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突破信息匮乏,提高判断能力

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一般先会搜集信息,在信息搜集得差不多以后,我们可能采用几种方法对事物作出自己的判断。有些人通过以前的经历作出判断,还有一些人通过学到的知识作出判断,少数人会通过经验和知识进行推理得出结论。随着事物的变化,还将搜集持续变化的信息修正判断。

作出判断依赖于3个要素,分别是我们的脑子、知识经验、信息,对应人工智能的算力、算法和数据。从这一点上来说,人和人工智能别无二致。

同理,制约人工智能效率的要素也一定会制约人。

算力对应脑子的灵活程度,算法对应利用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的能力,数据就是我们到处搜集的信息。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获取渠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些信息可能来自官方、自媒体或者各种群组。在信息量指数级增加的同时,也稀释了信息的含金量。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搜集、清洗、拼接,才能作为输入素材进入推理计算流程。目前在搜集信息阶段,算力和算法已经提前介入,而我们用的精力在数据层越多,在真正的推理阶段就分配得越少,就越影响判断的效率和质量。

由此,我们发现,在获取数据的渠道相同的情况下,谁的脑子转得快,谁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谁的判断能力就越强。也就是说,谁的算力强、算法高明,即使缺少数据,也能够作出更接近正确的判断。反过来,就算我们搜集了一堆的信息,如果脑子笨,知识经验不足,也难以作出接近正确的判断。

很明显,算力和算法无法在短期内快速提高,人是否聪明多源自于天生,虽然可以后天训练,但一旦过了学习期,很难在短期内提高。而人的经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般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丰富起来,但一些人经历简单,这类人在经验方面就会有所欠缺。而对于知识的积累,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愿意学就能够积累得多。所以我们一方面提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用学习知识补足经验的不足。总之,算力和算法无法在短期内快速提高。

明白了构成判断力的3要素,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哪个要素更容易提高判断力。获取信息的渠道难以改变,脑子的灵活性也难以改变,那么提高算法就成为最有效,也最为现实的选项。

算法中的经验部分需要时间和经历,也很难有条件快速提高,但知识这一部分的确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得到明显提高,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面对难以决策的事物,反而能快速认识到自己的缺项,更能够激发我们学习的内驱力。

如果我们掌握了高明的算法,只需要采集一些无法隐藏的公开信息,就可以得出相对正确的判断。比如观察天象、气候的变化,王永炎院士就能够利用五运六气理论作出预测。他所使用的数据是无法伪装的真实原始数据,而对于没有掌握五运六气理论的人,是无法通过这么少的数据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的。

多方打听不如一技在手,算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要我们的判断力不足,一定是我们的知识结构有问题。审视我们现有的知识结构,补足缺项是最有效的办法。单个人的判断力提高了,社会整体的判断力也会随之提高,有利于个体和整体。

对于算法的选项,面对不同事物肯定有不同的需求,目前能看到的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易经》,以及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和其他理论,还有相对应的其他专业知识。

数据不够算法补,算法不高明数据补,两个都不行,那只能继续吃判断力低的亏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