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应该继承的财产去哪儿了

林黛玉住在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这我们都知道。在小说的第三回,黛玉一进贾府时,贾母虽然像心肝一样的待她,宝玉对她也是一见倾心,她的两个舅舅,却见都不见她。王熙凤待她,也不过是在老太太面前亲热,转身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说明,黛玉一进贾府,就遭到了歧视。黛玉也很有自知之明,在贾府是步步小心,时时谨慎,生怕出错。

但后来,黛玉就没有那么谨慎了,处处跟宝玉怄气,对任何人说话都比较刻薄。周瑞家的送宫花,把最后一朵送给她。她便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黛玉自尊心很强,特别敏感,一张嘴从不饶人。家下的那帮奴才,也就讨厌她,背后说她坏话。她的高傲,固然源自作为诗人的目无下尘,也源自她的自卑。

第四十五回,她在跟薛宝钗谈心时,便说,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她很清楚自己的处境,而又无可奈何,因此就郁结于心,时常愁眉不展。当然,黛玉的忧郁,不完全是因为寄人篱下的生活,更多的来自于她的精神层面。但寄人篱下的尴尬处境,的确让她体味了许多人世的炎凉。在贾府,黛玉的所受的待遇也还是算高规格的,跟姊妹们没什么区别。她本身的敏感,为自己增加了很多心理负担。

我们难免就会想到她的出身,想到她的父亲。她家里如果不是很穷,应该不至于遭到如此待遇。

书中,关于她父亲林如海,着墨很少。此人只在第二回中出现过,托贾雨村带林黛玉进贾府。其时,贾雨村被弹劾,游到扬州,经友人推荐,做了林黛玉的老师。林如海为人很厚道,为报答贾雨村,就写了封信,叫郎舅贾政帮忙说一句话。后来,贾雨村就上任到应天府。

关于林如海的家世,书中这样写到:“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这么一看,林如海的出身并不差。要是太差,他怎么可能娶到贾家的小姐呢?他的官职也不可谓不高。兰台寺大夫是何职位?按照今天的官职来论,等于就是最高检察院的大员。

这巡盐御史,更是不得了。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盐铁都由国家专营,政府会设置相关部门去管理。可想而知,该职位绝对是个肥差。由于是肥差,难免会出问题。朝廷在指派官员时,也是颇费思量。在清朝的顺治年间,巡盐御史实行过一年一换的制度,为的可能就是怕出问题。康熙年间,这个职位一度是由总督、巡抚兼任。后来,又由皇帝钦点。

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就以江宁织造的身份兼理过盐政一年。曹寅能兼理盐政,靠的是跟康熙的私人关系。曹寅的老妈是康熙的乳母,他们可是吃同一个人的奶长大的。康熙南巡六次,曹家接驾四次,这事在《红楼梦》中也隐晦的提到过。接驾的费用非常巨大,所以后来康熙就叫曹寅兼理盐政一年,目的让他弥补亏空。

林如海很可能是以兰台寺大夫的身份兼任的巡盐御史。他兼任过如此肥差,就算为官再清廉,也不至于没有一点财产。林黛玉有这样一个牛逼的老爸,为何在贾府,却过着“一无所有”,全靠别人接济的生活呢?

关于林如海,曹雪芹写的实在太少了,还给人造成一个错觉,以为此人不过是一个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林如海从列侯世家,到探花郎,到兰台寺大夫,再到被钦点为巡盐御史,这可是已经在官场混迹好多年之后才能有的成绩。此等人物,能够得到皇帝赏识的钦差大臣,会是一个书呆子吗?所以,我觉得,曹雪芹是把真事隐去了。他只写了这么一个人,写了他的官职,至于他的事迹,统统没写。

林如海作为巡盐御史,他的诸多事迹,肯定会跟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撞车。雍正年间,曹家被抄,与曹寅当年兼理盐政有关。不久,雍正暴亡,乾隆上位,曹家得到了一次赦免。其时,曹雪芹13岁,差不多正是《红楼梦》开篇时,贾宝玉的年龄。乾隆六年,又因为政治问题,曹家再次被抄。这次被抄之后,曹家再也没翻身过。

年幼的曹雪芹保住性命,流落市井,差不多成为乞丐,过的是“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日子。友人写诗劝他:“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曹雪芹就在“黄叶村”里,默默地书写一个家族的荣辱,一个王朝的兴衰。落魄潦倒的他,有可能指望过靠写作重振名声,至少希望自己写的东西有人看。因此,他就写的非常谨慎,生怕得罪朝廷,很多地方完全是“假语存,真事隐”,烟云模糊,使人难辨真相。这导致整部《红楼梦》就被后人猜来猜去,搞各种原型揭秘,试图还原真相。

林如海这个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小说第十四回,林如海就死了。那时,林黛玉已经在贾府呆了好几年。这期间,根本没写到,也没有任何文字暗示到,她回去过,或是她父亲来看过她。林如海为何不来看望自己的女儿?林黛玉为何不回去看看自己的父亲?这些问题,很难回答。而且,这期间究竟过了多少年,也很难推算。

仔细看,就会发现,《红楼梦》里面,尤其是在时间上,同一回中,都会前后矛盾。这导致,我们很难知道,宝玉究竟多大了,黛玉究竟多大了。有评价家指出,这是作者刻意为之,目的就是要模糊宝黛的年龄,给他们营造一个儿童才有权享有的大观园。

从书中内容来看,一开篇,黛玉年方五岁。紧接着,她就跟贾雨村去了贾府。一进贾府,黛玉好像就暴长了几岁,行事风格和感情世界,完全不像一个女童,而是一个情感极为复杂的少女。我甚至猜测,黛玉一进贾府时的很多内容有可能被删了,删掉了她的童年。这里面,有可能就有关于林如海的文字。删掉的原因,自然是怕得罪朝廷。这是一种猜测。林如海死时,黛玉至少也有十二岁了。关于林如海的死亡时间,小说中也是前后矛盾,让人疑窦丛生。

第十二回中写到: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于是,贾母就派贾琏护送林黛玉回扬州。紧接着,便发生了秦可卿的离奇死亡事件。

第十三回一开篇这样写到:“话说凤姐儿自贾琏送黛玉往扬州去后,心中实在无趣,每到晚间,不过和平儿说笑一回,就胡乱睡了。”一天晚上,她就梦见了秦可卿。秦可卿告诉她“我要回去了”,还大说了一通“荣辱自古周而复始”的道理。王熙凤问了几个问题,秦可卿都一一回答。她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就惊醒了过来。有人回说,东府里蓉大奶奶殁了。王熙凤听后,吓出一身冷汗。

由此我们得知,秦可卿就死在林如海写信叫黛玉回去的“这年冬底”。就在办理秦可卿的丧事期间,跟贾琏一同去扬州(此回写成苏州)的昭儿回来了。昭儿明确说,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殁的,还说,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前面明明是“这年冬底”,怎么又到九月初三了?

整部《红楼梦》,关于某人的死,具体到何月何日何时的,只有林如海一人。这足以说明,林如海的死亡时间,绝对是现实中某个人物的真实死亡时间。至于是谁,我不想去考据,没多大意思。还说明,关于林如海的内容,肯定有大量删减。而且,关于秦可卿的内容也有大量删减。当这两个真事隐去太多的人物在同一回中出现,难免会留下删减不干净的痕迹。

林如海作为一个最高检察院的高官,又出任过巡盐御史,死后肯定会有一笔财产。小说第二回写到:“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而且,“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这些信息表明,林如海死后,除了几房姬妾,和嫡出的黛玉,是没有其他继承人有权继承他的财产的。就算有其他继承人,黛玉那一份也绝对跑不掉。而从黛玉自身的言辞来看,她应该是没有继承任何财产。

问题就来了,原本属于黛玉应该继承的那一笔财产,去哪儿了?我觉得,这笔财产,很可能是被贾琏私吞了。贾琏这种人,什么卑鄙的事干不出来。当然,他干的任何事,都瞒不过自己精明强干的老婆王熙凤。关于继承财产的事,黛玉或许想都不会想到那上面去。但是,像贾母、王夫人、贾政这些成年人,难免就要过问贾琏。贾琏肯定敷衍了一通,伙同王熙凤,联手鲸吞了黛玉应得的绝大部分财产。

这在后文中也能找到证据。

第七十二回,写到贾琏要贾母身边的贴身丫鬟鸳鸯帮忙,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把事情支腾过去。此时的贾府,内囊渐尽,距大厦将倾已为时不远。然后,贾琏就要王熙凤去当说客。王熙凤要好处。平儿马上帮腔,说哪儿哪儿需要二百两银子。贾琏就说了句关于她在拿官中的钱放高利贷的冷话,意思是你那么有钱,何苦来敲我。

王熙凤便急了,把贾琏大骂了一顿。王熙凤甚至说,把我们王家的地缝扫一扫,就够你们贾家过一辈子,还提到自己和王夫人从王家带来的丰盛的嫁妆,弄得贾琏很难堪。这王熙凤或许自知太过火,又说出想拿的一点钱,不过是为尤二姐的周年祭上个坟烧张纸。尤二姐是贾琏的小三,被王熙凤整死了。王熙凤又说出为她上坟的话。贾琏便低头不语,感念起王熙凤来。王熙凤制服男人就是这么厉害。

紧接着,宫中有个夏公公派小太监来向王熙凤借钱。所谓借,其实就是敲诈勒索。王熙凤很清楚这一套,为了不得罪宫里的太监,她还得出手阔气。贾府虽然内囊渐尽,过日子,需要靠偷偷典当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对外的架子可不能倒。

小太监走后,贾琏深感担忧。他说的一句话很关键:“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他是在给我们传达两个很重要的信息,什么信息?贾府快倒了,将来得罪人的地方很多。还有一个就是,他想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可见他发过这样的财。

从书里往前头捋一捋,他何来机会发这么大一笔横财?找不到别的线索,惟一的可能,就是他护送黛玉回扬州,先说是去探视生病的林如海,去了,林如海就死了,成了奔丧。结果就发了一笔横财。

前文我已经分析得很清楚了,林如海遗产一定不少,又没有续娶正室,也没有别的子女,剩下的那几个小老婆,身份都不如黛玉这个未出阁的亲闺女,竞争力有限得很,再加上贾琏以黛玉的代理人身份拼命力争,黛玉名下获得三二百万银子甚至更多的财产,是完全可能的。如果不是被人私吞了,黛玉怎么可能过着“一无所有”的生活。

黛玉向宝钗诉苦,说自己“一无所有”,吃穿用度全是靠别人。这也足以说明,她根本不知道自己还能继承一大笔财产。经济上无法独立,吃穿用度全靠别人,这使黛玉很自卑。

关于贾琏联手王熙凤私吞黛玉财产的事,究竟属不属实,也无法拿出铁证。但林如海作为一个兰台寺大夫,又出任过巡盐御史,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关于此人,曹雪芹写得很少,很隐晦,绝对是有原因的。林如海死后,书中没有任何文字写到他的财产,黛玉也没有继承到财产,这肯定不正常。私吞这笔财产的最大嫌疑人,无疑就是贾琏和王熙凤。可怜的林黛玉,一直蒙在鼓里,到死,也不知道真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