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独居老人的遗物》读后感|老小孩讲述
老同事在群里转发了一篇文章,读后颇有感慨,愿同各位分享。请先阅读原文。
一个独居老人的遗物
一个独居老人,留下的遗物。令人唏嘘!
独居老人曾是知青,其妻早几年先逝,子女旅居国外,老知青近日归天。死后,子女把他的住房遥控出售,其遗物任由买主自行处理。
下面是买主发出的由衷的感叹!
原房东刚过世不久,子女就卖了房子。房间里还有很多老人遗留的东西,如:相册、奖章、日记、书籍等物品,夲想让卖房人来收拾处置,卖房人却说你们都扔了吧!
遗留物都是老人一生的记载,保存得很好。有三本相册:相册里有老人年轻时的照片,站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应该是个意气风发的知青。还有各种朋友的照片,背面写着朋友的名字,哪一天惠赠留念的。也有老人父母、亲友、子女各个时期的照片。放在最前面的,是一张十多年前大家庭的全家福,和子女的结婚照。其中有老伴年轻的照片,保存的和新的一样,底片还在,照片都过了塑,保存的很好。
五个陈旧的牛皮日记本,里面记载着老人从15岁到70多岁里的琐事和感悟。有对同班女同学的暗恋;有下乡后的心路历程;还有那个特殊年代里的人和事,有年轻时的意气奋发、挥斥方遒;有孩子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的初为人父的欣喜;也有下岗后,为了给孩子买辆自行车,四处借钱的辛酸。一个人一无所有,到外打拼的忙碌和孤独。最后儿女都成家了,老伴却过世了,日记里剩下的只有对年轻时代的追忆和怀念。
还有很多奖状、奖章,从厂劳动模范到技术能手,还有一些来到外地后参加比赛的奖状。里面还有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证,还有子女小时候得的各种奖状。
从这些东西里,大致勾勒出老人一生的轨迹:从小是大家庭里最小的孩子,受尽父母兄弟姐妹的宠爱。父母是国企职工,无忧无虑的长大,中间穿插着青春期的暗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到草原当知青,然后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进了国企后,从技术员做到了副总工,遇到恩爱的老伴,有了一双儿女。然后下岗,又出去打拼,在异地安家,把子女培养成才,送出国外。老伴走了,一人孤独的度过了最后的六年。
身为一个买房者、局外人我翻看着这些遗物到半夜,唏嘘不已,沉默无言。这些老物件承载了一位逝去老人一生的美好记忆,子女却弃之若垃圾。
我把最重要的挑出来,留下了日记、相册、奖章。还有一本五几年的新华字典,一套六几年的老版毛选,还有一些有收藏意义的书。其它的在群里送人了,把最后剩下的送到了废品收购站。
哎!你的人生再精彩,人走了可能连子女都记不住了。你所有的珍藏和挚爱,如今在别人眼里,已没有了任何意义!你一生的酸甜苦辣,都随风而去也!
你我都是老年人了,人生几十年总有些伴随着各种经历留作念想的的物品,抑或有些属于兴趣爱好的藏品,对于你我来说,这可以视为人生的一部分,值得珍爱。
一个凡心未泯的人已然在红尘中摸爬滚打数十年,常常会想,能不能在世上留下点什么,也不枉来人间走了一趟。
虽然可以把这些解释为对于人生的留恋,但根本上,还是把那个“自我”看得太重的缘故——也不得不看重,因为那些物品里凝结着深深的情感、装满了风雨沧桑,乃至自己曾经为社会所做贡献——虽然微不足道,至少也有过那么一点点,而这里记载着他人生的意义。
其实,这些舍不得丢弃的物件也仅仅属于自己,只对自己有价值;而对老伴或者子女,你身后留下的这些非财产性的物品可能面临着不同的估值:一种是把它视为一文不值的累赘;另一种是挑选几件留作纪念。两种选择都无可厚非。理由是:那些东西只归于生前的本人,只归于过去——过去,就过去了。荣誉也好、职称也好、职位也好,全是过眼烟云,再留恋也不会“昨日重来”,倒不如连同躯体一道火化,灰飞烟灭,留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上面那篇文章的作者以悲悯之心叙述了这样一个事例,确实令人唏嘘。但也许是我们观念落伍了?
当下,有些人似乎忘了自己之出生起不可能摆脱的社会角色——身为人子(人女),也不关心前辈如何度过一生,先父母的身前事身后物对于他们全都无所谓,眼里心里甚至连一点点念想父母的情义都没有。莫非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以及60年前出生成长且经历过“大破大立”洗礼的那代人中的某一些,已经彻底消解了中国的“血亲”观念?
写到此地,蓦然想到了美国著名影片《廊桥遗梦》——电影故事一开始就是姐弟俩在母亲亡故后整理遗物,发现了母亲的日记,由此知道了母亲一生中情感的重要一页,也给了自己上了生活的一堂课。
上篇文章里提到房屋原主人移居国外的子女,已经连那电影《廊桥遗梦》里那样的机会都放弃了,还漠然无感觉。再过几十年,他们的子女也各自成家别居,垂老暮年的他们不知又会产生怎样的想法?
我为那位逝去的独居老人(原房主人)慨叹:
死去原知万事空,
平生历练皆幻梦。
且留遗物待追忆,
可怜后人笑冬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