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鸣寺碑| 魏碑名品,让梁启超平生推崇
马鸣寺碑原石
在南北朝时期,今东营境内佛教兴起,寺庙众多,域内保留和出土的马鸣寺碑、元河寺六十人造像、永宁寺造像、皆公寺造像、张郭石造像,以及南宋关帝庙大殿、福昌寺与金代大铁钟等,印证着昔日数百年间这里佛道文化的繁荣。
马鸣寺碑碑额原石
历史上的马鸣寺,位于今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后屯村,始建于北魏太平真君年间(440-450)。明嘉靖时编撰,雍正十一年重修的《乐安县志》载:“马鸣寺在城东南二十五里郭家村”;民国七年版《乐安县志·古迹志》载:“马鸣寺,在城东南二十五里后屯庄西北隅。魏太平真君间建,名大樊寺,后改为天王寺,后又改今名。已废。”
马鸣寺碑原石局部
马鸣寺曾是南北朝时期北方颇有名气的佛教寺院,后经多次坎坷,最终夷为平地,立于庙中的马鸣寺碑也曾一度下落不明,现今此碑收藏于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内。
马鸣寺碑原石局部
马鸣寺碑,也称马鸣寺根法师碑,系正光四年(523)为根法师卒而镌刻,此碑圭首,碑通高约168厘米,宽81厘米,厚21厘米。碑文正书22行,每行30字,字径约3厘米,上方一行阴文“马鸣寺”三字,下方则为阳文“魏故根法师之墓碑”八字,碑文记载根法师一生事迹。
清拓 马鸣寺碑拓本 破禅室张永强先生藏未断本
书用侧笔,极尽变化,茂密雄强,结构整然。碑文的书法历来受到学者很高的评价。如清人杨守敬在《激素飞青阁平碑记》中说:“魏碑多隶体,而亦多寒瘦气,求其神韵之佳者极少,此独跌宕风流,尚在《萧娴碑》上”。
马鸣寺碑拓本局部 破禅室张永强先生藏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提到马鸣寺碑有八处之多,视其为“能品”,评曰:“《马鸣寺碑》侧笔取姿,已开苏(即苏东坡)派,'在、汶、北’等字,与坡老无异。”对其艺术意境,评价为“若野竹过雨、轻燕侧风”。梁启超对此碑更为推崇,评其碑“极峭紧而极排,两者相反而能兼之,得之未曾有也”,并自称“吾生平酷嗜根法师碑”,可见他对马鸣寺碑的喜爱。
马鸣寺碑拓本局部 破禅室张永强先生藏
马鸣寺碑拓本局部 破禅室张永强先生藏
《马鸣寺碑》原石图片及文字由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