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孙子写小楷,气质追钟繇!

来源✎综合网络

编辑✎黑土(微信shufagongke1) 校对✎白云

岳珂(1183-约1242),字肃之,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抗金名将岳飞之孙。精鉴赏,工诗文,善写词。

或许受其祖父影响,岳珂的词多抒发爱国之情,属辛弃疾一类的豪放派。在书法理论领域,岳珂也很有建树,著有《宝真斋法书赞》。该书以著录其家藏的书法作品为主,突破了鉴赏著录的单一体例,附有跋语和赞语。

岳珂厉害的地方,就是他将爷爷岳飞的诗文、事迹成书,这便成为后来岳飞故事的蓝本。如果没有岳珂,我们熟知的《岳飞传》就无从谈起。

岳珂这幅字,是给唐摹《万岁通天帖》写的跋。

如果看过岳飞书法,就会发现岳珂的风格与爷爷截然不同,岳飞刚硬外露,而岳珂温润内敛,从格调上,要比爷爷高一块。

这种感觉很正常,岳飞文武双全,而且以武名世,他的孙子则是个不折不扣的文人。

这幅字是小楷,不拘点画,行笔随意,典型的魏晋写法。岳珂家藏唐摹晋人翰墨,又博览群书,取法较高,故气息不俗。时间走到南宋,尚意领袖们的影响渐渐淡去,没有大家的力挽狂澜,书法越是尚意,就显得越野,越单薄。所以,越宋而追唐,追魏晋,并不是赵孟頫的独创,在南宋,这种苗头已经显现。岳珂的小楷,直观上有些钟繇的味道。联想当时恰有传为钟繇《荐季直表》《贺捷表》的突然出现,这其中,莫非有些什么关系?

岳珂《郡符帖》,故宫博物院藏

这里赏鉴的岳珂《郡符帖》,纸本,楷书,纵30.3厘米,横49.5厘米,共19行,每行字数不等,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件书法作品整体风格一看便知是取自唐人颜真卿。除了颜字在宋代成为印刷体母本而被广泛传播外,颜真卿的人格魅力应该是岳珂取法的主要原因。此帖用笔严谨,轻重分明,点画清晰,一丝不苟,前后书写一致。

但是点画中段显得有些轻飘,特别是一些非常细的横画中段多是一滑而过。这是因为岳珂书写时过分强调提按,注意力集中在点画的两端而忽视了中段。

其次,从此帖中的单个字结体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心不稳、各部分比例失调等。但整体来看,作品还算比较协调。原因就在于岳珂采用了竖有列、横无行的章法。这样一些比例失调的字就可以通过灵活调整字形大小来达到和谐的样式。而且上下字之间偶尔运用一些穿插,也加强了前后字之间的统一,而不是给人松散的感觉。此帖虽然是工整的楷书,但并不显得那么死板。试想一下,如果此帖的章法用打界格的方式来安排的话,很多弊病就会立刻凸显出来了。这也是岳珂此作的一个成功之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