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佛家和道家这样解释生命

#书里书外#导读:千百年来,佛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日常生活。对于生命,道家和佛教又是怎么看的呢?

有生就有死,谁也逃不了自然的法则。大多人都希望活得更加体面,活得更加长寿,长生不老最好不过。然而从古至今,试问谁能长生不死呢?

回避死亡,渴望长寿是人类的本性,但圣人却把生死看得很淡,正如庄子在《大宗师》中所说。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地给了我具体的形体托载,让我努力劳动得以生存,用衰老提醒我放松,用死亡让我彻底休息解脱。所以,活着是一种好事,而死亡也是好事。

人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两手空空什么也没带来;不管未来拥有了多少的财富,获得多高的地位,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正如老话说的那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原本就一无所有,面对死亡即便再恐惧,也是无济于事,人死如灯灭,挡不住自然的法规,为何不像庄子说的那样,看淡生死,享受活着的过程,坦然面对死亡,再次化为尘土,回归自然。

对于如何看待生死,庄子在《大宗师》又进一步作了解释,指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按照庄子的理解,生死是一种如同日夜交替的自然现象,并且认为“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皇帝死了叫崩,躺下的地方叫陵,享受黄肠题凑,金缕玉衣,王公权贵死了叫薨,躺下的地方叫冢,士大夫死了叫卒,躺下的地方叫坟,而普通百姓死了就是死,躺下的地方叫墓,小小六块薄板子装满了无尽的凄凉。

然而,死就是死,不管如何风光大葬,都是魂归自然,在道家看来,人的死亡和猫猫狗狗的死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佛家如何看待生死呢?

国学大师南怀瑾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说有个妇人,膝下只有一个独子,被视为掌上明珠。然而苍天无情,这个孩子还没有成年就得了重病,找遍了各地名医,都束手无策,最后不幸离世。

妇人内心十分悲痛,每天都在孩子的坟前唉声哭泣,痛不欲生。觉得自己孤苦伶仃,对生活丧失了信心,起了轻视的念头。

正当妇人准备自缢的时候,佛祖突然出现了。妇人跪在地上乞求佛祖,让她的儿子复活,回到身边。

佛祖想了想,说道:“这事可以办,不过需要你焚香发誓,而且这炷香只能用家中从来没死过人的人家来点燃。”

妇人看到了希望了,连忙准备了香,到处打听没有死过人的人家。

令人遗憾的是,妇人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合适的人家。所有人不是死过父母,就是死过兄弟姐妹,没法帮她点燃香火。

妇人十分失望地回到了儿子的坟前,告诉佛祖自己没找到。

佛祖笑着说:“人生无常,春天万物复苏,而到了冬天,则万物凋谢,人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都是一样的,有生就必然有死,有谁能避开生老病死苦呢?并不仅仅是你失去了亲人,所有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你为何还要执迷不悟,一心寻死呢?活着就要珍惜当下,不断修行,最终看淡生死,从苦中解脱。”

妇人大彻大悟,明白了佛祖的良苦用心,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不管是佛教还是道家,都认识到生死的真相。那就是生命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消逝,但大多数人容易迷失在短暂的欢乐中,又或者沉陷在失去的痛苦之中,忘记了生命消逝的客观事实。

亲人辞世是痛苦的,但这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经历的,与财富无关,与权势无关,不论你如何养生保健,却总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最后成为黄土一抔。

历史上出现过无数英雄豪杰,但不管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包括不可一世的草原天骄,转眼间都成了历史,深埋地下。所有的壮举也不过是史书的回忆而已。

花开花落,悠悠岁月,所有的人都不过是浪花一朵,所有的悲欢离合也不过是泪珠一颗,生命无常,你我匆匆皆是过客。

有生便有了死。生命虽然无常,但我们更应该勇敢地接受无常,积极面对人生,既接受它令人欢喜的一面,也接受它让人痛苦的一面。因为这是最自然的人生现象。

生命无常,不服就干。听圣贤的话没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