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涎丹,你敢用吗?

导读:今天学习控涎丹的妙用。本方终属峻下之剂,临床用药请遵医嘱!

控涎丹,又名妙应丸、子龙丸,首载于宋·陈无择《三因方》,由甘遂、大戟、白芥子三味药物组成,具有祛痰逐饮之功。

主治痰涎伏于胸膈上下,突发胸背、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筋骨牵引吊痛,走易不定,或手足冷痺,或令头痛不可忍,或神志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痰鸣,多流涎唾等症。

方中白芥子辛温,善治皮里膜外、胸膈间之痰涎;甘遂味苦性寒能泄,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乃泻水之圣药;大戟味辛苦寒,入肝脾肾三经血分,功专泻水散结。三药合用,长于袪痰逐饮。

现代临床用其治疗痰涎水饮停于胸膈而见胸胁隐痛,舌苔粘腻、脉弦滑者。

据临床报道,善用本方者常收奇功,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便血、不孕症、胃脘痛、水肿、泻泄、噎膈、肾病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痺证、中风、失眠、阳萎、关节滑囊积液、瘰疬、阴疽、乳房包块、雀斑等,均取得满意疗效。

本方剂型为丸剂,“丸以缓之”,故力较缓,但终属峻下之剂,须患者形证俱实方可应用。

01
失 眠

【病案举例】(钱守章医案)

唐XX,男,21岁,大学生,1982年5月11日初诊。

失眠三年余,神志恍惚,视物模糊,犹天旋地转,欲呕不得,记忆力甚降,尝遍了镇静安眠西药,又针灸治疗二十余次,兼辅以中药,但症情犹与日俱增。

近日来说话颇少,眉目上扬,情绪激越,溲黄,脉弦急滑,舌黄薄滑,胁下拒按。证属控涎丹证无疑。

处以控涎丹10克,姜汤顿下。当日下利10余次,清黄稀水,自言肛门因下利而灼痛。

第2天后控涎丹改为5克,配以六味地黄汤,养阴清利兼顾。一月愈。

【按语】

失眠辨证当首分虚实。实者多因肝火,痰热而起,虚者常由阴虚、血亏所致。

本案失眠而兼眩晕、干呕、胁痛拒按、舌黄且滑、脉弦急滑,此属痰热结实。

痰热扰心,则失眠、情志恍惚;痰饮中阻,清阳不升,则眩晕;饮邪上逆,胃失和降,干呕乃作;胁下拒按,为饮邪结实。

本证痰饮积聚,患者形壮体实,非用快药利下不能袪其邪,故以控涎丹攻邪逐水,袪痰清热,乃使痰热而去而诸症悉平。

02
肺源性心脏病

【病案举例】(钱守章医案)

张XX,男,49岁1981年10月29日初诊。

素患支气管哮喘,近年来又确诊为肺源性心脏病,痰液胶粘,丝丝不断,口渴咽燥,胸痞拒按,夜不能平卧,呻吟达旦。自述小溲热烫气秽。

心脏听诊,收缩期、舒张期均有3~4级杂音,肝检于肋下4指,口唇淡青紫,杵状指,脉弦沉紧,舌薄,根略黄腻。

因肺脾肾三虚,攻既不任,补更肆逆。时值山药泛市,建议纵食,资以大补肺肾,协以控涎丹每日3次,每次1克,姜汤下。

药后稀水稀便甚多,健康转佳。病家自谓:“越泻越畅心(舒适)”。次年竟能做些家务事了。

【按语】

本案病者患肺源性心脏病已历六载,现症痰液胶粘,丝丝不断,此病痰也;口渴咽燥、尿热气秽,此病热也;胸痞拒按,此属实也;病历六载,久咳伤气,此兼虛也。

综上可知,本患实属痰热相结,本虚标实之证。因其攻既难任,补助邪张,故宜标本兼顾,补泻并施,乃嘱患者纵食山药以补其虚,控涎丹量少频服以逐其饮。药后饮去正复,病乃向愈。

临证所见肺源性心脏病,病机以本虚饮盛者最为多见,因此在逐饮祛邪之时,勿忘扶正,以免阳气亡脱,病转危殆。

03
过敏性结肠炎

【病案举例】

徐XX,男,53岁,1983年2月15日初诊。

自述8年前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更,但食纳尚旺,体力不衰,故也未曾理会。

近3年来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甚时一天5~6次。食纳犹可,工余颇觉神疲。西医谓之“过敏性结肠炎”,迭用西药,又作灌肠治疗,罔效,患者自认“年高功能衰退”,也不甚求医了。

颜面枯黑无华,舌加棍状,尖红有刺,舌面水滑,脉弦细沉紧,与控涎丹证相符。

予以控涎丹,每日5克,姜汤下。服完250克,大便完全正常。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语】

过敏性结肠炎,属于中医“泄泻”范围。本案患者8年来大便次数增多,甚时每日5~6次,颜面枯黑无华,舌面水滑,舌尖红,脉弦细沉紧,证属饮热内结大肠。

正如《金匮要略·痰饮篇》所云:“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

本证由于水饮停留,阳气不通,所以病者脉沉紧弦滑,饮邪未经攻逐,其人每欲下利,利后反觉舒快,此为饮邪与正气相搏。有欲出之势,病者虽然下利,但病邪未能尽除,故其人终不得痊愈。治宜攻逐水饮,用予控涎丹下之,其病乃安。

04
冠心病

【病案举例】(胡谷塘医案)

马X,女,49岁。

罹患胸廓痹痛,心悸气短及颜面四肢肿胀,胃脘胀痛等症已缠身7年有余,经西医多次检查,患有冠心病、慢性肾炎、胃窦炎等多种顽固性疾病,常服西药治疗,少有效果,病情时轻时重,体质每况愈下。

观其面色虚浮晦暗,四肢轻度浮肿。自诉胸廓憋闷隐隐作痛。心悸气馁,动辄加剧,胃脘经常胀痛拒按,小便量少,大便不畅,初硬后溏,白带素多,纳少头昏,脉沉弦,舌淡胖苔白润。

病脾肾阳虚,心阳不振,水湿不化,充斥上下,溢于肌肤;胸阳不运,宗气虚馁,阴乘阳位,痰水凌心。

宗仲景法,投瓜蒌薤白、真武之类约进30余剂,症状略有好转但不理想。

遂改用控涎丹15克,令分作5包,嘱日服1次,5日后再观进退。

复诊告称:服药期间曾出现腹痛、泻泄稀水样粪便十余次,肿胀逐渐消退,胸痹大减,胃中舒适,惟觉虚弱之感,再疏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桂枝、半夏、陈皮、防己、附子、川芎等组方,又服30余剂,上述诸症大为改善。

为巩固计,根据上方制成丸剂,嘱其坚持服用半年,随访2年,症状稳定,已能上班工作。

【按语】

查本案患者诸症,乃属脾肾阳虚,饮停于胃,上凌于心,外溢肌肤所致;细考各症,舌淡胖苔白滑,其脉沉弦,为阳虚停饮之征。饮停何处?

胃脘胀痛拒按,小便量少,大便不畅,饮结胃肠可知;胸廓憋闷,隐隐作痛,心悸气馁,动则加剧,此为饮邪上乘,阴乘阳位,心阳被遏所致;四肢浮肿,面色虚浮暗晦,亦为饮溢四肢,头面,营卫失荣之故。

医者前投瓜蒌薤白、真武汤之属扶阳利水,下气豁痰,通阳散结亦属正治之法,奈何饮邪结实,药轻邪甚,力有不逮,故医者暂避虚体于不顾,光以控诞丹荡逐痰水,峻剂缓投,专事攻邪,俟饮邪得去,再予扶正。

05
幽门梗阻

【病案举例】(胡谷塘医案)

舒X,男,43岁,罹胃痛之疾已10多年,旬日前因与邻里纠纷发生争执,胃痛大作且伴呕吐而住院。

西医以输液为主治疗数日,胃痛稍缓但呕吐反剧。水谷入胃停潴中脘不能下行,胃脘胀满,少顷,必倾囊吐出为快,大便多日不通。

西医诊为幽门梗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查其脘腹胀满,按之抵抗,有振水声,频频作呕,口干,但不敢饮水,诊脉沉而有力,舌淡边有淤点,苔白腻。

此乃痰涎淤血互结于胃脘,阻塞幽门,气失和降而上逆,以成关格之势。

乘其正气未败,邪气未固,应投逐痰破血之剂,以夺其关隘开其所结,只须腑气一通,即可化险为夷。

当即赠予自备之控涎丹15克,分作三份,另处代赭石30克,水煎,令其餐后取汁吞服一包。

汤药吞服,须臾腹中雷鸣切痛,辗转呻吟,俄顷呕吐大作,水液之中杂有痰涎,腹胀随之减轻,但腑气未通。

午后令其如服一次,病者恐惧,耐心劝导后始敢吞服,至腹痛又作,约半时许有便意甚急,扶入厕即泻,初头较坚续下稀水,至此梗阻消除;再予益气健脾,活血化痰,调气和胃之剂,调治3日痊愈出院。

【按语】

本案水谷入胃即吐,胃脘胀满,大便不通,如《鸡峰普济方·关格》所云:“吐逆、大小便不通……此关格之证”,西医诊为“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溃疡”。

据其症状观察,脘腹胀满,胃有振水声,呕吐频作,口干不欲饮,脉沉而有力,舌淡而边有瘀点,苔白膩,证属痰瘀相结,阻塞于胃,先投控涎丹合代赭石汤逐饮和胃,降逆止呕,再予益气活血之品以善其后,药仅数剂而顽疾顿失。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名方治疗疑难疾病》,乔模等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1993.2。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

(0)

相关推荐

  • 经方名家荟萃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经方名家荟萃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方剂]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条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 ...

  • 大黄甘遂汤治水血互结重症

    [方药] 大黄四两(12克) 甘遂二两(6克) 阿胶二两(6克)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 ...

  • ​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 审阅专家 周淑媛 小半夏加茯苓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中.具有和胃止呕,引水下行之功效.主治1 ...

  • 名医治病绝招:杂病泛用控涎丹

    哲明先生独具匠心,治病别出蹊径,如诸葛之用兵,以奇兵胜. 控涎丹出自南宋.陈无择的<三因方>,又名妙应丸,乃从十枣汤衍化而来,由大戟.甘遂.白芥子组成. 后代医家对其方颇多赞誉,李时珍在& ...

  • 活用控涎丹经验录

    (2019-09-04 21:36:03) 作者:400年中医世家 亲试控涎丹直录(2010年03月23日) 身上的脂肪瘤,长了十来年,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因为不痛不痒,一直也没去理它.去年六月份服 ...

  • 名医朱良春应用控涎丹经验

    朱良春先生使用"控涎丹"治疗杂病急症始于50年代初,其临床使用颇多超越前贤应用范围,今整理朱师广用"控涎丹"的宝贵经验,以飧同道.  1.博究先贤用灵丹,临床发 ...

  • 控涎丹标准配方组成控涎丹的功效与作用

    控涎丹出自<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具有祛痰逐饮的功效.主要用法:各等分,共为细末,面糊为丸.每服1.5-4.5克,每日或隔日服1次,临卧时用生姜汤送服. 控涎丹标准配方组成 味道有点甜味甘遂. ...

  • 控涎丹的组方和剂量

    组成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用法上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食后及临卧时用姜汤成熟水送下5-10丸.如疾猛气实,酌加用量.功用攻逐痰饮.主治水饮痰涎停于胸胁,胁肋疼 ...

  • 控涎丹方剂

    医学教育网2016-08-16 大号 控涎丹方剂: [来源]<活人方>卷六. [组成]黑丑3两(生熟各半),枳实1两5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橘红1两5钱,白芥子1两,朴消3钱,生矾2钱5 ...

  • 非常之药专治非常之病:控涎丹治顽痰,效如桴鼓

    作者/章真如 ⊙ 编辑/王超 编者按:有非常之药者专治非常之病,此控涎丹药性峻猛,非寻常之疾所宜使用.然其搜剔顽痰之功确非二陈之辈所能替代,故临床应用贵在辨证,必须慎之又慎.本人自问不敢轻易使用此方, ...

  • 汝水医话7:控涎丹治精神病

    老石,年64岁,风水先生,小屯镇人.我家妻哥英年早逝,家人请其选墓穴而相识.谈话中,得知我搞中医,顿时关系拉近了不少,看其对中医兴趣甚浓.给我说了个案例.控涎丹治疗精神病.也是六七十年代的事.他说我的 ...

  • 齐秉慧应用控涎丹经验

    控涎丹(一名妙应丸) 甘遂.大戟.白芥子等分为末,糊丸桐子大,临卧姜汤送下五丸.七丸,加至十丸,痰猛者酌加.若脚气,加槟榔.木瓜.松节.卷柏:若惊痰,加朱砂.全蝎:若惊气成块,加穿山甲.鳖甲.元胡.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