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白云桂 2011/9/25 21:19:43 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五小学 25 0课程类型:唱歌课教学对象:四年级执 教: 兴庆区第二十五小学 白云桂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指导思想:按照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思想,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基于“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途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我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的旅游方式,采取听、唱、奏、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愉悦的参与学习活动,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学习、体验、交流的平台,有效地达成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学习的渴求与期望也进一步增强了。根据学生心理及生理的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手段,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教材内容分析:《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 泼并富有情趣。歌曲分三段体,大调式。歌词非常生活化,表现了卖瓜人挑着瓜到城里去卖的过程。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用欢快、活泼的情绪,热情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2.能力目标:能够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 知识目标:了解印度尼西亚风土人情,加深对印度尼西亚音乐印象。教学重点:把握歌曲风格,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教学难点:准确掌握弱起小节和切分节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情景设置法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电子琴、自制沙锤、串铃等打击乐器若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随着《木瓜恰恰恰》的音乐旋律,在“XXX”处学生与老师边击掌边进教室。PPT1——恰恰舞画面,《木瓜恰恰恰》歌曲音乐背景。二、聆听音乐,感受音乐风格。1.教师:刚才这段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哪最有特点?学生思考回答。2.学生用轻巧欢快的声音模唱“XXX”恰恰恰 。3.教师简单介绍恰恰舞,亲自示范并邀会恰恰舞的同学展示。其他学生情不自禁用动作再次受音乐中热烈欢快的音乐风格。师:说到“恰恰恰”,你会想到什么?(恰恰舞)。这让我想起在广场上,有很多人共同跳的健身舞蹈恰恰恰,非常好看,在坐的同学们有没有会跳的?来给大家跳一跳。请一名学生随着音乐跳一段“恰恰舞”。教师介绍恰恰舞:恰恰舞起源于古巴,是从一种名叫曼波舞的舞蹈发展而来的。起初风行拉美,而后遍及世界,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拉丁舞之一。它舞姿优美、舞蹈风格轻松、愉快、奔放,特别是胯部的扭转动作,带动手臂的自然摆动,使恰恰舞既诙谐又活泼,舞起来更是妙趣横生,故此备受欢迎。恰恰舞给人带来欢乐、轻松、逗趣、节奏简单明快,具有聚会的氛围,音乐响起你无法拒绝邀请!你们想不想也来学学恰恰舞的动作啊?(带领学生在“XXX”节奏处动胯。)伴着音乐,学生随老师模仿动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欢快的情绪,用轻快的声音和动作表现音乐风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热烈欢快的情绪律动丰富课堂。背景音乐为歌曲《木瓜恰恰恰》的伴奏音乐,通过伴奏音乐给学生以暗示,也使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三、新课教学(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1.了解印度尼西亚风土人情教师:今天的音乐之旅和我们的恰恰舞有关,去哪里呢?印度尼西亚。让我们一同随导游前去看看吧……(播放课件:通过动画导游录音介绍印尼包括地理位置,历史建筑,风光,水果)PPT2——同学们,这就是印度尼西亚。它是由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的,所以又称为“千岛之国”。由于这里火山活跃,所以又称为“火山之国”。PPT3——印度尼西亚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地是巴厘岛,这里风景如画、四季如春。PPT4——由于印度尼西亚受美洲和欧洲文化的影响,所以我们也能听到类似古巴的恰恰风格的音乐。但是他的本土音乐是享誉全球的“甘美兰音乐”。2.介绍甘美兰音乐动画小导游:甘美兰是印尼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乐队,它所演奏的音乐也称为甘美兰。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甘美兰乐队的乐器种类很多:演奏旋律的敲击乐器“波南”、“沙隆”和掌握节奏的敲击乐器:“根当”。以及其他管弦乐器:“苏铃”、“拉巴布”、等。甘美兰音乐十分丰富,它是印尼的艺术瑰宝。印尼的甘美兰音乐遍布全国各地,它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常为舞蹈、戏剧、皮影戏伴奏,并在幕间休息时单独演奏,过去还常在各种宗教仪式,迎送贵宾及举行火葬时演奏。各地的甘美兰也有不同的风格,最有代表性的是信奉印度教的巴厘岛甘美兰音乐充满生活气息,活泼,欢快。而爪哇岛的甘美兰音乐由于宫廷的影响,显得典雅,文静。PPT5——甘美兰音乐的实况录像(设计意图:借助图片对印尼地域、名胜、人文、风俗、习惯、音乐等加以介绍,帮助学生走进印尼、了解印尼,特别是它本土的“甘美兰音乐”拓展视野,为准确的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做铺垫。)3.导入歌曲教师:哇,好多的水果呀!听!水果市场传来了卖木瓜的歌声。播放课件PPT6——印度尼西亚水果市场出示歌词。教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配合“恰恰恰”(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便于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中关注XXX节奏。)(二)歌曲学唱1.学唱歌曲第一部分教师:真有意思,卖木瓜居然能够边唱变卖。你们想学吗?板书:木瓜恰恰恰多媒体PPT7——引导学生观察节奏,学生自主跟琴学唱歌曲曲谱。第一遍练习慢速随琴填唱歌词,不唱衬词。第二遍尝试用稍快的速度完整演唱第一部分。(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歌曲情绪、节奏。在对比、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变化。)2.学唱歌曲第二部分多媒体PPT8——出示歌词。指导学生演唱弱起小节和连续的切分节奏。教师:歌曲中,你认为哪里不太好唱?学生:歌曲中有几处切分节奏。教师:这几处唱的时候强调切分重音,在演唱时要一气呵。但又不能唱成一大片的感觉。听老师怎么演唱,你们再试试。师范唱歌曲第二部分。设置情境,学生学唱。教师:瞧那边有位卖水果的大婶,在边唱边叫卖水果。很有意思,我们来听听。同学们你们能学学卖水果大婶叫卖吗?(歌曲中节奏的难点虽然没有特别强调切分音,在肯定地演唱节拍重音小水果商的叫卖唱中,学生兴趣高涨、精神专注,不知不觉中歌曲的难点就解决了。)3.学唱歌曲第三部分教师:这么多木瓜怎么样才可以卖个好价钱?夸夸它们。学生:读一读,学一学,唱一唱。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三部分。4.歌曲处理:多媒体PPT9——市场小贩。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帮助小贩卖水果。教师:哎呀,这位大叔怎么愁眉苦脸的?哦,原来他的木瓜卖不出去,我们帮帮他怎样?怎么帮?学生1:刚才学会的卖叫演唱的方法。学生2:可以用我们旅游的矿泉水瓶子像甘美兰音乐中的乐器一样伴奏。学生3:还有椰壳当沙锤、果核穿起来当串铃伴奏。学生分组,完整演唱歌曲并用自制打击乐为歌曲伴奏。(设计意图:设置情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同时教师渗透学习方法,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四、歌曲表现了解印尼语板书:PEPAYA8213;―木瓜,设计帮助卖木瓜场景,表现歌曲。教师:知道印尼语中的木瓜怎么说吗?PEPAYA!学生:PEPAYA!学生在歌曲演唱中加入吆喝声PEPAYA!(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活动营造市场氛围,学生很投入的边表演边歌唱把情绪推向高潮)五、课堂小结:教师:今天的印尼之旅就到这里,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谈感受,并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使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获得幸福快乐。)六、学生随伴奏音乐唱着《木瓜恰恰恰》歌曲走出教室。板书:恰恰恰印度尼西亚歌曲PEPAYA――木瓜附:ppt设计PPT1 PPT2PPT2 PPT3PPT4 PPT5PPT4 PPT5PPT6 PPT6PPT7 PPT8教学反思:在准备整个课的过程中,我付出了许多努力,当初为每一个细节的推敲而绞尽脑汁的情形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木瓜恰恰恰》这节课目的为让学生了解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音乐风格,帮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建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这节课上完后,我认为我比较顺利地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1.在教学导入的环节我通过让导游把学生带进印尼,让学生了解印尼习俗,充分开阔学生的视野,感受印尼独特的音乐之美,加深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为教学做好铺垫。2.本节课是以唱歌教学为主的音乐课,在学习曲谱的过程中,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师教唱一句学生学唱一句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听过歌曲的演唱后让学生跟着老师的琴自己视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3.切分节奏是本课的难点,我没有像从前那样打节奏、读歌词等方法特别强调,而是通过很自然的传统教授,用形象的比喻感受切分节奏的特点,使学生很直观的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4.在进行创设情境表演“帮助小贩叫卖水果”这一内容时,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在 “XX X”的地方除了用衬词唱出来外,学生对用已有经验在进行打击乐器编排加入,用自制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课堂气氛很快达到了高潮。因为本课是为了参加授课比赛,所以设计时很是尽心。但上完这堂课之后有些本真的东西让我感觉有些遗憾:1.音乐课就是简单、愉快、真实最重要,过分的修饰它反而不舒服。2.再有就是音乐的本质不能丢,音乐知识的讲解不能有丝毫的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