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转世轮回是生命的重大话题,历史上很多记录指向存在着这种情况,所以它构成了很多宗教要面对和谈论的重要内容。它也是《夷坚志》的大类标签,从众多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到或感觉到其中的微妙处。
【原文】
台州临安县古城富室李氏庵僧如皎,母叶大嫂,与长兄居于北村,皎时时往省。淳熙十三年春母亡。明年小祥,皎修设斋祭毕,还庵居丧,梦母至,垂泣曰:“我以平生不作善事,遂堕身为鹿,只在近山中。来朝当为鹰犬赶逐,汝可出观之,如见时以钱赎取,切勿忘也。”皎觉而悲伤。天甫明,率行仆数人俟于外。辰巳间,果有猎徒逐一鹿,鹿径奔庵中。皎持钱五千与猎人,而留鹿饲养。凡三年后,复梦母曰:“我偿业已足,免以兽躯饫人口腹,皆汝孝感所致也。”旦起,鹿死栅间,皎埋之墓侧,里巷呼为鹿母冢。
【白话语音文字版】
台州临安县(疑为“临海县”之误,现台州临海市)古城有个富室李家,故事主角说的是李氏家庵的僧人如皎和他母亲叶大嫂。叶大嫂和如皎的大哥住在北村,如皎经常过去问安。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的春天,如皎母亲去世。第二年小祥日,如皎在大哥家设立斋祭,为母亲修福。结束后,他返回李家庵安居丧期。如皎夜里梦到母亲来了,她先是默默的流泪,而后说道:“我因为平生不作善事,死后堕落为鹿身,我就在附近山里。明天早上,我会被鹰犬追赶驱逐,你出庵可以看到,见到我的时候,你要用钱把我赎下来,千万别忘了!”如皎醒后非常悲伤。天刚亮,他就带着庵中行童、仆人好几个人等在李家庵外。上午(辰巳之间)的时候,果然有不少猎户在追赶着一只鹿,那鹿直接跑到庵中去了。如皎拿五千钱给了猎人们,把鹿留在庵中饲养。三年后的一天,他又梦到母亲跟他说:“我已经偿还了旧业,最后得免以鹿身供人饱餐,都是你的孝心所感才能这样啊。”早上起床,如皎发现,一直饲养的那只鹿死在了鹿栅里。他把鹿埋在母亲的坟墓的旁边,乡里人就把这座“鹿坟”叫做“鹿母冢”。【祥宏点评】:临安县,古来属于杭州地区,所以故事发生地点应为“临海县”,系当年笔误;小祥,父母丧后一周年祭。大祥,父母丧后两周年祭;如皎虽已出家,还会经常回本家看望母亲,母亲去世后一周年祭,他也是来到兄长家里设供修福,以超度母亲;居丧,亲人去世后,家人守丧,在服丧期间,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这是个转世轮回的故事,《夷坚志》有类似(《夏二娘》)故事,也是母亲因为业债转生为动物,儿子饲养动物尽其天年;辰巳,指早上七点到十一点之间;如果按照一文钱三毛钱算,五千钱等于1500元人民币,这是宋代一只鹿的价格。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25-《夷坚志》里的转世轮回事件记录)
(参考音频:来自“祥宏谈夷坚”音频专辑@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