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之后,豪放文人,南宋状元张孝祥
宋朝文学成就最高的创作形式是宋词,两宋加在一起存世300余年,涌现了很多流传千古的绝妙词章。从风格来看,宋词可以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延续唐末五代的创作风格,诉说小情小爱。豪放派犹如阳刚硬汉,高歌天下兴亡。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山河残破,越来越多的文人通过写豪放词,表达他们的理想与抱负。张孝祥就是这一时期,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很多现代人可能没有听说过张孝祥的名字,他写过一首《水调歌头·金山观月》。其中“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流传极广。让人读过之后,感慨颇多。张孝祥是安徽人,他的祖上是唐代大诗人张籍。张籍和白居易、元稹等人是好朋友,他喜欢乐府风格的古诗。一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让人津津乐道。
张孝祥风流潇洒,少年得意,他在23岁那年高中状元,成为南宋官场上的“新星”。由于他替岳飞申冤,受到了秦桧等人的打压。后来秦桧病死,张孝祥才躲过陷害。张孝祥为人正直,他希望南宋朝廷可以挥师北上,收复失地,重新恢复大宋王朝的荣光。只不过,皇帝不作为,求和派成了皇帝的“代言人”,让张孝祥这样的主战派在官场上经常遭到打压。这种在仕途上的迷惘,让张孝祥经常反思,他到底在追求什么,他要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张孝祥只活了38岁,他不能颐享天年,跟他屡屡遭受打击有很大关系。他去世前四年,被奸臣陷害丢了官职,从桂林返回家乡。当他路过洞庭湖的时候,写了一首《念奴娇·过洞庭》。当时正好临近中秋,张孝祥望着天上圆月,想到人生遭遇,陷入了沉思。他自己“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最后落得个“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年”。时间、空间都在变化,但他高尚的人格一直未变。他就是那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他希望人生还有机会,也对希望的存在产生疑问。矛盾之余,依然保持斗志。
张孝祥有一个伯父对他影响很大,他伯父叫张邵。张邵不肯入仕金国遭到迫害,伯父的经历让张孝祥明白一个道理,在人生中还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事情。他希望自己也要像伯父那样,成为一个勇敢忠贞的人。当他遭受磨难的时候,他会怨怼、会气愤、也会哭泣,但一切过去之后,他依然要痛快淋漓地表达抗金的决心。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是张孝祥的美好理想,“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是张孝祥的真实感受。作为一位爱国词人,张孝祥的作品激励了很多同时代的文人。后人写豪放词的时候,经常融入爱国主题,就是受了张孝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