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身子看世界
阳明心学说:心是什么,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
其实,不同的视角,看到的也是不同的世界。
上午,参加镇里幼儿园优质课大赛,站在孩子的视角里,我看到了另一个童真的世界。
这是几节语言领域的优质课。
听课之后,我有几点思考。
一、教学是个过程。老师选择的材料就是教的载体。这个载体要符合孩子的个性、特点,让孩子有所发现,有话要说,能够成长。教师教的过程,其实也是个项目活动,也是个体验的过程,在体验中发现,在体验中生长。五节课,有三节课的题目是《小乌龟看爷爷 》《小兔子找太阳》《小老鼠找房子》,这三节课都是小动物的视角看世界,孩子们都喜欢,也都容易接受,都有一个主要活动“看爷爷”“找太阳”“找房子”,在这样的项目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成长。
二、要学会蹲下身子。幼儿园教学与小学教学的最大不同是,幼儿园的教学要尊重孩子,接受孩子,站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如此,才会接纳孩子,让孩子有话可说。幼儿教学指南里说,要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在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氛围中学习。教育如何才能发生?前提是要让学生在安全的学习环境中,只有安全,学生才会放松,放松了,才会连接好师生交往的管道,教育才会发生。克拉希穆提说,教育就是消除恐惧。在和幼儿的交往中,更要能够蹲下身来,站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
三、教学要学会舍弃。有一节大班的课程《晴天好,还是雨天好》,老师教得很好,学生学得也很活泼,很生动。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雄辩基础上,为幼儿创设语言交往的机会和条件。但是,辩论是语言训练的较高的、较难的一种形式,所以,老师在处理这节课时,就不能面面俱到,既要教给学生规则,又要提高语言艺术,面面俱到的结果常常是重点不突出。相反,老师在教《小老鼠找房子》这节课时,设计得就很好,老师删除了课题以外的许多枝叶,目标突出,条理清晰,教得轻松,学得愉悦,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在游戏中学会成长。老师在教《小兔子找太阳》这节课时,课程设计得有条理,有目标,教师语言简洁,教态大方。但是,教师的授课语言有过多的指向性,没有尊重学生的思维。太阳一定是红色的吗?圆的一定是棒棒糖吗?云彩是蓝色的吗?这些过于单一的指向性的思维,就是小学化的教学倾向。小学化教学不一定是教知识,更是小学化的教学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