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有幸”,可不是一句客套话!

人真的有“前世”和“来世”吗
这并不是什么玄学怪论
而是佛教的“三世因果”观
今天我们分享
“三生有幸”
这句众所周知的客套话背后
大有学问!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因一部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杭州天竺法镜寺的那块“三生石”一夜间成了网红。那块石头,记载了李源和圆泽和尚两个男人,一世三生的传奇故事。而《三生三世》讲述的也是白浅和夜华,三生爱恨、三世纠葛的故事。
如今许多谈恋爱的人,常说自己是“缘定三生”。可如果明白那块“石头”的前世今生,明白“三生”情缘的不易,就知道“缘”的分量有多重。
肉眼可见一世缘分,为何又牵扯到“三生”呢?
在民间传说或影视剧中,常用“三生有幸”这个词,来形容缘分、运气好到爆表。所谓“三生”,是说你我的缘分悠长,不仅穿越前生,相遇今世,而且还会延绵来生,何其有幸了!
其实,“三生”的说法,源于佛教概念“三世因果”。可是,普通人往往觉得有点玄幻:
“真的有过去世和未来世吗?”
“我前世是个怎样的人,有钱吗?”
“说不定我是下凡来渡劫的仙人?”
真的,我们对未知的“过去”和“未来”太好奇了!甚至有的宝宝,试图通过算命、占卜来了解自己的前世命运。
三种生命观
说到“三生”,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世人对生命的三种不同认识。
一世观:
无神论、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死如灯灭”。生命就这一世的从生到死,死亡就是终结。相信一世说的人,生活积极进取。缺点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利益最大化,及时行乐,难以对行为的正确与否负责。
二世观:
有神论者,认为宇宙是“上帝”创造的。相信有来世,为了下一世过得好,不惜在现实中约束自己。此观点的优势是有信仰,做人有底线。照此说来,清明祭祖也是中国人相信二世说的一个表现。
三世观:
认为生命有过去、现在、未来,生命是一段一段连续下来的,像瀑布一样相似相续,连绵无尽。正如歌词中唱的“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
我们有时会觉得某人似曾相识,对他特别有好感,或着感觉特别厌恶,这都是源于我们过去的分段生死中所结的善缘和恶缘。
很多人不记得前世,就认为没有。这就像问你前天中午吃了什么,你已不记得一样,很正常。在佛法看来,不记得前世这桩事,并非因为喝了孟婆熬的汤,而是自己的“无明”;是因为众生自己内心昏暗,不够清醒,所以经历投胎过程后,才会蒙圈,而忘记了前世的点点滴滴。
佛教因果,通三世
佛教的轮回观认为,因果通三世。
在佛教著名因果典籍《三世因果经》中,我们可以看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意思是说,要想知道前世干了啥,只需看看今生我们所经历和承受的现状是好是坏。假如现在过得不好,那么多是前世种了恶因。想要知道自己下一世过得怎样,还要看今生我们是种善因还是恶因。
种善因,得好果;种恶因,得苦果。所以,佛教的三世因果,不是只有一二三这三个世,而是“因”和“果”,需要放在三世的时空中来看待。
也因此,这个“三世”的套路可以应用于任何地方,比如“打工人”:今天感觉自己在职场上996、委屈、赚不到钱,往往因为过去自己努力或智慧不够;如果希望未来自己当老板,实现财富自由,那么当下就要付出与此对应的努力。
三世与时间
理解了“三世”之间的逻辑关系,又有人说:“三世好长,这一世都觉得难以应付!”那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三世”所辐射到的“佛教时间观”。
世俗的时间,存在于种种因缘聚散中。而佛教认为,生命的存在是意识的流注,就是我们的意识、思想,像河流一样不停地流动。而时间是虚妄的,没有真实的体性,只有当我们将种种“缘”视为“空”的时候,才能找回时间的本质。
佛教中的“时间”包括:
刹那:一个刹那相当于1/75秒;
劫:一劫就是事物经过成、住、坏、空四个阶段的时间;
一时:它不特指某个具体时间,只是一个抽象的文字表达,用“一时”表达“师资道合,说听事毕”,就是“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你说的我都懂,默然相对,也能心领神会”。神圣庄严的 “一时”妙不可言。
通过时间相对性的极致表达,我们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快慢长短: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四天王天的一天相当于人间五十年。忉利天的一天相当于我们的一百年。
黄粱一梦,三分钟过就完了一生。
科学家说,如果我们有能力超过光的速度,就可以穿越到三千年前佛陀讲法的现场,去聆听佛陀的教诲。
据说悟了道的人,没有时间观念,万年一念,一念万年;没有古今,没有去来。如此看来,时间长得无法想象,短得无法测量。所以,“三世”也可以含于一念中。
此时,当我们再说“三生有幸”时,还感觉是句客套话吗?能经历“三世因果”的考验,最终以“善缘”呈现的一段关系,多么难得,定要珍惜。

喜欢今天的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