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凑古人诗句,这是传承,还是创新,抑或是抄袭?
这几天,郦波教授的几首诗在头条发表后,引来了很多诗歌爱好者和诗词专家的潮水般围观。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吧!
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冰犁如有网民讽刺的那样,也“碰瓷”了一下“文化名人”郦教授,写了一篇短文发于头条,果然,“碰瓷”名人就是不一样,我的短文也引来了相当量的围观!其实,我也只就郦教授的诗中首句“长夜永怀难自问”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小疑问,象一个小学生那样喜欢学习、善于思考、不懂就问,我不能“不懂装懂”吧?可结果是,郦教授的铁粉们开始无端地就给我“疯狂”地“上纲上线”,嘲笑、讽刺和挖苦,说我不能质疑郦教授的诗,他的诗,就是好,容不得别人指指点点,就你冰犁,一个小小的中学政治老师,哪有水平鉴赏郦教授的诗?哪有资格挑郦教授的刺?说实话,我实在怀疑,这些人是郦教授的铁粉吗?我感觉郦教授的有些粉丝,他们要么根本就没有认真看我的文章,要么也就只有那么一点点理解能力!?不知郦教授看到了他的这些铁粉们如此拙劣的表现,将作何感想?
郦教授的诗好不好?正如郦教授的铁粉说的那样,我还真的没有资格评价,因为我读的书真不多,郦教授也已经回应并教育他的那些质疑者,要多读的点书,不要那么无知了,他还提醒质疑者,他为什么这么写,那都是有出处的,说是“不通”,说是“病句”,这怎么可能呢?!请不要乱喷,好不好?是的,古人都这么写的,我拿过来,巧妙地“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既然有来处,乱喷肯定是没有道理的!然而,就有人不服气说:“郦波教授的这首诗,尽管每句差不多都有出处,但是有出处未必就是好诗。语言文字不美,有拼凑之感,总之读起来觉得别扭。”
我们知道,撰文作诗,引经据典,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引经据典到食古不化,甚至几乎是到了“照搬照抄”的地步,这就不是一个可以无视的小问题了。有网友指出郦教授的《旅夜作书》后两句几乎是抄袭了宋代无名氏的诗:“渭平沙浅雁来棲,渭涨沙移雁不归。江海一身多少事,清风明月我沾衣。”(见《宋艺圃集》卷二十二,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也有网友气愤地说郦教授的诗是“活剥古今诗,凑成打油诗”!当然这都是一时的气话而已,可以一笑了之,不必放在心上。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所谓的会抄,冰犁的理解,是指“传承与创新”,也就是说,“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批判继承,是食而化之,是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而不是照搬照抄,不是食古不化,就直接拿来用了!
清代张问陶在《论文》中有这样一首诗:文章体制本天性,只让通才有性情。模宋规唐徒自苦,古人已死不须争”,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文章,所表现的风格与体裁,本来就有很大的不同;今人总喜欢刻意去模仿唐宋时代的作品,只怕是白白地辛苦一场罢了。作者强调写作文章,重在创造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必为了模仿古人,而失去了对自我的体认。清代诗人赵翼也有诗云:“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实际上,古人在进行诗歌创作上都是在主张要“创新”!
所以,如果要问为什么很多读者和网友对郦教授的诗不看好,并不是别人跟郦教授过不去,也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所谓的“文人相轻”,也不是故意挑郦教授的刺!冰犁认为,这是因为大家对郦教授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中华优秀文化,需要每一代人更好地去传承,去创新,去发展,你郦波教授,作为中国国学的资深专家,知名学府的文学教授,当今中国的文化名人,这样一个大教授,大名人,大专家,其示范影响作用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就需要这样有影响的文化学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示范和推动,但如果在平常的诗歌创作中,只把古人的诗“生吞活剥”,不进行艺术的转化,不进行推陈出新,那就起不到真正的积极的示范作用,让大家失望了,那就不能怪读者们、网友们不买账啊!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郦教授这些年来,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上所做出的积极的贡献,我们也不能只抓住几首小诗写得不太好就不依不饶。传承和弘扬、创新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的人共同责任!
最后,冰犁引用唐代诗人杨巨源的《城东早春》诗,来表达我的对诗歌创新的期待: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郦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