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毁灭地球小行星将撞击欧洲,NASA表示:毫无办法

2021年4月19日,位于夏威夷的宽视场天文望远镜Pan-STARRS发现了一颗近地小行星,临时编号2021PDC,根据数天来的轨迹追踪,它的都灵指数高达7,也就是在数个月后非常有可能和地球相撞!这颗小行星的直径约在35米~700米之间,一旦撞击地球,将会造成区域性灾难!

数天内全球所有光学以及红外不断的望远镜都对准了这颗小行星,NEAT(近地小行星追踪英文全称Near Earth Asteroid Tracking)经过将近一个多星期的跟踪与轨道模拟,确认这颗小行星将在2021年10月19日撞击地球,撞击点位于可能位于北非或者欧洲!

2021年6月30日,经过2个多月的观测与轨道模拟,科学家已经确定这颗小行星100%会撞上地球,并且超级计算机的轨道模拟表明,欧洲撞击概率极高。

如何避免撞击?NASA和临时组建的行星防御小组正在讨论是否用核弹爆破改变其轨道或者将其直接摧毁,2021PDC的直径在35米~700米之间,在太空中用核弹轰击效果并不好,科学家担心会将其炸成数块反而对地球造成更大的风险。

2021年10月14日,撞击前5天,2021PDC距离地球还有640万千米,小型望远镜已经能看到,地球上的早期预警雷达已经能探测到它的存在,好消息是尺寸比原先预计的要小一些,坏消息是撞击可能性99.999%以上,撞击点确认在欧洲的德国,捷克共和国,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交接之地......

小行星撞击,到底有多少种防御方法?

上文是2021年NASA和ESA的一次小行星撞击的模拟,而最后的结果却是我们没有任何办法改变2021PDC的轨迹,也就是说它将在人类的监视之下长驱直入,最终撞向欧洲,导致一场区域性灾难!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发现这颗小行星到撞击之间相隔只有183天,刚好半年时间,而失败的原因是在准确测定轨道和撞击概率之后,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将飞船或者核弹送上小行星将其摧毁!

改变小行星轨道,到底有多少办法?

摧毁小行星当然是最好的,不过我们的目的是不要让小行星撞上地球,所以最省力的办法就是改变小行星的轨道,让它和地球擦肩而过即可,一般有如下方法可以让小行星改变轨道:

  • 1、在小行星上安装一个发动机,给小行星不断加速,使其轨道越过地球轨迹

  • 2、发射人造物体撞击小行星,产生的能量与物质抛射改变小行星轨道

  • 3、发射探测器,组成反射阳光的阵列,照射小行星产生物质喷发,改变轨道

  • 4、激光照射小行星,使其表面物质喷发,产生动力效应改变轨道

  • 5、给小行星上色,以吸收热辐射喷发物质改变轨道

  • 6、直接发射探测器拖拽小行星,改变轨道

  • 7、发射探测器,以引力拖拽效应改变小行星轨道

方法不少,但有一点必须要指出,小行星动辄百万吨以上,现代人类的火箭发动机,即使是当年最强劲的登月用土星五号F1火箭也只有680吨,推重比百万分之一,这也推到猴年马月呢?而且3000多吨燃料几分钟烧完,比自来水管破裂漏水还要疯狂,这小行星在上亿千米外,怎么送过去也是个大问题!

所以必须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就未雨绸缪对这颗小行星轨道进行干预,那么长年累月的微小影响下才有可能逐渐积累最终让小行星改变轨道,有惊无险的擦过地球!

另外发射一个探测器准备时间就得数月,而且发射的探测器还是第二宇宙速度级别(小行星环太阳轨道,必须第二宇宙速度或者以上才能追上小行星),因此NASA和ESA才会判定几个月时间完全不够操作。

要是改变了轨道反而撞上地球?

科学家担心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小行星轨道非常难预测,甚至数个月后的准确轨道都不一定准确,这是因为小行星存在非常复杂的辐射动力效应,一个是光压,另一个受到光辐射自身存在喷出物,而小行星是不规则并且还在运动中(不规则自转),喷出物也是随机,因此这个动力效应连量子计算机都算不出来!

这就会导致另一个问题,既然小行星轨道无法预测,那么它真的100%会撞上地球?万一科学家早期干预后,反而撞上了地球这又该如何解释?

为什么核弹轰击无法奏效?

在好莱坞的小行星撞击大片中,核弹轰击无疑是最精彩的部分,但事实上《绝世天劫》中需要石油工人在小行星上打孔深入小行星内部爆炸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冲击波效应不存在,仅有的能量和光辐射以及炸飞小行星物质产生的动力效应改变轨道非常有限。

另一个难题则是如何送到如此遥远的位置,现有的核弹都是轰击地球上的目标设计的,要轰炸小行星,必须用发射行星探测器的火箭,而最后却可能会轰击后小行星毫发无伤!

也许要设计一个太空“钻地弹头”,比如一个三个弹头依次撞击同一点,钻入内部爆炸!以求最大的轰炸效果,但最后却有可能炸成“散弹”飞向地球,把地球轰成了筛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