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晒智商——盘点三国时那些深藏不露的人精谋士

你方唱罢我登台,在中国历史大舞台上,帝王将相各领风骚五百年,不断博得众人的眼球。但是除了叱咤风云的帝王和运筹帷幄的将相之外,纵横捭阖的谋士也为人津津乐道。作为身居顶层的谋士们,他们不但能够为帝王们“廓开大计”,还能够知道帝王们眼下最需要的是什么。即便是一些不是特别有名的十八线角色角色,也有一些十分高光的时刻。

以妇孺皆知的三国时期为例,让我们欣赏一下这些“人精”们的精彩表演吧。

1、逢纪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他占据河北,兵多将广,势力很强,谋士也很多,例如沮授、田丰、许攸、郭图等等。谋士逢纪名气不算大。但是他跟袁绍比较早,所以在袁绍前面还有一些话语权。

袁绍得到冀州之后,重用了审配,审配脾气不好,心胸狭窄,和很多人都有过节,逢纪也不例外。

由于审配得罪的人多,常有人在袁绍面前打审配的小报告。袁绍问计逢纪。

逢纪回答,审配这个人性格刚烈,气节正直,不应该怀疑审配。袁绍说:你不是不喜欢他吗?怎么给他这么高的评价?

逢纪虽然常说审配坏话,不过这时候脑袋很灵光,回答说:以前的矛盾都是个人矛盾,今天咱们谈的时候国家大事。

袁绍听了很高兴,于是依旧信任审配。审配和逢纪的矛盾也消除了。

2、陈登

陈珪是沛国相,其子陈登在吕布手下当官。吕布有勇无谋,当时正准备和袁术联络,甚至要结成亲家。

而当时袁术已经称帝,陈珪担心双方结盟,会造成严重后果,就劝阻吕布。吕布也记得旧仇,所以半路上把女儿追回来了。优柔寡断的吕布还把袁术派来迎亲的使者韩胤抓起来送给许都的曹操。

曹操为了阻止吕袁结盟,封吕布为左将军。吕布以答谢为名,派陈登出使许都,想向汉献帝要一个徐州牧的职务。

到了许都,陈登反而劝曹操早做打算,干掉吕布。曹操也打算利用陈登除去吕布,于是封陈登为广陵太守,还给他老爸加了工资。吕布反而啥都捞不着。

于是吕布很生气,询问陈登到底怎么回事。陈登早已做好准备,说,我见了曹公说:'对待将军(吕布)譬如养老虎,应当给他肉让他吃饱,吃不饱他就会吃人。’曹公说:'不是像你说的那样。譬如养鹰,让他饿一点儿才会为你所用,饱了他就会高飞远去。’我们就说了这些话。”

结果这些话把吕布糊弄过去了,仍然一无所获。后来曹操大破吕布,就是靠陈登这个带路党。

3、韩嵩

韩嵩是荆州军阀刘表的一个谋士,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的时候,刘表派他去许都出使,实际上是打探消息,分析局势。

出发之前,韩嵩对刘表说:圣人的节操是实现人生理想,常人的节操是一条路坚持到底。我虽然是一个常人,但也要做一个坚定的守节者——也就是终身效忠一个主公。

今天主公派我出使许都,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只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在许都,所以今天主公务必给我一个名分,否则皇帝封我一个职务,我会左右为难。如果不接受那是不忠君,如果接受了就无法为主公您尽忠了。所以希望主公想清楚,不要欺骗我。

等韩嵩完成任务回到荆州,竟然就称赞曹操,刘表很是恼火,一怒之下打算杀了韩嵩,韩嵩说,是主公欺骗了我,不是我背叛了主公。刘表无法回答,只好不杀,暂时关押了他。

4、殷观

刘备手下的“名人”也不少,有个叫“殷观”的主薄根本只能算小咖,估计很多熟读三国的人都未必知道。

孙刘联军在赤壁以少胜多打败曹军之后,互相向汉献帝推荐对方为州牧,双方关系看起来似乎进一步深化。但事实上是同床异梦、各怀鬼胎。

孙权派人对刘备说,咱们合作一起夺取西川吧,可以巩固我们的力量。有人觉得这是好主意,应赶紧答应。因为西川和吴国中间隔着荆州,不可能去统治西川。这样西川自然就是刘备的了。

殷观的看法不同,他说:如果我们率先去攻打西川,进攻的时候没有拿下来,这是后方空虚,可能给吴国有可趁之机,荆州就守不住了。我们不如口头上答应,但是找个借口,就说我们刚占据了几个地方,一时无法兴师动众。吴国也不敢越过我们的地方,独自去攻打西川。这样既不得罪吴国,又避免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刘备接受了这个计划,孙权听到刘备的回话之后,不得不把军队撤回去了。后来刘备独自夺取了西川。孙权仰天长叹,刘备这个小儿狡猾狡猾地有!孙权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主意来自名不经传的殷观。

5、阎圃

张鲁的地盘是汉中,汉中北为秦岭,南为难度系数很大的蜀道,所以是天然的割据之地。西川的刘璋对他无可奈何,朝廷也是无计可施,反正天下大乱,张鲁就顺势做起了地头蛇。朝廷封他做镇民中郎将兼任汉宁太守。张鲁对朝廷不需要尽什么义务,只要去朝廷联络一下就可以了。他就是汉中说一不二的土皇帝。

是张鲁有个功曹叫阎圃。汉中有人“捡到”一个玉印,献给土皇帝张鲁,部下就劝进张鲁自封为王。张鲁心动了。这时阎圃提醒说,地形险要,您在汉中,可以一人说了算,别人也夺不走您的财富,这里物产丰富,人口也多,可以长久。不要急于称王。一旦称王,枪打出头鸟,灾祸就会降临。张鲁听从了阎圃的建议。

看来,“缓称王”的主意,并非朱升原创,早在三国时代阎圃就提出来了——如果袁术能被劝住,下场也不会那么惨了。

后来,马超、韩遂在汉中北部的关中起兵反曹,很多难民越过秦岭涌入汉中。张鲁更加强盛了。马超兵败来投靠张鲁,张鲁想封他一个官职,并打算嫁女儿给他。阎圃劝阻道:马超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他怎么会忠诚于您呢。张鲁听了接受了。马超最后不得不投靠刘备。

上面提到的这些某事,或许职位不高,影响不大,在三国“历史舞台”上“戏份”也不多,只能算“十八线谋士”。但是这些高智商的人精,一样闪亮登场,收获了不少“掌声”。

(0)

相关推荐

  • 三国高层谋士几乎个个都是人尖

    在三国这个历史大舞台上,除了能看到帝王的叱咤风云,我们还能看到谋士们的纵横卑阖,而作为身居顶层的谋士们,他们不但能够为帝王们"廓开大计",还能够知道帝王们眼下最需要的是什么.即便是 ...

  • 穿越到三国,你会帮哪位主公打天下?

    [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今天给大家讨论一个有趣的话题,就是:如果穿越回三国,你打算帮哪个主公打天下?看看有哪些选项: 汉献帝.曹操.刘备.孙坚.袁绍.袁术.董卓.吕 ...

  • 频繁跳槽并不是错,跳槽时夹带的卖主求荣才是【三国争霸37】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 初平三年 公元192年 操纳其言,遣使诣河内太守张杨,欲假涂西至长安,杨不听. 定陶董昭说杨曰:"袁.曹虽为一家,势不久群.曹今虽弱,然实天下 ...

  • 三国被低估的五大谋士:个个才华横溢,若遇雄主必成大器

    汉末三国时期各方诸侯麾下都有不少猛将和谋士,比如曹操麾下有五子良将.八虎骑和五大谋士,刘备麾下有五虎上将和诸葛亮.庞统.法正,孙权有四大都督和十二虎臣等等. 猛将且先不说,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谋士之外, ...

  • 三国时最帅的人是谁,最丑的人有多丑

    三国时候最帅的人是谁? 白袍同学觉得应该是诸葛亮,丞相至少是三国最帅的人之一. 连惜墨如金的陈寿在<三国志>上都用八个字描写诸葛亮的容貌: 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和其他很帅的人不同,丞相的 ...

  • 盘点童年时看过的那些动画片!

    动画片配酱油拌饭,是小时候,最好的下饭菜了! 今天小篇和你一起盘点,儿时的那些动画片. 01 <葫芦兄弟>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 ...

  • 三国历史人物——姜维(三国时蜀汉大将军)

    姜维(202-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 ...

  • 三国历史人物——邓芝(三国时蜀汉重臣)

    邓芝(?-251年),字伯苗.义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汉名将邓禹之后,三国时蜀汉重臣. 早年就曾被预言,认为其能位至大将.后被刘备任为郫令,升迁为广汉太守.因任官清廉.严谨,有治绩,被征入朝为尚书 ...

  • 三国历史人物——廖化(三国时蜀汉将领)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三国时蜀汉将领.曾为关羽主簿,关羽败亡后归入孙吴,用诈死之计回归蜀汉,刘备授任为宜都郡太守.刘备去世后,为丞相参军,后为广武 ...

  • 武将单挑真实存在?盘点三国历史上的真实斗将

    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其中三英战吕布.许褚裸衣斗马超.赵子龙力斩五将等斗将桥段一直是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朋友也都热衷于各种武将排名.但真实的战场上,行军作战讲究排兵布阵,像电视剧那般一窝蜂的冲杀是不 ...

  • 盘点三国时期十大谋士,郭嘉位居榜首,贾诩荀彧双双上榜

    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群雄逐鹿,谋士如云,猛将云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大剧轮番上演,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本篇文章,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三国时期的十大谋士. 第十名 陈宫 陈宫,字公台,东郡 ...

  • 三国时,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子和典韦,他的下场怎么样?

    ■张绣的一生是彪悍的一生. 尽管他杀了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但他随即用彪悍的表现让曹操"看不顺眼又干不掉他". 最后,胸襟豁达的曹操只得以极高的待遇拉拢了张绣. 张绣由此有了 ...

  • 廖化:本是三国时的一员猛将,却被后世误解成无能之辈

    人们都说蜀国没有大将了,都把廖化这个二流将领拎出来做先锋了,还常把廖化同无能之辈联系起来.反观真实历史上的廖化,不仅是一名能千里走单骑的猛将,还在自己七十岁的时候上阵做先锋,最后在后主刘禅投降后,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