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价值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去遵守规则或顺从权威:《爱因斯坦传》导读

作为美国著名杂志《时代》周刊的总编辑,沃尔特·艾萨克森是出了名的传记作家。他笔下的人物生平也被描写得富有生气,在独辟蹊径的展现中令阅读轻松自在。
揭开天才的成长历史,也许你会有所失望。后人所敬仰的遥不可及的天才原来起点也并没有那么令人啧啧称赞。
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上午11:30出生在德意志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小时候语言能力发育迟缓,而且拒绝循规蹈矩,被他的女佣称作“笨蛋一个”,也成了老师不喜欢的学生。
但他从小热衷于用玩具模型搭建复杂的建筑或用卡片组建高高的“楼房”,对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5岁的时候,爸爸送给了他一个指南针,爱因斯坦发现无论怎么移动它,指针总是指向北,后来爱因斯坦回忆说:“我感觉有一种看不见的力场弥漫在自己卧室里,甚至在整个宇宙中。”这也成了他一生研究的课题-用场论来论述自然。
爱因斯坦的成长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被赋予“神童”或“传奇”色彩。1896年-1900年,爱因斯坦在苏黎世联邦工学院读大学。毕业后,他执着于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却始终求而不得,多次被拒。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名瑞士专利局的专利审查员。
直到爱因斯坦在物理上有所建树:提出了量子论和狭义相对论,他在申请伯尔尼大学的无俸讲师或终身教授仍被拒之门外,后来终于得到了布拉格大学德国分校的邀请。尽管他已颠覆了经典物理学,仍没有获得博士学位。在不懈努力下,才收到了苏黎世联邦工学院颁发的博士学位。而且,爱因斯坦的诺贝尔奖也是在费了一番周折,在相对论提出十几年后才获得。
关于爱因斯坦的婚姻生活,他看似是一个情感冷酷的人。因长期投身于科研,与自己在大学时钟情的妻子玛丽克越来越疏离而离婚,并把两个儿子留给了前妻,与自己的表妹艾尔莎·爱因斯坦结婚。

尽管爱因斯坦在给自己儿子的信中称自己是如何痛苦心酸,并承诺将做一位真实、慈爱的父亲。但他最终还是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了科研中。他在“处理科学难题时是那么有耐心并充满毅力,但在抽出时间处理复杂的私人问题上,表现出的性格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

爱因斯坦是一位和平主义者,并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帮助着犹太难民,在美国时还展现出反对黑人种族歧视的行动。

天才的一生并非过眼云烟,如作者所说“没有爱因斯坦,我们所了解的世界将不复存在。”从这位天才的一生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成就,还有很多启发:

  • 任何孩子都是可塑造的,缺陷中也潜藏着优势的发挥

小时候发育迟缓的口语能力,让爱因斯坦养成了一个终身受益的习惯-用画面思考而不仅仅局限于用词汇表达。他可以借助想象力,轻松地把数学概念形象化。“他明白数学公式不过是上帝描绘自然的画笔”,他把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为打猎。

  •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成为专利审查员,看似为了生活委曲求全,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成为大学教授,却也阴差阳错成全了爱因斯坦的爱好-质疑假设、挑战假想、想象基本概念如何在现实中运作。后来爱因斯坦成为大学教授,获得博士学位,并获得诺贝尔奖似乎都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 音乐是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并排解压力的最好方式。

书中写道:“在6岁的时候,爱因斯坦的妈妈送给他一份礼物-小提琴课,它像指南针一样在爱因斯坦的生命中引起了共鸣,贯穿始终。”音乐帮助爱因斯坦思考,是他与宇宙间联系的纽带。哪怕他在深夜与研究成员辩论时,也会不时拉小提琴助兴。

  • 良好的夫妻关系是互利互惠的共生关系。

曾经与爱因斯坦互相欣赏、共同进步的前妻玛丽克为了照顾家庭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随着爱因斯坦在学术上的成就日益突出,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玛丽克只能望其项背,越来越产生一种疏离感,从而变得抑郁并抱怨。

而艾尔莎有自知之明,懂得照顾爱因斯坦,并保护他远离各种约束,让他专注于解开宇宙的奥秘。艾尔莎很享受丈夫的地位,她曾说:“除了作为妻子和母亲,我在其他方面一窍不通。我对数学的兴趣仅在于家庭收支。”虽然艾尔莎不像爱因斯坦的前妻一样,与他有共同的话题-数学,但她所呈现出来的正是丈夫所需要的。

希望沃尔特·艾萨克森这本《爱因斯坦传》可以激发起大家的阅读兴趣,并在自我教育及教育后代的过程中有所思考,就如爱因斯坦表达过的:教育的价值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表示去遵守规则或顺从权威。教育,更多的是训练学生如何去思考,而并不是让他们去死记硬背,往脑袋里填满各种东西。

(0)

相关推荐

  • 爱因斯坦为什么会离婚?

    <爱因斯坦传> 做为一个名人,爱因斯坦在发布广义与狭义相对论以后,为什么会抛弃与他共度艰辛岁月的第一位妻子米列娃?何况当时他们还共同育有两个儿子,并且从离婚后的行为来看,爱因斯坦是很爱汉斯 ...

  • 从“矛盾”到“和谐”

    孙志法 --谈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一."矛盾"的产生 学校教育的宗旨是教书育人,而教书育人又离不开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因此,师生关系是学校诸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是由浅入深且不 ...

  • 爱因斯坦的混乱情史

    提起爱因斯坦,你会想到相对论.质能方程,还有诺贝尔奖,对他的第一印象更是智慧超群的思想巨人. 19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当时才26岁的他在这一年里发表了5篇划时代的论文 ...

  • 爱因斯坦:风流科学家的另一面,至今还深陷抄袭风波

    2003年,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播放了一部叫"爱因斯坦的妻子"的电视纪录片,指出狭义相对论并非爱因斯坦独自完成,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玛丽克也完成了一部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有 ...

  • 学校理想教育的价值转向

    学校理想教育,是一定社会组织借助特定理想观念与思想体系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受教育者在思想意识与人生实践中将当下生活与未来理想有机结合,既能脚踏实地,又有远大理想,从而推动个人成长与社 ...

  • 千年耕读教育时代价值解读:新时代做人之根,爱国之本、智慧之源

    作者:张孝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正文 最近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导纲要>赋予了劳动教育非常重要的功 ...

  • 胡说典藏 || 教育的价值必定跟挣钱有关:孩子,刻苦学习就是为了将来多挣钱

    提醒胡粉:"胡说"公号坚持日更原创文章,发表的网络课程辅导广告,都经由胡老师的认真审查.眼下,网络授课已经成为中小学生课外学业的途径,大家可酌情尝试.网络上的理财广告,只要让您掏钱 ...

  • 大家关注 |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劳动教育之价值与策略

    本文约4850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人是自然.社会和精神的统一体,人是由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有机体.因此,人的生命有三重属性-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 ...

  • 虹野:AI博士的80万年薪,并不是教育的价值

    虹野:AI博士的80万年薪,并不是教育的价值 文/虹野 AI应届博士毕业生年薪80万被刷屏了,网上一片哗然,有人抱怨同样是博士为什么差距怎么这么大呢?也有网友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

  • 三好网余敏:在线教育核心价值,短期看课耗率,长期看留存率

    4月1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培训教育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以"规范.自律.提质-培训教育再出发"为主题.作为专委会的副理事长单位,三好网总裁余敏受邀出 ...

  • 从武德修养探析当代中小学生武术教育的价值!

    古人云: "艺者德之枝叶,德者人之根干也,斯二物者,不偏行,不独立."武术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一个繁杂的道德体系,对习武者的身心产生持久的影响.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

  • 李忠教授:数学的意义与数学教育的价值

    编者按:昨天我们根据网络消息报告了北大退休教授李忠老师将于11日报告黎曼猜想的证明的事件(参 82岁北大退休教授将报告黎曼猜想的证明!).这个消息有人质疑,我们也有点忐忑,但后来正面支持较多,而直接的 ...

  • 数学的意义与数学教育的价值

    一个人,从小学.中学甚至到大学,都得学数学.为什么要学这么多数学呢?其意义究竟何在? 社会公众对于数学与数学教育的意义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存在许多误解.一般地,人们容易看到各种技术的进步及其对社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