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一日一得之理法方药(68)方剂阐微|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寒痰留饮
原创 曾培杰 陈创涛 罾事物语 今天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寒痰留饮
◎夜咳肺间寒
常言道,名医不治咳,治咳丢脸面。这是说咳嗽不好治,容易反复,特别是老年人的咳嗽,一咳就是好多年,更是难医,药下得重,人受不了,药下得轻,又如隔靴瘙痒。
况且《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咳嗽本来就不是一脏一腑的事。《黄帝内经》又说,此皆聚于胃,关于肺。我们临床却发现,这咳痰不仅与肺、胃相关,甚至与五脏六腑、三焦水道相关。
有个十堰当地的老人,64岁,退休后一直生病,最难受的就是咳嗽。反反复复咳了一年多,最近一个月天气变冷加重,晚上时常咳到难以入睡。
中医认为日咳三焦火,夜咳肺间寒。老年人久咳难愈,大都肺间有寒。
老师摸他脉后说,你们过来摸摸,这是一个典型的下陷之脉。我们摸了后,果然发现寸脉不足,而且关尺脉还偏滑。
便问他,是不是觉得头晕,记忆力减退,气不足啊?
他点了点头,并自己说咳痰比较多,晚上有时还咳得厉害些。
老师随后开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这可是《金匮要略》的名方,治疗胸闷咳嗽,肺中有寒痰冷饮,效果很好。这种病人一般咳的痰清稀色白,舌苔也白滑。所以用温阳化饮的思路。肺的饮是从脾中来。
干姜、甘草能温脾肺,散寒化饮,相当于《黄帝内经》说的“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的过程。而细辛能散肺里的寒饮,取它上归于肺、通调水道的过程。五味子和茯苓,一边往下收,一边渗湿利水,就是一个下输膀胱,使饮邪从小便而去的过程。
这样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五味药,却富含三大理法。
一是干姜、甘草,令饮邪不从脾胃中来,杜其生痰饮之源。
二是细辛把肺中存储的寒饮辛散开,化其存储之痰饮。
三是五味子、茯苓下收渗利出去,给痰饮一个出路。
因为病人左寸不足,所以老师说,还要加丹参、菖蒲、薤白以通胸中阳气。右寸不足,加了黄芪扶正祛邪,关尺脉偏滑,加了泽泻、炒薏苡仁、鸡矢藤,加大膀胱、肠道、三焦的下排能力,以顺邪浊降下之性。
病人吃了3服药,今天来复诊,说,吃完第2服药就不咳嗽了,对中医不禁刮目相看。
◎形寒饮冷则伤肺
病人问,能不能根治,保证不复发?
老师说,控制疾病在医生,保证复不复发在病人。要想不复发,就要学会养生。《黄帝内经》说,形寒饮冷则伤肺。这老慢支痰饮多,本身就要避风寒,节饮食,寒凉的东西都要少吃。老年人气机本身就不太通畅,精气神也衰少,所以要早睡,不要看电视,更要少发脾气。这叫做“惜精神,戒盛怒”。
老人家笑笑,退休后没事,天天看电视,遇到不顺心的事,也爱跟老伴计较吵嘴,整天喝牛奶,认为老年人缺钙,应该多补补。
老师说,凉牛奶要少喝,老年人活力不够,没把钙补进来,反而喝出了痰饮。
是啊!治病用药看医生,养生健康靠自己。特别是老年人有颗平和的心很重要。古人说,唯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犹舍本逐末也。不穷其源而攻其流,欲求疾愈,安可得乎?
我们看老师诊病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治疗过程,也是在用话疗帮助病人解开心结。常劝病人要少计较,快活地过日子,这是疗心之术,即: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而治病用药,更要注重根源,比如痰饮病,它的根源是五脏,而不是咳出来的痰饮。五脏是源,痰饮是流。《伤寒论》中的治痰喘方,很少用药去驱逐痰饮,反而更多的是恢复五脏的升降出入功能。就拿这个苓甘五味姜辛汤来说,是个很好的治支气管寒痰留饮的方子,基本不怎么用止咳化痰的药,却能把痰饮消除掉。
所以我们学传统中医,就要穷其源,见痰不治痰,治五脏六腑。如果见痰追着痰去治,就好比黄河下游泛滥只想到堵水一样,而没有看到上游水土流失,想到植树造林,从根源上来治水。所以我们很少看老师直接用止咳化痰药来治痰,反而最多见的是通过升降气机来治痰。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调病方法、方子和观点仅供有缘者参考,如果调治过程中出现偏差,本公众号概不负责。