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九)
窦婴和晁错性格不合、政见不同、曾经翻脸。
袁盎连夜跑到窦婴府上:奸人晁错公报私仇,诬陷我是叛贼同伙,要把我赶尽杀绝,老兄,这次你一定要帮帮我。
在钱钟书先生小说《围城》中,赵辛楣自作聪明地认为自己和方鸿渐爱上了同一个女人,情系一处,于是天才地发明了一个半吊子称谓,他呼方鸿渐为“同情兄”。
现在,窦婴和袁盎共同深恨晁错,倒可相互称为“同仇兄”。
窦婴很愿意帮同仇袁兄这个忙,顺便搅了晁错的局,问题是,怎么帮?
袁盎胸有成竹:你只用告诉皇帝,我可以平息吴国叛乱,只要见得到皇帝,我自有办法对付晁错。
这个不难,窦婴毫不耽误,立马进宫,把话传给皇帝刘启。
刘启正为刘濞等人的造反发愁,听完窦婴的汇报,他连夜召见袁盎。
袁盎入见刘启,进门后,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
在皇帝刘启身边,还有一个人。
这个人,恰恰是他的死对头晁错。据司马迁先生说,刘启此时正在和晁错讨论战时的后勤补给。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袁盎很清醒,靠红眼睛是不管用的,要保住老命,搞垮晁错,还得靠嘴。
那么来吧!
刘启很迫切,他直奔主题,向袁盎发问:对付吴、楚叛乱,你有什么看法?
事实证明,袁盎对此次叛乱,看法是有的,办法是没有的,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干掉晁错上。
要整死晁错,争取刘启的信任才是当务之急。
袁盎表情轻松:我认为,这事不用担心。
刘启对袁盎的说法大感新奇。晁错已被证明不顶用了,或许,袁盎才是自己最需要的人才?
刘启继续问:刘濞的吴国经济实力雄厚、人才资源充足,为造反,他准备了大半辈子,计划周全,你为啥说不用担心?
袁盎早有准备,腹稿已打好,于是侃侃而谈:对吴国情况,我最了解,刘濞的人才队伍,不过是一群地痞流氓、亡命之徒以及农民工。(吴所诱皆无赖子弟、亡命、铸钱奸人。)靠这些人造反,怎会成功?
此时,在旁边瞪着袁盎,一直心怀戒备的晁错突然插嘴,他竟然附合死对头袁盎:袁盎的看法很有见地!
晁错松了一口气,他突然认为今天的袁盎变得可爱。既然袁盎说叛军容易对付,那么自己削藩捅出来的漏子还不算大,尚能补救。
刘启没搭理晁错,他继续向袁盎发问:对平叛,你有何方案?
袁盎心中欢喜,等的就是这句。一切向着自己计划好的方向发展,刘启已被打动,扳倒晁错的机会来了。
袁盎表情神秘地告诉刘启:我说的是机密大事,请求清场。
服务及保安人员离场,独独袁盎最想赶走的晁错坚守阵地,赖着没走。他想看看袁盎在耍什么宝,另外,晁错也从不把自己当外人。
袁盎继续请求:我的方案,只能对皇帝您一个人说。
刘启看了晁错一眼。晁错知道不能再腆着老脸耗下去了,只得退下。
从晁错后来的反应看,他没有料到袁盎将致他于死地。或者,他认为这不过是政敌袁盎对他的一次羞辱。
晁错向袁盎抛去怨毒的一瞥,走了。
现在,袁盎可以尽情表演了。背后阴人、砸黑砖本来就是袁盎兴趣所在,这事他干过多次,轻车熟路。
袁盎告诉刘启,七国之所以背叛,其实是被晁错逼的,只要诛杀晁错,归还原先削减他们的土地,那么,兵不用血刃,七国自然会退兵。
刘启神情黯然。毕竟,晁错和自己亦师亦友;毕竟,晁错是自己上位以来一手提拔的高级干部;毕竟,晁错忠心国事,日夜操劳。
沉默了良久,刘启作出决断:我不会为了爱一个人而与全天下人对着干。希望处死晁错后,七国叛军能够守信撤军。
于是,刘启任命袁盎为礼仪祭祀部长(奉常,位列九卿),去和吴国秘密交涉。
晁错算是活到头了,最后期限是十余天。
十天之后,丞相陶青、首都警备司令(中尉)嘉(名不详)、司法部长(廷尉)张欧联名弹劾晁错:
晁错损害领导的威德,离间领导和臣民的感情;晁错曾提议把城市划给叛乱的吴国,毫无臣子的立场。
大家最后建议,晁错大逆不道,按法律应当处以腰斩,诛族。
汉景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二十九日,晁错接到刘启征召,随即被接他的专车直接拉到长安东市。
就在街口,晁错被武士拦腰砍为两截,亡命之际,晁错仍旧穿着正规的朝服。
腰斩,是近年来上座率颇高的词汇,本人于公元2008年投资的股票,至今仍被腰斩,看来解套无望,呜呼!
比投资被腰斩更惨的,是腰斩之刑。据说,受刑之人,往往不能立即死去,受尽苦楚。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3年),有个叫俞鸿图的河南学政因科场舞弊被处腰斩,受刑之后,他以手醮血,写了七个惨字方才咽气。
据说,性格刚戾的雍正皇帝听说后,也觉此刑太过酷烈,于是,腰斩之刑被废除。
处死晁错显然是出于刘启的授意,但处死晁错的手法竟至如此残酷,我以为,是高级干部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晁错生就人见人厌的性格,之前大家顾虑的,不过是晁错的皇帝后台。现在,处死晁错既泄私愤兼能向领导表明忠贞,何乐而不为?
有的人,用自己的鲜血证明忠贞;有的人,用别人的鲜血证明忠贞。
现在,我对前些时日自杀的晁老爹深表钦佩,他给儿子取名为“错”真有预见性。
晁错,在错误的时机,用错误的手段干了一件并不太错误的事(削藩)。
晁错,是一意做事无意做人的人;可惜,人做不好,事也没办成。
晁错一生,犯下的最要命的错误是,他看错了他的领导。
乌角道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铁路职工,本名李康
爱沽酒,间读史
闲散散,懒洋洋
生无异象,世居襄阳
少无大志,安享小康
闲说古人,不问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