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陆地诗词》(106):咏神农

咏神农

陆地

架木为梯带月攀,

为尝百草过千渊。

教民稼穑万般苦,

德比山高鹤唳天。

Ode to Magic Farmer

By Lu Di

Tr. Zhao Yanchun

With ladder his he climbed moonlit hills;

And tasted all herbs to concoct good pills.

He took pains to teach his folks how to grow;

His virtue higher than peaks where cranes crow.

注解

架木为梯带月攀,为尝百草过千渊。

(张慧斌作品《神农尝百草图》)

首两句描写了神农氏遍尝百草的艰苦卓绝。神农氏,即炎帝,中国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也是传说中医药和农业的发明者。相传,为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他架木为梯,披星戴月,跋山涉水,尝遍百草。后因误食断肠草而逝。

教民稼穑万般苦,德比山高鹤唳天。

(神农架神农祭坛)

此两句称颂了神农氏推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不朽功勋。神农氏是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明者,他教人们开垦土地,播种五谷,带动了原始社会后期由渔猎畜牧到农业经济的转变和发展,功德无量,可比天高。其“仁德”比大山高远。“鹤唳天”参见神农“驾鹤升天”的典故。

(0)

相关推荐

  • 中国的人文历史--史前文明之神农尝百草

    #人文# 中国的人文历史--史前文明(170万年前--公元前2000年) 历史名词:神农尝百草(也就是炎帝,也可称列山氏). 诞生时段:公元前2600年. 详解事件:如果要聊起和黄帝同时代的人物,那么 ...

  • 历史潮流(上古)之神话传说

    从本篇文章开始,我要做一个中华历史合集,将华夏五千年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按时间顺序一一整理.本来想从夏朝开始,因为夏朝以前属上古时期,这期间基本都是神话传说,历史记载不多,或者出入很大.但其中很多故事大 ...

  • 《陆地诗词》咏白露

    咏白露 陆地 菊成畦垄雁成行, 叶自飘零水自凉. 何惜北山无翠色, 喜听秋雨细敲窗.  延伸阅读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为白露节气.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 ...

  • 双语《陆地诗词》(29):咏安徽(配乐诵)

    咏安徽 陆  地 黄霍双峰望楚楼, 江淮两水卷吴钩. 文房四宝闻天下, 管仲老庄梦徽州. Ode to Anhui  By Lu Di(Good Earth) Tr. Zhao Yanchun Her ...

  • 双语《陆地诗词》(30):咏北京

    Ode to Beijing By Lu Di (Good Earth) Tr. Zhao Yanchun The capital looks south with pride, Han and Hu ...

  • 双语《陆地诗词》(30):咏北京(配乐诵)

    咏 北 京 陆 地 坐北朝南德不孤, 千年胡汉帝王都. 龙衔幽燕亲渤海, 紫气东来胜屠苏. Ode to Beijing By Lu Di (Good Earth) Tr. Zhao Yanchun ...

  • 双语《陆地诗词》(31):咏故宫(配乐诵)

    咏故宫 陆  地 几度辉煌几度倾, 龙朝华厦万邦惊. 玉阶金瓦映三殿, 翠柏苍松藏六宫. 走兽飞禽檐脊上, 勾心斗角昏晨中. 成王败寇今何在? 紫禁城边听晚蛩. Ode to the Imperial ...

  • 双语《陆地诗词》(32):咏长城

    咏长城 陆  地 意气风发扫六合, 四夷难破一墙隔. 块石寸土民工骨, 前代后朝天子瘥. 头枕东洋迎日月, 尾划西漠溅羊驼. 长城万里不难倒, 民意如金谁可夺? Ode to the Great Wa ...

  • 双语《陆地诗词》(33):咏香山(配乐诵)

    咏香山 陆  地 香山十月下丹砂, 只染青枫不染葭. 千峰有意石羞涩, 万壑无情云眦睚. 风霜难褪英雄色, 雷电奈何重九花. 春去江南蝶迹少, 秋来燕下人满崖. Ode to Mount Balm B ...

  • 双语《陆地诗词》(34):咏红螺寺

    咏红螺寺 陆  地 慈航普渡法螺中, 藤醉松荫雨打笙. 风撵雁栖花影碎, 夜空不似我心空. Ode to Red Conk Temple By Lu Di (Good Earth) Tr. Zhao ...

  • 双语《陆地诗词》:咏重庆

    咏重庆 陆  地 巴山蜀水喜相连, 石刻三峡动世颜. 国危从来多义士, 中流砥柱大西南. Ode to Chongqing By Lu Di (Good Earth) Tr. Zhao Yanch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