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皆可教 | 论语浅说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乡名,其乡风俗恶,民风粗鄙,难以教化。有一天,一个来自互乡的孩子,求见孔子,孔子与其见面,弟子们很是不解,认为此地之人难以劝导施教,没有会见的必要。
孔子说,任何人有求进之心,渴望进步,都应当予以赞许鼓励,这有什么好诧异和困惑的呢?他当下诚心求教,希望可以修身改过,以求进取,应当赞许其改过之心,求进之意,至于未来他会不会勤奋好学,并依所学去践行,有那么重要吗?
这句话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如果有人向我们虚心求学、求教,我们不必思虑,他从前是怎样的人;“孺子”是否可教;当下他会否认真听取、采纳意见;向后会否切实地践行、修正......。只要他当下有求知之心,就已经足够了。
无论我们是作为孩子的家长、老师,还是企业的领导,都是如此,一个人过去如何,未来怎样,都不是我们该去考虑的,只要他当下渴求进步,我们就应当尽己所能的去帮助他、鼓励他,这才是有仁爱之心的表现。
本浅解记录,取自虚空先生直播的音频,由于直播中穿插有听众问答,稿件冗长,虚空先生未能过目,编排和整理是在确保先生解读原意的基础上,由热心听众完成,舛误难免,恳请读者海涵指正。
整理 | 虚空婷婷
校对 | 虚空流光
版权声明:本账号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