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期/往期回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马权安作品/梁剑播读

梁剑说:今天主要是听音乐、赏文字。马权安老师有一部书稿《讲故事,听二胡》,采取的是随笔加乐谱的形式。今天介绍个大家的就是其中的一个片段。曲子是马老师改编自一首老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并由他本人二胡演奏的。对于佳作,如遇醇酒,我忍不住播读了一遍,并第一次采取诵读与音乐结合的形式,请多指教。(特别提示:播读之后有完整版的马权安二胡独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天籁之音,不容错过)

记得那是1966年早春二月的某一天,父亲买了辆旧的飞鸽牌自行车,那两进的四合院一下子热闹了许多,几个大人过来问长问短,还有些小孩在一旁玩耍。手表、缝纫机、自行车算是当时的奢侈品了,被人们称为“三大件”。

星期天一大早全家人吃过早饭,父亲推着自行车一家五口出了南门朝着长安县的方向出发了。一出南门,即刻感觉到视野的辽阔,向远方瞭望,南山轮廓清晰可见,天上还挂些零星的云彩,当微风吹来,还能感觉到冬天那没有退却的寒意。慢慢地太阳出来了,天气也渐渐变暖。一路走着,看田里的麦子早已发芽,往远处看,那一片片绿色像是和那秦岭山相连着。父母一会儿带着孩子们挖野菜、捡地软;一会儿在马路边全家人轮流着学骑自行车。大约几个小时后,我们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长安县医院宋叔宋妈家。宋叔宋妈是我父母亲的挚友,和我家是世交。

还没进门只见宋叔宋妈还有宋家小妹笑脸相迎,正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宋叔家早已准备好了中午的饭菜,很快两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吃饭。大人们吃的主食是一半麦面、一半包谷面蒸的馍;孩子们吃的主食是长安县产的桂花球大米蒸的米饭。那时候我们国家粮食实行的是供给制,宋叔家的桂花球大米是二斤换八两和当地的农民兑换来的。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农民也真是可怜,拿出自家贵重的大米换回更多的杂粮,只为填饱肚子。

吃完饭后,我在房子看见了宋妈家的床头柜上,摆放着一台收音机,好奇的我走上前去观看。宋妈揭开盖在收音机的盖布,打开了收音机。一边调台一边讲起了收音机的故事。 宋妈说,那时朝鲜战争刚结束,他和宋叔在朝鲜战地医院举办了婚礼,部队首长前来祝贺,并拿来一张特供票证,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可任选一件。当然是宋叔让着宋妈,没有买自己想要的自行车,于是宋妈就得到了这台自己喜欢的,上海产的熊猫牌电子管收音机。

说话间收音机里传出了委婉动听的歌声: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躲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

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

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

冬天的风雪狼一样的嚎叫

妈妈却穿着破烂的衣裳

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

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

经过了多少苦难的岁月

妈妈才盼到了今天的好光景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顷刻间我屏住了呼吸,静静地听着那催人泪下的歌词,和那优美的旋律,它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

从那时起我们,两家常常是你来我往,相互走动。每当我去宋叔宋妈家的时候,总是让宋妈打开收音机,只可惜我再也没能听到《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我喜欢的歌曲了。

附:作者简介

马权安,作曲家,二胡、古典吉他演奏家。马先生自幼学习二胡,70年代中期开始专业从事二胡、吉他演奏、教学、创作,曾创作出版《新编吉他基础教程》、《吉他伴奏抒情歌曲》等多部音乐专著及音像作品。三十余年来举办个人个人独奏音乐会数十场,累计教授了成百上千的学生,其中不乏现在活跃在吉他演奏界的佼佼者。近十几年来,马先生集数十年生活阅历与人生积累,以卓越的音乐才华创作出大量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二胡与吉他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