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优秀作品(一八六)

(感谢“大余朗读者”张羽)

“很烂”有悖严谨,治学仍需躬行

江西省大余中学黄奕

近日,一篇名为《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的论文标题引发网友热议。标题中“很烂”词一是“去”还是“不去”?“用”还是“不用”?顿时议论纷纷。对此,我的看法是:不必要,不合适,不应该。

“很烂”一词应按场合“见机行事”,绝不应“花枝招展”出场。

任何用词语的使用都必须看场合。这位资深的严肃学者将“很烂”这一口语化极强且带有明显贬斥感情色彩的词语介入素以严谨著称的学术论文中,的确不符合学术论文应有的严谨学风。这无异于在医院门前立上“欢迎光临,下次惠顾”的标牌一般令人觉得刺目,感觉啼笑皆非。“很烂”作为口语化的评价,本应在日常生活、私人交往中使用,将它用到论文中,实是有辱论文严谨治学的学风,让人感觉这仅是为了吸引眼球的“博出位”,与网络中的“标题党”如出一辙,影响实在恶劣。

“很烂”一词就论文内容来说,是有失客观,美中不足的

学术论文纵然会夹杂个人主观因素,但终归需要客观理性公正评价。既然如此,那么该学者所谓的“辩护”也是经不起推敲的。该学者自己都承认“很烂”一词是口语化的评价词,且有“稀烂”“很差”等类似意思,说明“很烂”对于学术领域来说是程度没有明确、感情没有定准、客观有待品评的词。将这种词语放在论文中,不会对文章造成歧义吗?如此主观色彩浓厚的词怎么能够客观公正评价,给论文本身质量助力呢?怕是在读者看来,这一次“主观”的放纵丢失了论文原有的“客观”,实有浮躁学风之嫌。

“很烂”一词就社会影响来看,是不成功且触及了公众底线的。

毫无疑问,“很烂”一词煽动了公众情绪。一时间,各类批评指责之声甚嚣尘上。我想,这绝不是这篇论文发表的初衷。它应该引发的是其乐融融的讨论而非孰是孰非的争论。“很烂”一词的使用实际上是罔顾了公众情绪,满足了个人喜好。康德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成绩举世瞩目,对后世影响深远;当然再著名的学者也有错误之处,影响再大的作品也有其局限性,但用“很烂”来评价是,大有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的意味,很容易让不明就里的人误解康德的形而上学原理真的就是一无是处。我想,公众愤怒的原因不仅仅是用词不当,还有对这位学者傲慢随意作风的不喜,对学术领域各类人物随意评价、哗众取宠的不满与失望。

朱光潜曾在《咬文嚼》中谈到郭沫若“你这没骨气的文人”“你是没骨气的文人”两个句式的区别时说,一字之差,意思便可差出十万八千里,且说表面看是词句上的斟酌,实质上是思想情感的的把握。同样,“很烂”这个极具口语贬斥意味的词语的使用,表现的也不仅是词语的选择,还有情感思想的意味在里面。

“该不该用”“怎么样用”,都必须“咬文嚼字”、反复推敲。古有贾韩“推敲”之美谈,而今应有学者严谨治学,勤恳躬行之佳话。

[简评]

文章开篇亮明对“很烂”一词使用的态度——“不必要,不合适,不应该”,然后从场合、内容和影响三方面展开论述。文章既指出将口语用于严谨著称的论文中,有“标题党”“博出位”之嫌;又指出过于主观的“很烂”一词的使用有违论文应有的客观,有“浮躁学风之嫌”;还指出“很烂”一词有全盘否定意味,突破公众情绪;最后引用朱光潜的话指出“很烂”这个词的使用“不仅是词语的选择,还有情感思想的意味在里面”,呼吁学者学习韩贾的“推敲”,治学应严谨。文章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层层深入,说服力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