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600年,《永乐大典》不知所踪,它到底去了哪里?

中国是个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灿烂悠久的文化照耀着整个历史的天空,其中各类书籍正是文化的结晶,更是古人智慧的凝结。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书籍的整理和编修,从汉代的刘向开始,中国的大王朝都非常重视书籍的汇编工作,唐代整理刊印的十三经,成为这些经典的传世底本。

宋朝的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书籍汇编,更是起到了对书籍的保护和传承作用,其中最出名流传最广的就是清代修的《四库全书》,现在时不时在各大学图书馆还能看到镇馆之宝四库全书的全部文本。

这里面最奇特的要数《永乐大典》了,这套汇编书籍,绝对是中国知名度仅次于《四库全书》了,按照正式的介绍,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  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知名度如此之高,收集的书目如此之多,但是奇怪的书,你要是问有没有人读过,回答肯定是没有, 不但是普通人没有,连专业人士也很少读过。

不但是现代人没有,就连明朝人读过这套书的人都没有,这一点可以从文人的笔记中反映出来,按理说如此庞大的一个书籍汇编,会惠及很多读书人,但是在整个明朝都没有几个人读过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

一个如此伟大的书籍汇总,为什么没有人读过,古代不乏那些真正爱读书做学问的人,为什么这套书的实际影响力如此之小呢,这就要从这套书的编撰者朱棣说起了。

中国自从有了皇帝,这个位置就成了最耀眼的存在,在他们面前,什么礼义廉耻,什么人伦亲情全部不存在,为了争夺皇位经常是手足相残父子想杀。

尤其是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过渡之中,这种对皇位的争抢方式尤其激烈,刘邦之后吕后乱政,李渊是被李世民逼着下台的,宋太祖一直被人怀疑是被宋太宗杀害的,明朝朱元璋之后,儿子朱棣更是杀死了自己的侄儿,康熙之后的九龙夺嫡那更是一场接一场大戏和人伦惨剧。

这些通过非正常手段上位的皇帝,上位之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合法性,证明自己才是真命天子,往往会进行大规模的文化修缮工作,以此扬名。

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匡义都是这样,他们继位之后,一方面大力开疆拓土,另一方面极力地编修各种典籍,宋太宗在开疆拓土方面尽管做的不好,那也是从形式上超过了他的哥哥赵匡胤。

朱棣同样是这样,他夺了侄儿的皇位,得位不正的人心里想的永远都是后世对他的评价,于是朱棣文武双开,武的方面5伐漠北,南征脚趾,文的方面就是编修《永乐大典》。

抱着这样一个目的出发,《永乐大典》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为了保存文化,而纯粹是为了夸耀功绩而已。

朱棣让当时的大才子解缙负责这个事,如此浩大的工程,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干完了,也就是从永乐元年开始,到永乐二年就完成了,朱棣一想这不行,一年时间太短,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标。

然后再编,从永乐三年编到了永乐五年,大概动用了两千多个人,两年就编成了,然后成书之后,再清抄一遍,就是誊成那个用正楷写的那个书,花了一年时间。

永乐大典这么浩大的工程实际上就是在抄书,原封不动一字不差地抄书,这比起来《四库全书》的十三年时间,可以说是效率高多了。

但是一旦完成之后,朱棣一看自己的功业完成了,于是就锁起来,从此再也没人见过这套书,也就是说朱棣编撰这套书完全就是为了炫耀,从来没想过传播和复制。

而且我们现在看到的《永乐大典》也不是原本,原本在哪里根本就没人知道,也没人在乎,我们看到的是后来的嘉靖皇帝,他非常喜欢这套书,于是命人抄了一个副本出来。

有趣的是,嘉靖皇帝得位也是很有风波,因为前任正德皇帝没有儿子,他才以旁支的身份继任大统,这个副本完成之后,也是束之高阁。

有人说正本可能在北京的永陵里面,如果真是这样,那可能是一场灾难,因为据科学堪称,永陵里面全是积水。

朱棣很清楚,编撰这么一套书,就是自己的遮羞布,所以也没人在乎这本书的命运,编撰完之后就再也没人见过了,后来的皇帝也没人关系这本书,这本的下落一点蛛丝马迹都找不到,因为没有人在乎它,都知道他是怎么回事。

正本消失了,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跟最初的总数目比起来剩下的残卷寥寥无几。

这就是为什么永乐大典那么出名,但很少人读过的原因,最初的目的就不是传播文化,让更多的读书人读到它,所以没人读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