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塑厂闻到的塑料味,这能说明环保不过关吗?
近年来,环保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交流的重点。而VOC(有机挥发气体)被爆出是导致雾霾的一大元凶,成为了塑料企业近两年来主要的整改方向。
要认识一个行业的产污状况,必须先了解其工作机理。
说到这儿,我们不得不分析一下可能产生VOCs的塑料制品注塑过程,下图就是注塑的过程:
抛除前后处理工序,塑件的注塑成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合模、填充、保压、冷却、脱模等5个阶段。
做塑料制品其实很简单,合模、注塑、冷却,塑料原料在料筒高温的烘焙下,成为胶体状,通过压力成型,各种塑料配件就这样产生了。
乍眼一看,在用电这么大、发热这么厉害的家伙里注塑出模,直观的感觉是高温会使有机分子挥发出来,形成所谓的VOCs。
大家都知道塑料原料是聚合分子,应该要先分解后才会产生VOCs。接下来一定要看看各种主要塑料原料的分解温度了。
常见的塑料原料有PP、PVC、PE,还有ABS、改性等等。
PP是聚丙烯:熔融温度是200---300℃,分解温度是320----400℃,连续工作温度范围80---130℃;
PVC是聚氯乙烯:熔融温度是160---180℃, 分解温度是200----300℃ ,连续工作温度范围70---110℃;
PE是聚乙烯: 熔融温度是160---240℃,分解温度是300℃,连续工作温度范围50---85℃。
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一般的料筒工作温度在160-220摄氏度之间,可以说远达不到分解的温度。
因为注塑过程没有达到分解温度,所以分解的量小,几乎可以忽略。另外注塑过程是对塑料达到玻璃化温度时的挤压成型,基本上不会对高分子链有什么切断效应。
但为什么到了塑料厂我们还是能闻到一股明显的塑料味?这就是所谓的散逸,任何聚合物都有一定量的散逸,尤其是要经过共混加温过程。
由于生产工艺的特点,塑料玩具的注塑过程远未达到塑料聚体的分解温度,除了一些散逸的分子以外,基本上没有多少单体出来,把整个行业作为VOCs的重点管理对象,目前来说,缺少依据。
说完了机理,可能还有很多人不信服,那么,在日常的管理中是不是这样子呢?这还要举出监测数据来说明。
作为玩具城的澄海有500个以上的规模上塑料玩具厂,有数不胜数的注塑机,但到目前为止,不管是无组织监控还是有组织排放,其监控浓度和排放限值都在标准以内。
(图片摘自某监测站的检测报告)
(图片摘自验收的一个塑料厂的监测结果)
建议关注,获取每日最新塑胶新料、再生料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