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看相术
论语第九讲——孔子是看相高手
如果每次都想及时听到宝利老师的更新,就点击题目下面“语道文心”四个蓝色字关注,或者长按文章最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即可。以往各期可以点公开众账号主页中右上角的小人标志,然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即可缓冲出来。谢谢大家关注、鼓励、转发! 各位朋友大家好,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长假。因为每一个假期都是可贵的自我安排时间,能不能进步、超越、有所提高,就看你在自己安排的时候里是怎么做的,君子所谓“沉潜”是也。
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孔子的识人之才,他可是一位看相高手。孔子的看相总纲领是第十则:
视、观、察都是看一个人,但是我认为有所不同,视是近看,观是观察,察是发掘,层次渐次加深。由此我理解的这三个标准是个这样的。孔子说,想要了解一个人,就看他当前的所作所为,然后观察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最后进一步了解到这个人内心的本质是什么,也就是内心安于什么。这样一来,任何一个人都藏无可藏,暴露无遗!多么合理的综合看相法呀!我们想想,一个人平时做什么事情,交什么朋友,就基本能把自己的水平透露出来了,然后再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方法动机是什么?第三步,观察他的内心深处,安于什么?安于享乐,还是安于奋进?安于琴棋书画?还是安于柴米油盐?这就是一个人的终极之“相”!观察了这三个方面,就可以对一个人非常了解啦,他怎么可能隐藏得住啊。
可见,看相完全可以看清你。当然,现在有句话说一个人的相貌30岁以前靠父母,30岁以后靠自己。说的就是面向的改变越来越靠你后天的学识、阅历、见识、品行、世界观来作用了。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帅哥雕刻师慢慢变丑了,有一位大师告诉他:你每天不要去庙里雕塑罗汉了,你雕菩萨。结果这个雕刻师慢慢又变帅了,这就是相由心生的道理。我们生活中如果每天心里想的都是鼻涕臭屁痰,那么你怎么可能春江花月夜呢?当然,孔子看相是看一个人整体上的风貌。但无论怎样,一个人无论如何都没办法隐藏住自己的本质,你的一切言行举止早就把你出卖了。这就是求学、磨砺、不断提高自己的重点所在。
紧接着,孔子说了一句大家都会背诵的话:
字面意思超级简单,就是温习旧知识能有新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我们可以有更深一步的体会,“温故”可以是指过去的一切都可以温习,包括中国上下五千年大历史,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中的经验,总结历史中的教训啊。陶渊明说“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做事情求学问都是这样,总结过去,看清未来。
当然做学问肯定要求更高一点,所以孔子马上提出来:
直译就是:君子不是个东西。当然这不是骂街啊。这是说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是一个固定的器物、东西,他必须是什么都可以装却什么都不是固定的形态。比如你如果是酒壶,就只能装酒,你如果是个饭碗就只能装饭,用途固定。但是君子要“不器”,也就是不能成为一个定型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你得是个通才,知识广博,什么都懂,这样才能做好为政者。这个要求很高。其实古代不乏这样的能人,随便拿出一个为政者首先就是个书法家,然后其中有很多对经史子集无所不通。现在的为政者倒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常常在百姓面前闹笑话。所以这是孔子对一个为政者的要求。对于现在求学的人来说,当然通才最好,实在做不了达不到,就专才,这是个多元的社会,专才往往更容易有所作为。
接着孔子对君子的为人再提一个具体的要求,
很简单,孔子告诉子贡,君子一定要做在先,说在后。不要光吹牛不办事,夸夸其谈,画出无限美好的前景,就是行动没跟上,这样的人太多了。
这几则都是孔子对为政者提出的要求,也可以是对每一个人的要求。长期这样要求自己,就是任他谁给你相面,你都是一个优秀的人!一起再读这几则:
听一听宝利老师讲解,背得快!
精神食粮,补气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