晋东南,整个晋国也没有,比如四椽栿下剳牵的设置,可谓特立独行:
殿内为六椽栿接后乳栿用三柱,后槽柱设在后丁栿一线;六椽栿上是四椽栿,再上是平梁;该架构的独特之处在于,蜀柱不是设置在四椽栿首尾处,而是设在搭架在六椽栿的山面丁栿头处,压住丁栿头,然后引一根剳牵至下平槫下,然后在剳牵上以驼峰承托四椽栿,看上去别出心裁。后槽内柱头如法炮制。究其实质来说,是用两根剳牵代替了一条六椽栿。不太形象地说,这也属于是“减梁造”,有点匠心独具的味道。
除脊槫下的蜀柱头仅装顺脊串外,上、中、下平槫下均装设阑额和普柏枋,这也是不同“常理”之处,虽然看上去稍显笨拙,但使梁架稳固异常。其余构造恢复平常。
屋内梁架属于柱梁造,梁架节点上没有铺作。大角梁后尾的处理显早期遗风,主要是因为没有补间铺作的缘故,但抹角枋使用笨拙蹩脚,类似于龙门寺大殿,可能是后期维修所加。
尽管懿济圣母庙正殿梁架构制可谓奇特,外檐柱头四铺作出斜栱的形制,也与晋东南元代构架极有相似,比如建南济渎庙、陵川宝应寺等;且柱头卷杀也较圆润,普柏枋单薄并超长出头,诸多基本形制均显早期遗风。但总的看来,可能明代维修时做了较大改动,比如檐柱侧脚生起均没有,丁华抹颏栱和叉手形制也很晚了。
另外,转角铺作与柱头铺作的枓栱形制也明显不符,转角铺作与同地域比如榆社崇圣寺大殿的几乎一模一样,可能是元代原装,而柱头铺作显然是明代更换了。
看来认定其为元代木结构的主要依据可能是院中的元碑。
在懿济圣母庙一墙之隔的右侧,还有一座建筑,就是显泽侯祠。这是一处独立的小院,院中间建有一座精巧的牌坊门构成二进院落,其构制规模虽比圣母庙小的多,但其地势更高上。
院内正殿叫大王殿,三间六架椽,檐下五铺作枓栱,补间铺作出斜栱;殿内构架为四椽栿对后乳栿用三柱。基本特征显示其为明代建筑,特别是前檐铺作后尾上装设的垂柱,与晋东南诸多早晚期的构造如出一辙,比如东邑龙王庙山门及大殿、长治城隍庙献殿等等,十分普遍,而晋中没有这种形制。
较为难得的是,懿济圣母庙院内保留着元明清三代碑碣十余块,这些碑碣不仅保存完好,清晰可读,而且记事详细。特别是元(惠宗)至元五(公元1339)年的《重修懿济夫人庙记》,高达五米且长篇大论,记载了圣母庙创建及维修的详细沿革,历史价值巨大。据其碑记载,懿济圣母庙创建于宋,其名“懿济圣母”来自荒唐赵佶;完颜金南下,祠庙被毁;元代重建,迨遗至今。院中其他附属建筑,均为有元一代建置,可惜都已被明清所改。
另有明洪武三(公元1370)年树立的《重修显泽侯庙记》碑,不仅记事详实,而且其隶中带篆的“汉隶”,字体清丽雅致,书法价值高超,极其美观。
庙内还残留着几方完整的柱础、角石和其他石刻题铭,均保存完好。尤其是两只巨大的青石盘龙础,虽然使用磨损,风雨剥蚀,但明显雕凿精美,当是早期遗物。
在众多宣传资料上,对于懿济圣母庙如此价值高超的古建筑没几句科学阐释,倒是给“合山奇泉”和“圣母”附会了许多不靠谱的传说。据地方“学者”长篇考证,懿济圣母是中华五帝之颛顼他妈,胡诌的边儿都没有了。古人崇拜自然,敬畏神秘,国内的哪一处佳山丽水没有附会着“山神水母”?就说这个“圣母”,在中国的神仙里,不知道有多少形形色色的“圣母”,如此小儿科的残陋民俗,居然也要拿来噱。
这倒也不光是和顺县,哪里的古迹都是这个套路,俗不可耐。甚至最近,据说有人在这里投资了“两个亿”,要打造什么“中华圣母”旅游景区,光树立一尊号称“世界之最”的“中华圣母”就花掉了几千万......有这钱,不知道能修复多少懿济圣母庙这样的文物古迹,悲哀乎?愚蠢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